登泰山记课文解说
登泰山记
乾隆三十九(1774)冬,姚鼐从北京返乡途中经过泰安,顺道前往泰山游览,随后写下了《登泰山记》。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游记佳作。全文记述了作者携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地表现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
文章第1段介绍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通过写泰山南北两面的河水及其流向,将山水联系在一起。接着顺势写这两条河流的分界线——古长城。然后以古长城为参照物,介绍日观峰的位置。描写对象一句一换,粗笔勾勒山、水、古长城、日观峰,富有层次感地描摹出泰山的概貌,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为下文介绍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铺垫。
第2段写登泰山的经过。这一段没有像寻常游记那样写途中所见的景物,而是重点写登山的艰难和登上山顶之后所见的雄浑开阔,目的是为了突出泰山的高峻。“十二月”“乘风雪”点明游览时令是在冬季,也为下文写登山艰难和泰山冬景作铺垫。从京城到泰安的旅程不止一日,而作者仅用“自”“历”“穿”“越”“至”几个动词领起的短句来记录本次旅程的路线,突出了动作和地点,一气呵成,简练传神。之后写登山的时间、同行者和出发地点,并总括游程,全程“四十
五里”,石级“七千有余”,以表现泰山势高峻,旅程漫长,登山难险。接下来分写从“三谷”引出登山路线,穿插郦道元的记载,再仅用十九个字写完登山全程。然后略说古人登山是沿东边山谷进入,又从“天门溪水”带出自己所经过的险峻“天门”,再写攀登之艰难——“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笔法开合自如,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及既上”到本段结尾是写傍晚时山顶所见,描绘了一幅泰山夕照图。先写高处——青山负白雪,雪光耀南天,彩鲜明,气势雄浑。再写低处——从泰安城写到大汶河、徂徕山,又转回近处的“半山居雾若带然”,以此景烘托泰山的高峻。
第3段描写观日出的情景,是本文又一个重点。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先后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衬以云天、东海、峰,写出泰山日出的万千气象。写待日出,重在环境描写、写风雪击面、足下云漫,声势渐起。写日将出,重在表现东方天际的变化:先是雪山微显,然后有“异”云带,须臾间变成五彩云霞。为喷薄欲出的太阳蓄足了势。写日正出,仅有两句,却抓住“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的独有景象,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写得气势磅礴。写日出后,着墨于日观亭以西诸峰,或红或白,颜错杂,又以“若偻”的比喻写峰拱绕日观峰的样子
第4段介绍泰山的名胜古迹。先以日观亭为参照,介绍了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的方位,然后写所见都是“唐显庆以来”的刻石,再古老的已经模糊或缺失,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第5段介绍泰山冬季的景。写了山石的挺拔峻峭,松树的奇特姿态,这几句有“三多三少”,语言简洁凝练。然后写冬季遍地冰雪,不闻瀑声鸟啼,数里无树,安静肃穆。结句“雪与人齐”,把作者雪中赏景的形象与风雪弥漫的泰山融为一体,煞住全篇,留有丰富的想象余地,回味悠长。
文章善于取舍,叙事简洁明快。全文不足五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从京城到泰安的旅途,仅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线,至于泰”几句话就表现出来。再如写登山时,仅用“道中雾冰滑,磴不可登”两句就写出了登山之艰难。读者读到这里,又联想到前文的“四十五里”“其级七千有余”,便能想象出登山路上的艰难。
本文将小细节与大印象结合,在对细节特征的刻画中侧面烘托对泰山的大印象。如写泰山高峻,不直接写泰山之高,而写“其级七千有余”,登临山顶“半山居雾”,站在日观亭中“足下
泰山介绍皆云漫”。又如写雪,除了“雪与人膝齐”一句直言雪大外,都是用“明烛天南”“白若樗蒲”“绛皓驳”等从旁烘托。写天气寒冷则用“无瀑水,无鸟兽音迹”的细节来渲染,而没有直接写自己感觉寒冷。全文景物描写的成分不多,但都是作者抓住了典型细节并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来写泰山的景象,使人读来如身临其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