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地向死而生:九部有关自杀的电影
自杀的念头是个极大的安慰:借此,一个人可以成功地度过许多令人不愉快的夜晚。
——尼采《善恶的彼岸》
一九九四年八月的一个深夜,北野武骑重型摩托车发生严重车祸,导致面目神经受损。在这次车祸中,北野武险些丧生,假如他就此作别,那么三年后就不会有《花火》去闪耀威尼斯了。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北野武对于生命与死亡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开始扪心自问“人究竟为何而活”这样的哲学命题。为了翔实地剖析自己的生死观,他写出了一本书,书名援引了海德格尔的话——向死而生。
对于生命而言,死亡是暂时的终点,却不是绝对的终点。人对于死亡的恐惧,往往是由于对死后的未知。你无法知晓死亡之后自己会面临什么,于是,便开始无限惶恐起来。宗教的一大功效即是帮助人们去构筑一个关于死亡的细致的空间,打消这种无知的遐想,使生命有规可依。所以越笃定的教徒,对于死亡看得越淡然。
既然死亡拥有未知的魔力让人惧怕,那么敢于直面死亡的人,便是强者。这也是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的真正含义。从这个角度而言,自杀的人就有一点大无畏的精神了,他们不仅敢于直面死亡,而且还敢于拥抱死亡、亲吻死神。亚里士多德投了海,梵高饮了弹,希特勒服了毒,都以自杀的形式为生命自
唱了挽歌。诗人海子在自杀的温床里屡试不爽,一次不成,再来一次,终于在铁轨上实现了圆满;另一位诗人顾城更为可怖,砍死了老婆而后自我了断。
在中国,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自杀,八人自杀未遂。而放眼世界,平均每三秒就有一人企图自杀,每四十秒就有一人自杀身亡。2003年9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该日定为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当年的口号是“自杀一个都太多。”
所有自杀者的心中都有一个趋势因,当这个趋势因足够强大,强大到人难以负荷的地步,生命的价值便退居次席。如叔本华所说,“自杀可能也被认为是一种尝试——一个人向自然界提出并且试图迫使它做出答复的疑问。这个疑问是:死亡会在一个人的存在和他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中产生什么变化?这是一个拙劣的尝试,因为它包含了这一意识的毁灭——正是这一意识提出问题并且期望答案。”绝望,之后会有更大的希望;毁灭,就让一切荡然无
存了。我们理应敬畏生命,珍重生命,而不是主动地让其随风而逝。
[失乐园].Lost Paradise (1997)
导演:森田芳光 Yoshimitsu Morita
原著:渡边淳一 Junichi Watanabe
《失乐园》是一个紧紧围绕着“爱比死更冷”展开的悲情故事。因为爱而狂热,因为爱而踯躅,因为爱而忘却世间纷纷扰扰,因为爱而慷慨激昂地赴死。影片基本上忠实于渡边淳一的原著小说,这本书我读了多次,为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绝望与无奈感伤。人活一世,若能遇上命中的另一半,那该是多么欣喜的事情;若遇上的另一半无法与自己名正言顺的在一起,那又该是多么沮丧的事情。
繁重冗杂的工作,了无生机的生活,两颗惓惫的心碰撞在一起,必然是感天动地的火光四溢。可是在凡尘中,我们背负了太多世俗的羁绊,背负了太多无谓的苛责,想爱,却又迟疑不定。渡边淳一的笔触将这个故事中“出轨”“偷情”的标签果敢撕掉,转而为两人的遭遇投下了深深的同情与怜悯。电影中,对于这种情感的表达虽然极力在还原小说中的底蕴,但终究难以比得过文字世界的细腻与深邃。
在小说的末尾,渡边淳一写道,“死虽然可怕,但这也就像是一次出门旅行。既然这个世上的芸芸众生早晚都要走上死的旅途,那么自己想要和最心爱的人,以最美的形式去旅行。”
[割腕者的天堂]. Wristcutters:A Love Story (2006)
导演:葛兰·杜奇克 Goran Dukic
编剧:葛兰·杜奇克 Goran Dukic
什么然而生对于一部分自杀者而言,他们选择自杀的行为是为了得到某种解脱,以求脱离这个世界,摆脱掉在这
