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2003.01.23
∙【字 号】
∙【施行日期】2003.01.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统计
正文
石家庄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1月23日 石家庄市统计局)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围绕经济跨越式发展目标,实施四大主体发展战略,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全力谋求发展。全市经济健康发展,增速比上年加快。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城市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全市经济增速比上年加快,促进了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4.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9%,高于年初确定的8.5%的预期目标,较上年增速高0.8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增速1.9和0.3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完成增加值156.32亿元,比上年增长4.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2%。第二产业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尤为明显,完成增加值557.45亿元,增长11.6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1%。第三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逐
渐提高,完成增加值470.27亿元,增长9.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03.99万人,比上年增长0.9%,其中市区204.96万人,增长5.1%;非农业人口266.87万人,增长15.4%,其中市区197.10万人,增长20.8%;人口城镇化率明显加快。人口出生率11.5‰,死亡率5.4‰,自然增长率6.0‰。
年末全市县及县以上单位从业人员89.27万人,从业人员年平均报酬为10827元,增长9.3%。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899元,增加 933元,增长9.4%。
再就业援助行动的开展、再就业服务力度的加大以及社区就业工作的不断深入,使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全年有1.67万下岗职工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40%。全年通过劳动市场就业1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
社会保障工作面进一步扩大,保障工作进一步深入。年末全市共有70.55万在职职工参加养老保险,20.41万离退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养老金社会发放率为100%。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83.74万人, 失业保险覆盖率为96.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9
3.6万人。年末全市共4952个单位,50.35万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达55.2%。各县市和矿区全部启动实施了医疗保险。全市有8.1万人接受城镇最低保障救助,保障率100%。全市社区服务设施4415个,各种福利院床位6065张。
2002年,按照市委市、市政府的部署,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政策鼓励、环境优化、产业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截止2002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8.4万户,从业人员89.4万人分别增长4%和3%;私营企业发展到1.45万户,从业人员34.7万人,分别增长5%和20%。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5%,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全年保持了平稳增长。200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1.96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171.83亿元,增长4.5%;畜牧业产值132.38亿元,增长4.6%。粮食生产主要由于播种面积调减及干旱影响,总产量出现下降,全年粮食总产量为456.49万吨,下降3.2 %。
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市粮食面积调减21.77万亩,蔬菜面积增加13.85万亩。生猪、奶牛、肉类和特种养殖快速增长,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2.4 %,比上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全年造林面积46710公顷,优质果品增加。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下:
单 位 2002年 比上年±%
粮食 万吨456.49 -3.2
油料 万吨 26.77 0.1
棉花 万吨 1.39 1.6
蔬菜 万吨 1099.58 9.1
水果 万吨189.29 16.0
肉类总产量 万吨 93.49 3.8
其中:猪肉 万吨 56.91 4.1
牛肉 万吨 17.80 2.5
羊肉 万吨 2.81 2.1
禽肉 万吨 13.98 4.4
禽蛋 万吨 86.66 5.0
牛奶 万吨 39.08 18.0
石家庄旅游 水产品 万吨 2.56 7.8
年末生猪存栏 万头485.77 2.7
当年出栏肉猪 万头773.07 4.1
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729.93万千瓦, 比上年增长2.9 %。农用运输车38.34万辆,增长8.0%,大中小拖拉机21.27万台,增长1.6%,农用排灌机械49.36万台,增长1.8%,当年机耕面积47.39万公顷,
减少2.0%,当年机械收获面积33.78万公顷,增长3.9%。化肥施用量(折纯)49.40万吨,增长2.4%。农药使用量1.27万吨,增长5.5%。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2年全市工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且增速比上年有所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0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72.51亿元,增长15.6%;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61.94亿元,增长8.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170.57亿元,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2002年 比上年±%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95.42 4.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