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 规划设计方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简本)
三极论:
20038月初的讲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在中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后,认为有条件将中国经济引上一个新台阶,所以他更多地在考虑中国腹地加快发展,他同时也强调东部的示范作用和对西部、东北部的支援作用。
    其经济发展思路可概括为———“西部提速,东北攻坚,东部保持。东西互动,拉动中部
身在何处?
一、 宏观区位
中国燕晋咽喉
国家主动脉上的重要节点
国家大战略的焦点之一
二、 中观区位
环渤海经济圈的外围中心
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囿于一隅的河北省省会城市
京广线上三大编组站之一所在地
三、 微观区位
居中偏东的内陆近海城市
首都经济圈南缘城市
双向制约的“小马拉大车”型城市
地貌类型多样化,自然资源丰富的城市
现状人口近200万,市区土地面积400多平方公里的特大城市
结论:
从宏观地理区位上分析,石家庄位于中国的东北部,跻身于环渤海经济圈内。在东北亚经济结构调整中资源报警条件下,京津冀地区有望在2010年左右,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先发不足后发潜力巨大的石家庄有可能成为从东北亚到环渤海的投资新热点;
中观区位上石家庄受到京津两大都市圈的影响,辐射范围萎缩到冀中南地区,即使如此,也只是在京津对冀中南地区的辐射范围内担当了配角。但是,作为省会城市,随着河北两环战略的推进,交通条件的优势日益得到发挥,石家庄有望在配角的角逐中取得绝对胜券;
微观区位上,中心城市规模偏小,辐射力不足,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在发展水平和运行质量上存在着巨大的落差,这种现状限制了石家庄作为增长核心的成长,同时也不利于对周边县市带动作用的发挥。因此,石家庄应积极挖掘城市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激发城市发展的动力,于“小马拉大车”的微观区位上发挥“大车”的优势,实施非均衡战略,思考“小马”的提高和做大,利用周边经济发达城市的拉动作用,内引外连共同促进城镇发展。

困由何因?
一、 制约因素
令人堪忧的城市生态环境使石家庄现状宜居度不高
多样性地势的过渡形成了石家庄西部的潜在断裂
瓶颈资源的存在加重了城市发展的忧患
二、 历史遗留
城市的超常规发展造成石家庄城市定位模糊
原有机制、文化、观念上的问题使城市发展“偏左”
国有企业比重大,政治经济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抑制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比较优势下降,“计划经济宠儿”失落,城市发展目标不明确
短暂的发展史创造了城建史的奇迹,使城市内涵的跟进滞后
省会城市确立较晚,城市职能滞后,区域地位提升缓慢
城乡政策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协调,造成行政区划调整后石家庄为本不够大的自己加重了包袱
生产空间拉动了生活空间的生长,造成产业轴和交通轴错位
三、 现状困惑
综合发展实力不强,但特尚存,平庸之中亦显精彩
石家庄旅游产业科技附加值不高,经济外向性偏低
民营经济薄弱,中小企业集不发达,
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面临城市规模扩张的挑战
城市人口密度偏高,就业岗位缺乏,用地紧张
发展门槛重重,城市扩张选择有限
城市发展方向徘徊,耗费了城市过多的发展精力
综合竞争力不足,城市面临“百业待兴”的严峻局面
近水楼台未得月,大树底下难成凉,“灯下黑”局面显现
结论:
石家庄的发展在新一轮的区域城市格局中应以“草船借箭”的方式阻止“四面楚歌”的局面出现。
资源结构与城市经济形成了辨证的存在关系,双嬴局面的形成对城市的管理和运营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石家庄要在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取得领先就必须寻新的着力点。下一步石家庄应当从这些因素中寻新的支撑:提高经济外向度,吸引外来投资,加强对口科研资源的吸引力度等等。因此,石家庄下一步迫切需要做大城市规模。
尽管在当前条件下石家庄很难参与到环渤海经济协作的核心活动中去。但面对中国市场全方位开放的前所未有机遇,石家庄不应再迟疑,主动与冀中南腹地凝聚整体优势成为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实现的前提。全球经济一体化必然带动产业结构的区域重组,抓住机遇,抢占先机的城市会利用首发优势缩短城市竞争力的累积过程。石家庄能否再度盛装出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大区域中的地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