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孔子的相会》翻译及感悟
老子和孔子的相会”一文。读后感到文章哲理,非常非常有深度,肯定会对已认可自己是造物主和打算认定自己就是造主的同学有指导意义,如不分享给更多的同学好友觉得有点可惜,但原文是文言文,我知道我们同学当中懂古文的不是很多,我对古文也不精通,只是一知半解,为了让更多的有缘人能从该文的精彩片段受益和自己深入体悟道的精髓的需要,我试着以意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并穿插一点自己的认知评论,抛砖引玉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还望同学好友指教。
原文: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译文:孔子向老子告别。老子送孔子到大门之外,说:“我听说,有钱有地位的人,临别时送给人钱财,慈爱智慧之人送给人话语。我即不尊贵也不富裕,没有钱物相赠,只有几句话相送。在当今的世界上,聪明而明事理的人,他们所遇到的灾难几乎使之丧失生命,原因是好讥笑别人的短处;而辩无碍得道的人,同样也会多次遭到不幸,原因在于弘扬真理,敢讲真话实话。而既明事理而又聪明的人,不要自认为了不起;身为大臣的不要表现出比皇帝还高明,希望你一定要记住。”孔子点头说:“弟子一定会牢记在心里!”
评注:得道宏法的明师,命如悬丝,耶稣弘扬真理,三年即被钉于十字架上,释迦牟尼也几次被人加害,我们师父刚出道时讲真理实话实说,也被非议和诽谤。
原文: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 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译文:与世无争,在世界上就没有人和你争,这是仿效水利万物无争的体性啊。水的体性几乎与道一样:道无所不在长养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而在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众生也都离不开一水,道和水都是由高向低自然的发挥其功用,从来没有改变过,那是因为水
善于利用地形地貌;遇到低洼之处积水成泊、湖、潭,深处不见底,水面非常平静;水被万事万物利用吸收,好象水失去了,其实水并没有失去什么,只是部分转换成另一种形态,它不求回报,这是水
慈爱无我的一面;水遇到圆处,会随圆流动,碰上方,角的地方则自动改变方向,被堵就停止流动,放开了就又流动了,水随顺自然环境;清洁万事万物,不分高低,善于运用自己,水能浮舟,静可照物,以柔克刚,滴水石穿,这是水的形态和能力呀;不分白天和黑夜,水满则溢出流动,善于等等时机。所以圣人做事随顺机缘,贤良的人做事按照事理,大智慧的人做事顺其自然,成道的人是顺应天意而生的,顺应圣父(上帝)的旨意,而活在世上行事。你从此以后,应当在外表和言语上去除掉骄慢,你的远大志向也别显露出来。否则,人未到,人家就已知道你来的目的了,还没有动身就已经走漏了消息,张张扬扬咋咋乎乎,就象老虎明晃晃的走在大街上,谁还敢用你?”孔子说:“先生说的真是肺腑之言,深深地进入弟子的心脾,使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严格遵守你的教诲,来感谢报答先生的恩情。”说完,辞别老子,和南宫敬叔上车,恋恋不舍的向鲁国去了。
评注:道无形无相,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老子借水喻道。只有知道“道”是什么,才能修道,容易走在道,直至得道。
原文: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丘问:“观其同,有何乐哉?”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老子见孔丘已入大道之门,侃侃而谈道: “圣人处世,遇事而不背,事迁而不守,顺物流转,任事自然。调和而顺应者,有德之人也;随势而顺应者,得道之人也 。 ”孔丘闻之,若云飘动,随风而行;若水流转,就势而迁。喜道:“悠哉!闲哉!乘舟而漂于海,乘车而行于陆矣。进则同进,止则同止,何须以己之力而代舟车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於物也! “得道之人,视生死为一条,生为安乐,死为安息;视是非为同一,是亦不是,非亦不非;视贵贱为一体,贱亦不贱,贵亦不贵;视荣辱为等齐,荣亦不荣,辱亦不辱。何故哉?立于大道,观物根本,生死、是非、贵贱、荣辱,皆人为之价值观,亦瞬时变动之状态也。究其根本,同一而无别也。知此大道也,则顺其变动而不萦於心,日月交替,天地震动、风吼海啸、雷鸣电击而泰然处之。
译文:老子说:“要观想到大道,必须了解事物的来源,在宇宙中。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像品质各不相同,是事物的表面现象;知道万事万物最初一个源头,是知道事物的本性。我们不看表面现象而观到本质,就知道万物的初始了。万物的初始都是一样的混合在一起,一样的没有区别。”孔子问:“观到万物的本质都一样,有何乐趣呢?”老子说:知道万物的本质相同,则是万物平等。我和万物平等,是和非平等,看生死如白天和夜晚,祸和福相同,吉和凶平等,没有贵也没有贱,没有荣耀也没有屈辱,心一向那么整齐有秩序,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无拘无束,那还有不乐的地方呢?
