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学学习要点
一、神经系统总论复习
1、神经系统包括哪些部分?如何划分?
端脑
间脑
脑〔颅腔内〕 中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脑桥 脑干
延髓
小脑
脊髓〔椎管内〕
脑神经〔12〕 躯体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或 交感神经
脊神经〔31〕 内脏神经
副交感神经
灰质、白质、皮质、髓质、神经节、神经核、纤维束、神经和网状结构的定义?
在中枢部
灰质:泛指神经元胞体与其树突的集聚处〔脊髓灰质〕
白质:泛指神经纤维的集聚处〔脊髓白质〕
皮质:灰质在脑表面成层配布〔大、小脑皮质〕
髓质:在脑内,皮质深方的白质
神经核:〔在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成一团
纤维束: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上相同的一束神经纤维
网状结构,RF: 灰质和白质混杂的部位,即神经元胞体夹杂于神经纤维之间
在周围部
神经节:神经元胞体集聚处,神经节有感觉神经节和内脏运动神经节之分
神经: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合而成,由结缔组织被膜包裹
1、白交通支与灰交通支的区别。
白交通支:由脊髓灰质中间外侧核细胞发出的具有髓鞘的节前纤维,有髓鞘而发亮白。
连于胸1~腰3脊神经前支与对应的交感干神经节之间
灰交通支:灰交通支是由椎旁神经节细胞发出的节后纤维,缺乏髓鞘而呈灰。
连于31对脊神经前支与交感干之间
三、中枢神经复习
1、脊髓的位置、脊髓两个膨大、脊髓圆锥、终丝的概念。
两个膨大 颈膨大:C4 - T1 节段,发出臂丛,支配上肢肌
腰骶膨大:L2 - S3节段,发出腰骶丛,支配下肢肌
脊髓圆锥:脊髓末端变细的部分。
终丝:圆锥以下,非神经组织,在第2骶椎水平以下,硬脊膜包绕终丝止于尾骨背面
2、脊髓的内部结构都包括什么?
脊髓内部结构包括: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
3、薄束和楔束位置、功能。
位置: 脊髓后索,薄束位于内侧,见于脊髓后索的全长〔T5以下占据整个后索〕,
楔束位于外侧〔仅见于T4以上〕
功能: 传导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肌、腱和关节的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和
精细触觉〔皮肤的两点间距离辨别觉和物体的纹理觉〕
4、脑干内脑神经核团的分类。按功能分类掌握相关核团的名称、位置、主要功能。
〔1〕一般躯体运动核
1 动眼神经核:位于中脑上丘阶段,中脑水管腹侧。
2 滑车神经核:位于中脑下丘阶段,中脑水管腹侧,
3 展神经核 : 位于脑桥中下部,面神经丘深方。
4 舌下神经核:位于延髓,舌下神经三角的深方。
功能:支配自肌节演化的骨骼肌,即舌肌和眼外肌
(2)特殊内脏运动核
1 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下部,上橄榄核背外侧。
2 疑核: 位于延髓橄榄上部和内侧丘系交叉平面,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下橄榄核之间
3 副神经核:位于锥体交叉到4、5颈髓节段的前角背外侧。
4 三叉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中部
功能:支配由鳃弓演化的骨骼肌,即咀嚼肌、表情肌、软腭和咽喉肌等
(3)一般内脏运动核
1 动眼神经副核〔又称E-W核〕:位于上丘动眼神经核背内侧。
2 上泌涎核 :位于脑桥下部,面神经核尾侧部。
3 下泌涎核 :位于延髓橄榄上部,迷走神经背核头端附近。
4 迷走神经背核:位于延髓内侧丘系交叉至橄榄中部平面,迷走神经三角深面。
功能:支配头、颈、胸、腹部的平滑肌、腺体和心肌。
(4)内脏感觉核
1 孤束核:位于界沟外侧,上达脑桥下部,下达内侧丘系交叉平面。