个世界中所面对的是是非非。然而他们只想到了逃离,却无法想到逃离后会面临什么,究竟是解脱还是更重的煎熬,在他们自杀时也许不曾想到。《割腕者的天堂》便是探讨自杀者之后的世界的,自杀之后却面临着更为窘迫的生活境遇,在另一个由自杀者组成的世界中继续受到内心的苦楚。
本片又名《恋旅人》,融合了奇幻、公路与爱情元素的电影用幽默的调侃来劝告自杀的
人——寻死并不是真正的解脱,搞不好还会落入更为难过的境地之中。在自杀者的世界中,二次自杀成为了耶稣赴死式的悲壮举措,似乎也在昭示着创作者的立场:没有人在自杀成功之后认为这是对的。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该放弃自杀的念头,转而珍惜自己的生命。
[拓展阅读]
《割腕者的天堂》(Wristcutters:A Love Story):生与死的中间态
i.mtime/kinghyb/blog/2892607/
[七磅].Seven Pounds (2008)
导演:加布里尔·穆奇诺 Gabriele Muccino
编剧:格兰特·尼波特 Grant Nieporte
导演加布里尔·穆奇诺和威尔·史密斯的两次合作都取得了成功,《当幸福来敲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威尔·史密斯的演技,而这部《七磅》也将前者中温情的调做了良好的延续。
这个故事中的自杀行为实质上隐含了拯救与赎罪的基调,用生命来挽救生命,从而使得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永恒的宽慰。在影片的前半阶段,埋下了一些伏笔,为谜底的揭开提前奠定了基础。车祸中导致七人死亡,幸存的人难免心有不安,与其在自我惩罚的煎熬中的苦苦支撑,还不如用一种舍己为人的方式寻求良心上的太平。
《七磅》的温情主题是有点残忍的,威尔·史密斯在影片中那种绝望且木然的眼神充分佐证了这一点。朦胧的情愫没能阻碍他走向自我救赎的毁灭之路,而没有停止跳动的心,似乎昭示了这个勇敢的灵魂,实现了永恒。
[极度寒冷].Frozen (1996)
导演:王小帅(Wu Ming)
编剧:王小帅、庞敏
这场关于自杀的行为艺术让我看得心生厌倦,如果艺术一定要与死亡为伍,那么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正如在前言中引用的叔本华的话,质疑是意识的存在价值,但意识的毁灭就是懦弱的表现—
—意识中有了质疑,应当去追问、探索,而不是与其同归于尽。
诚然,我们无法体验死亡的感受,无法用亲身体会去洞悉生命的去向究竟在何方,既然如此,与其陷进未知的泥潭,不如在已知的空间里将自身的价值最大化。
王小帅在影片的导演栏用了“无名”(Wu Ming)的名字,不知本意为何。影片的主演贾宏声也在2010年自杀身亡。贾宏声的演出无光无彩,却本依然,正如他在《昨天》中扮演的自己。这个在追寻艺术的道路上殒身的青年,试着在用生命的赌注换取灵魂的永恒。我们可以质疑,可以不屑,但无法否定。任何事情存在即有价值。
贾宏声死后,其家人的声明或许可以为这个生命做一次肯定:
宏声他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可能是我们谁也给不了他。他去寻了,让我们静静地帮他走好……作为家人我们尊重他的选择。
这话适用于《极度寒冷》中的齐雷,也适用于扮演齐雷的贾宏声。
[布达佩斯之恋].Gloomy Sunday (1999)
导演:诺夫·舒贝尔 Rolf Schübel
编剧:诺夫·舒贝尔 Rolf Schübel
卢瑟·托马 Ruth Toma
匈牙利作曲家赖热·谢赖什(Rezső Seress,1899-1968)创作的《忧郁的星期天》(Gloomy Sunday)是世界音乐史上的名作,它的有名,不仅仅在于旋律的凄美,更在于这是一首名副其实的“死亡颂歌”,在全球各地有数以千计的人在听到这首曲子之后选择了自杀,由此《忧郁的星期天》也被冠以了“匈牙利自杀歌”的称号。
英国广播公司(BBC)率先决定禁播这首歌曲,以挽救更多企图自杀的可怜人,随后美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的电台纷纷效仿BBC,联合抵制《忧郁的星期天》。1968年,作曲者赖热·谢赖什因为自觉再也不能创作出像《忧郁的星期天》这样的乐曲而悲观绝望,他选择了用自杀的形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最终在69岁这一年跳楼身亡。他临死前后悔地说:“我真没想到这首曲子会令如此多人走上不归路,让我的灵魂到令一个世界去接受上帝的惩罚吧!”