老子见孔子已经入道了,从容不迫的说:“圣人处于世间,遇到事情从不回避,绕道走
,
事情过去也不留恋,顺应事物的规律,任其自然。能按事理处事的,是有德的人;而随顺自然而动、静的人是得道的人。”孔子听了老子的话,就如云彩在天空飘动,随着风的吹动而行;如水那样随地势而流动。高兴的说:“悠闲!自在!乘船在海上航行,乘车行走在陆地上。进与车、船一起前进,停和车船一起停止,何必还用自己的力量代替车船呢?得道的人都是一样,善于利用大自然哪!”得道的人,看生和死都是一回事,活着快快乐乐安闲自在,死了就像休息一样;看是非为一体,是也不是是,不是也不是不是,看贵贱为一体,贱也不是贱,贵也不是贵;看荣耀和耻辱平等,荣耀也不是荣耀,耻辱也不是耻辱。为什么呢?得道的人站在道上观事物的本质,而人才会看待生死、是非、贵贱、荣辱的不同,都是人的二元价值观,外在表像虽然随时随地的不断的变化,而其本性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不同。知道大道得道的人,则顺应外在形势的变化而不放在心上,不会受到影响,日月交替,天地震动,风吼海潚,雷鸣电击而泰然自若。
评注:以上文字就是超越二元意识,入道得道的一元意识。
原文:阳子居道:“先生修身,坐需寂静,行需松弛,饮需素清,卧需安宁,非有深宅独户,何以能如此?置深宅独户,不招仆役,不备用具,何以能撑之?招聘仆役,置备用具,不立家规,何以能治之?” 老聃笑道:
“
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修身何需深宅?腹饥而食,体乏而息,日出而作,日落而寝。居家何需众役?顺自然而无为,则神安体健;背自然而营营,则神乱而体损。”
老聃道 “ 君子与人处,若冰释于水,与人共事,如童仆谦下
;洁白无瑕而似含垢藏污,德性丰厚而似鄙俗平常
”。阳子居听后,一改原来高傲,其貌不矜亦不恭,其言不骄亦不媚。老子赞曰:“
小子稍有进!
人者,生于父母之身,立于天地之间,自然之物也。贵己贱物则背自然,贵人贱己则违本性,等物齐观,物我一体,顺势而行,借势而止,言行自然,则合于道矣!
译文:有一个叫阳子居的人问老子:“先生修身,打坐得有一个清静的地方,行动需要放松,饮食需要清淡,躺下休息的时候需要安静,如果没有独门独产的深宅大院怎么能行呢?若有独门独户的深宅大院,不雇佣家政人员,不准备打坐修禅的用品和生活日用品,如何能维持呢?要雇佣家政人员,置备用品用具,不立家规,怎么能正常运作呢?”
老子笑道:“大道自然,不应用头脑刻意清净,行动没有欲求,身心自然轻松,不奢望吃什么山珍海味和美味佳肴,饮食自然清淡,躺下休息时不胡思乱想自然安宁,修行还需要深宅大院吗?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太阳出来就作事活动,到了夜间就睡觉。如此简单的生活,雇佣众多的家政人员干什么?没有我执随顺自然,则神心安乐身体健康;违背自然,异想天开,则神心混乱损害身体。”老子接着说:“得道的人和人相处,自动提升别人就如把冰化成水一样,和人共事,就如与小孩和家政人员一样谦卑不分别;洁白无暇的东西看起来好像还隐着污垢,品德高尚的人看起来和平凡人没有明显的区别。”阳子居听完老子的话后,一改原来的高傲自大,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即不阿谀也不奉
承。老子高兴的夸奖说:“你小子有进步哇!人哪,由父母所生,来到这个世上,也是大自然的产物,认为自己高贵看不起他人和事物,违背本性,万物平等,我和万物同一体的自然规律,顺应事物的变化和势态动和止,则言行自然就合道了!”
原文:
老聃曰
:“养生之道,在神静心清。静神心清者,洗内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为物欲,一为知求。去欲去求,则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动静自然,则心中无所牵挂,于是乎当卧则卧,当起则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外物不能扰其心。故学道之路,内外两除也;得道之人,内外两忘也。内
者,心也;外者,物也。内外两除者,内去欲求,外除物诱也;内外两忘者,内忘欲求,外忘物诱也。由除至忘,则内外一体,皆归于自然,于是达于大道矣!如今,汝心中念念不忘学道,亦是欲求也
。 除去求道之欲,则心中自静 ;心中清静,则大道可修矣!