功能:接受脏器和心血管的初级感觉传入。接受初级味觉纤维传入
(5)一般躯体感觉核
1 三叉神经中脑核:从三叉神经脑桥核上端至上丘平面
2 三叉神经脑桥核:位于脑桥中部,三叉神经运动核外侧。
3 三叉神经脊束核:上达脑桥中上部,下达第1、2颈髓节段与后角相续。
功能:接受头面部皮肤与口、鼻腔粘膜的初级感觉纤维
(6)特殊躯体感觉核
1 前庭神经核:由前庭上核、下核、外侧核和内侧核组成,位于菱形窝前庭区深面。
2 蜗神经核:由蜗神经背侧核和腹侧核组成,分别位于小脑下脚的背外侧和腹外侧。
功能:接受内耳初级听觉和平衡觉纤维传入。
5、脑干4大丘系起止、走行、交叉部位、功能。
(1)内侧丘系:
位置与走行:起自薄束核和楔束核→经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
位置与走行:起自薄束核和楔束核→经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
在延髓位于中线两旁→脑桥位于被盖腹侧边缘→中脑移向被盖腹外侧边缘,
红核的外侧→终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
功能:主要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2)脊髓丘系:
位置与走行:脊髓的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进入脑干后合并成脊髓丘脑束→延髓位于 下橄榄核背外方→脑桥和中脑部位于内侧丘系背外方→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
功能: 传导对侧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和粗触觉。
(3)外侧丘系:
位置与走行:起于双侧上橄榄核与对侧蜗神经背、腹侧核→在脑桥中、下部被盖腹侧部横 行交叉,构成〔斜方体〕→之后转折向上,形成外侧丘系→→ 脑桥行于被盖 腹外侧边缘 →中脑止于下丘→下丘臂→内侧膝状体核。
功能:传导双耳的听觉。
〔4〕三叉丘系:
位置与走行: 起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交叉越边至对侧上行→三叉丘系→ 与内侧丘系伴行→止于丘脑腹后内侧核。
功能: 传导对侧头面部的浅、深感觉。
位置与走行:起于双侧上橄榄核与对侧蜗神经背、腹侧核→在脑桥中、下部被盖腹侧部横 行交叉,构成〔斜方体〕→之后转折向上,形成外侧丘系→→ 脑桥行于被盖 腹外侧边缘 →中脑止于下丘→下丘臂→内侧膝状体核。
功能:传导双耳的听觉。
〔4〕三叉丘系:
位置与走行: 起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交叉越边至对侧上行→三叉丘系→ 与内侧丘系伴行→止于丘脑腹后内侧核。
功能: 传导对侧头面部的浅、深感觉。
6、小脑的位置、外形、分叶、分区与小脑功能
位置与外形:位于颅后窝,胚胎发生上与脑桥共同起源于菱脑前部。
背侧面借硬脑膜形成的小脑幕与枕叶分隔。
腹侧面为脑桥和延髓,并借上、中、下3对小脑脚与脑干相连。
小脑的分叶:
形态上:绒球小结叶、前叶、后叶。〔前叶和后叶合称小脑体〕
形态上:绒球小结叶、前叶、后叶。〔前叶和后叶合称小脑体〕
小脑的分区:
小脑体由内向外可分为3个纵区 蚓部〔内侧区〕
半球中间部〔中间区〕
半球外侧部〔外侧区〕
半球中间部〔中间区〕
半球外侧部〔外侧区〕
种系发生上 原小脑:〔古小脑〕进化出现最早
旧小脑:进化出现较晚
新小脑:进化出现最晚
旧小脑:进化出现较晚
新小脑:进化出现最晚
功能:
前庭小脑:纤维联系与功能与前庭相关保持身体平衡 → 维持体态姿势、协调眼球运动
脊髓小脑: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信息.控制四肢与躯干肌的肌X力 → 协调肌肉运动
大脑小脑:与大脑皮质同步发展 → 控制四肢肌精细运动的计划和协调
小脑分区小结
绒球小结叶--原小脑--前庭小脑
蚓部、半球中间部--旧小脑--脊髓小脑
半球外侧部--新小脑--大脑小脑
蚓部、半球中间部--旧小脑--脊髓小脑
半球外侧部--新小脑--大脑小脑
7、小脑上、中、下脚连与何结构?各包括何纤维束?