影片《布达佩斯之恋》就是讲述这首著名的曲子的诞生历程。布达佩斯的小巷,情调盎然的餐厅,美丽的女助理,哀怨的钢琴曲,不得不承认,我被这部电影的浪漫所深深感动着。而这段三人之间的爱情更是让人无限的唏嘘。从安德拉许的曲子以及他彻夜的守候可以看出,他的心中对伊洛娜的爱是浓得化不开的,也正因如此,他才默许了与拉西洛分享伊洛
娜,可是在他的心中却永远无法释怀这个心结。由此,在内心极度的挣扎中,他终于承受不住这种煎熬,借用汉斯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曲子的基调和内核决定了整个故事的基调和内核,就是在爱情中的取舍。大家都明白有舍才有得,但真的要你去舍的时候,会发现竟然如此之难,这种徘徊最容易让人绝望,而这种绝望则是走向轻生之路的引路人。
[处女自杀].The Virgin Suicides (1999)
导演:索菲亚·科波拉 Sofia Coppola
编剧:索菲亚·科波拉 Sofia Coppola
作为好莱坞伟大的科波拉家族中的一员,索菲亚·科波拉执导的这部处女作非常巧合的取了一个和处女有关的名字。作为演员的索菲亚毫无建树,然而初执导筒却即刻令人刮目相看。至今执导过四部影片的索菲亚,凭借去年的《在某处》斩获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更为科波拉家族的辉煌史增添了亮丽的一页。
《处女自杀》所要探讨的问题归根溯源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同一个家庭中,五个妹相继自杀的惨剧无疑会令人感到悲怆与愕然,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小小年纪(最小的13岁,最大的17岁)就产
生了轻生的念头?影片伊始,医生问割腕自杀未遂的13岁小女儿西西莉亚,“你在做什么?小姑娘,你连真正的人生烦恼还没尝过呢。”西西莉亚则回答说,“医生,很显然,你完全不明白13岁少女的感受。”是的,身处青春期的少女们有着谜一样的内心世界,猜不透,摸不着,是断然不能够用简简单单的“叛逆”一词来形容的。《处女自杀》中的这个家庭是个严苛、压抑、闭塞的牢狱,虽然比不过《狗牙》中那样的极端,但也足以给人带来浓重的压迫感。这种家庭环境是造成五位妹走向自杀之路的罪魁祸首。
为了支持女儿,弗朗西斯·科波拉也亲临现场,并给女儿提出了很多建议,他说,“艺术的目的就是寻生命力”,一旁的索菲亚频频点头。克里斯滕·邓斯特则评价道,“他(弗朗西斯)不会真的去干涉她的事情,他只是去支持她,他很自豪。”也许,这便是家庭教育所能够达到的最好的效果,当一人愿说时,另一人愿听。
[循环自杀].Suicide Club (2002)
导演:园子温 Shion Sono
编剧:园子温 Shion Sono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