译文:老子说:“修行养生,在于心神清静。心神清静,心灵得到净化,心中的污垢一是追求物质的欲望,一个是想得到知识。如能去除物质与知识的欲求,则心中轻松自在,内心轻松自在,动静自然胸襟豁达,无有牵挂,于是该卧就卧,该起就起,该行就行,该止就止,不管外在境界如何变化,而内心不动。所以修行学道的人,内外两除;得到的人内外两忘呵。内就是内心,外就是一切事物。内外两除,内心去除欲求,外在不被事物诱惑;内外两忘,内心已经没有欲求了,外在已感觉不到事物对自己有什么影响了。由除到忘,则内外一体合一,归于自然,于是成道了!现在,你心中还念念不忘学道,也是一种欲求哇。把求道之心也放下,你的内心自然清静,心中清静,才可以修行大道哇!”
评注:以上文字不多,却把修道得道表述得清清楚楚淋漓尽致,老子巧妙的用两除和两忘透彻的指明了怎样修道如何得道,简练至极,绝妙至极真是大道至简哪!“除”含有用意成份,而“忘”已经没有用意和头脑了,归于自然成于大道。老子用“欲”和“诱”指出修道的障碍,“欲”与“诱”涵盖极广,简而言之,“欲”是贪、嗔、痴、慢、凝,欲为五毒之首,擒贼先擒王,龙无首则不攻自破。“”如能脱离六欲
(即、形貌、威仪姿态、语言声音、细滑、人相)诱惑,不被七情(喜、怒、哀、乐、忧、思、恐)左右,大道可成了。
原文:老聃道:“
养生之经,要在自然。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随物卷曲,随波而流,动而与阳同德,静而与阳同波。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此乃养生之经也。 ”
南荣问道。“此乃完美之境界乎?”老聃道: “
非也。此乃清融己心,入于自然之始也。倘入完美境界,则与禽兽共居于地而不以为卑,与神仙共乐于天而不以为贵;行不标新立异,止不思虑计谋,动不劳心伤神;来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 ” 南荣问道:“如此即至境乎?”老聃道。 “
未也。身立于天地之间,如同枯枝槁木;心居于形体之内,如同焦叶死灰。如此,则赤日炎炎而不觉热,冰雪皑皑而不知寒,剑戟不能伤,虎豹不能害。于是乎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皆无,苦乐皆忘也。”
译文:老子说:“修道养生,在于自然。动不知道目的,停也不知道为什么停,动和止跟随事物情况,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动与慈爱一致,静则是积蓄慈爱的能量。动和水一样,静就如镜子一样清可照
物哇,应对互动就如回音声响那样,这就是修行成道的路哇。”南荣问道:“这是完美的境界吗?”老子说:“不是,这是清静自己的心,则开始入道哇。若达到完美的境界,与禽兽一起居住不会感到自己卑贱,和神仙在天堂一起欢乐共度时光也不觉得自己尊贵;行不标新立异,止不思考计谋,动不劳心伤神;来没有条件,去也没有欲望。”南荣问老子:“这是最高境界吗?”老子说:“不是,要到最高的境界,活在世上身体就像枯树枝干枯的本头一样;心在身体之内,就如同灼焦的树叶和没有一点余热的灰一样。如果能达到这样,则在烈日炎炎之下而不觉得热,在冰雪皑皑的严寒之下也不觉得冷,剑戟等兵器伤不了他,虎豹也不能伤害他,于是呀祸也不到,福也不来。祸福皆无,苦乐都忘记了。”
评注:老子通过以上文字,深入浅出说明了修行得道的三个层次,阅后简要的概括一下得道层次:
一、得道:两忘,内忘欲求,外忘物诱
二、不卑不亢,与低等众生相处在一起不自卑,和神仙一起在天堂享乐不以为自己尊贵
三、生活在天地之间身如枯枝枯木,心如焦叶死灰,福祸皆无,苦乐两忘。
阅读“老子和孔子的相会”一文后,让我体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玄妙通透,浸心润脾。好!好!好!
什么然而生附原文:
老子和孔子的相会
中国历史上的两位圣人--老子和孔子,曾有过一次相会,他们的畅言,留下了千古美谈我们细细聆听,在研读和品味中,感知古圣先贤的胸襟和智慧!
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
;愿以数言相送。
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