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解读:向死而生的澄明之境
有人说《红楼梦》此一开篇具有《圣经》《创世纪篇》之恢弘气势。不过此处女娲是“补天”而非“创天”。然则曹雪芹为何要从神话开始写起,神话究竟何谓。“神话”者,神之话语也。神话蕴含着人类精神发展之原型结构,并为灵界之图景化显现。惟有借助于神话,我们才能弄清楚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而安顿我们的精神生命。与神话之深刻精神意蕴关系之断裂,实际上导致了现代人的精神分裂和无家可归之漂泊处境。《红楼梦》自女娲炼石补天开始写起真是大有深意。
“天裂”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此处“天裂”乃是天人关系之断裂。在《圣经》里面,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是因为他们想像神那样能够判断善恶,从而偷吃了知识树上的果实。其实这个故事说的就是人的自我意识之诞生。同样,中国文化里人天关系的断裂也是因为自我意识,贾宝玉衔“欲”而生。道家所重乃是未经打磨之璞玉即石头,认为其乃本真之质。相反,儒家所重乃是玉,认为玉乃是石头经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打磨之后造就的人类本质,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样看来,人类因生命欲求而
产生了自我意识,为限制此种自我意识膨胀的文明之规训则又导致了本真天性之异化。故此处之“天裂”乃有双重含义:一是人类由于自我意识而导致的人天分离;二是为规训此自我意识而产生的文明异化。
所谓炼石补天即是一种精神修炼,炼掉由自我意识而来的情欲执著和克服人类文明对本真天性的异化,这就是为什么要从女娲炼石补天开始写起。孔子之道作为文明之结晶已经是异化的表现,是需要修炼超越的人为之“伪”,因此必须返归文明诞生之前创世之初的原初真朴。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展现的也是自我精神修炼的历程,其意图乃是如女娲一般补天的雄心。
其实小说一开始就暗示了自我意识觉醒之后的死亡焦虑。“高经十二丈”暗示一年十二个月,“方经二十四丈”暗示二十四节气,“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暗示三万六千五百天,即人生百年,这是一个人肉体生命的局限。随这种死亡意识而来的生命虚无感就是存在之荒诞性。因自我意识而失去了与“天”之联系,此即“无稽”,活着失去了理由和根据的状态就是荒唐。
然则为何单单剩下这一块石头未用,这是偶然的吗,怎样之材料才有补苍天之资格。一个人的心灵只有修炼回归到本真自然的状态,才能回归天界。文本亦暗示了“情根未了”是此一石头被抛弃的原因。故此一石头入世的意义也就很清楚了:深入地经历人间情感尤其两性之间的情欲,从而获得对情欲的超越。
二,不得意时,切莫后悔
“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因“情根未了”
三,曹雪芹碰巧伟大吗
当空空道人访道求仙,自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时,见到大石上刻着此石“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于是提出两大疑问:“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的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对于石头下面的一段回答,无论一般读者还是职业的红学家,几乎都没怎么重视。在我看来这一段却极为重要,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曹雪芹的一篇杰出的小说批评和创作的理论文章,它反映了作者美学的自觉,也告诉了当时的读者,要进入《红楼梦》美妙的文学世界,必须经历一番头脑风暴,更新自己长久阅读平庸小说而获得的文学经验和审
美心理期待。
四,写作的禁忌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 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事,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
这一段也很有意思,它反映了小说写作者几乎永远面对的政治、伦理和性这三大禁忌,也体现了曹雪芹潜在的焦虑,因而在政治风险和道德指责到来之前,提前做了一个防御动作。实际上,不考虑社会和读者的所谓绝对心灵自由的写作是不可能的。很多时候,一个写作者要想伟大,面对政治风险和道德禁忌的勇气甚至比他拥有的写作才能更加重要。什么然而生
曹雪芹要规避政治风险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第一,被雍正抄家后,曹家的人可能
五,五书名之谜
“因空见,由生情,传情入,自悟空。”对《红楼梦》一书的主旨多有争议,反清复明说,悼念明朝说,自传说,真是五花八门。在我看来,这些争议大可不必,作者在书中已经交代的很清楚。前面说过:“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
,亦是此书立意本旨。”在我看来,此书虽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其根本主旨则在此十六字真言。
此十六字虽自《心境》之“不异空,空不异;即是空,空即是。”演化而来,却又有微妙之差异。心经之空不二说已经是开悟之后的领会。而此处之由空、、情复至空之循环则反映了精神之圆圈式发展历程,并且在空之间增加了一个“情”字,而此情”字乃是《红楼梦》一书之大关键。情空对应于一个人身心灵的三个层次,由
而情至空也可以说是“欲情灵”之进阶。石头投胎托身凡尘乃是因空见,与秦钟和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