小脑脚 | 相连结构 | 传入纤维 | 传出纤维 |
小脑上脚 | 中脑 | 脊髓小脑前束、蓝斑小脑束 | 起于齿状核—红核 |
小脑中脚 | 脑桥 | 脑桥小脑束 | |
小脑下脚 | 延髓 | 脊髓小脑后束、楔小脑束、橄榄小脑束、网状小脑束、前庭小脑束 | 小脑前庭束、 小脑网状纤维 |
8、小脑核包括哪些核?
小脑核共4对,从外向内依次为:齿状核、栓状核、球状核、顶核
五、下丘脑:
〔一〕、结构与主要核团
从前向后分为4区:
1、视前区:位于视交叉前缘
2、视上区:位于视交叉上方——视交叉上核、室旁核、视上核、前核
3、结节区:位于灰结节内与其上方——漏斗核、背内侧核、腹内侧核
4、乳头区:位于乳头体内与其上方——乳头体核、后核
由内向外分为3带:
①室周带:位于第三脑室室管膜下的薄层灰质。 ②内侧带
①室周带:位于第三脑室室管膜下的薄层灰质。 ②内侧带
③外侧带:以穹隆柱和乳头丘脑束分界。
〔二〕、功能与临床联系
1.神经内分泌中心:下丘脑是脑控制内分泌的重要结构。
通过与垂体的密切联系,将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融为一体。
①控制垂体后叶〔神经垂体〕
视上垂体束: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脏对水的吸收。
室旁垂体束:分泌催产素,刺激子宫内膜平滑肌收缩,促进乳腺分泌。
②控制垂体前叶〔腺垂体〕
①控制垂体后叶〔神经垂体〕
视上垂体束: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脏对水的吸收。
室旁垂体束:分泌催产素,刺激子宫内膜平滑肌收缩,促进乳腺分泌。
②控制垂体前叶〔腺垂体〕
结节漏斗束:分泌促激素释放因子和抑制激素释放因子。如:
促肾上腺皮质释放因子——影响垂体嗜碱性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甲状腺释放因子—— 影响垂体嗜碱性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释放因子——影响垂体嗜碱性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甲状腺释放因子—— 影响垂体嗜碱性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释放因子——影响垂体嗜碱性细胞分泌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走的结构 促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影响垂体嗜碱性细胞分泌生长激素。
走的结构 促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影响垂体嗜碱性细胞分泌生长激素。
抑制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影响生长激素。
2.自主神经的调节:通过背侧纵束和下丘脑脊髓束调控脑干和脊髓的自主神经。
一般认为:下丘脑前区内侧使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下丘脑后区外侧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下丘脑后区外侧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3.体温调节:△下丘脑前区〔含前核〕对体温升高敏感,启动散热机制,包括排汗与扩X 表皮血管;损毁此区导致高热。
△下丘脑后区〔含后核〕对体温降低敏感,启动产热机制,包括停止发汗; 损毁此区导致变温症〔体温随环境改变〕。
△下丘脑后区〔含后核〕对体温降低敏感,启动产热机制,包括停止发汗; 损毁此区导致变温症〔体温随环境改变〕。
4.食物摄入调节:
通过下丘脑饱食中枢〔下丘脑腹内侧核〕和摄食中枢〔下丘脑外侧部〕调节摄食行为。
下丘脑腹内侧核的损毁导致过度饮食而肥胖,下丘脑外侧区损毁导致禁食而消瘦。
5.饮水调节:刺激下丘脑外侧区和前区——产生饮水行为。
破坏下丘脑外侧区和前区——不再饮水。
6.睡眠和觉醒:下丘脑在每日睡眠——觉醒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前区与睡眠中枢相关。
后区与觉醒中枢相关。〔觉醒中枢是上行网状激动系统的一部分〕
7.昼夜节律调节:通过视交叉上核接受来自视网膜的传入而调节昼夜节律。
9、基底核包括哪些核?何谓新、旧纹状体?其损伤后症状有哪些?
(一)基底神经核的特点:
1.位置:位于两侧大脑半球的白质内,靠近脑底而得名。在背侧丘脑的背外方。
2.组成:目前尚有争论,通常认为由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体组成
1.位置:位于两侧大脑半球的白质内,靠近脑底而得名。在背侧丘脑的背外方。
2.组成:目前尚有争论,通常认为由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体组成
(二)纹状体
1.纹状体的组成: 在个体发育中,纹状体是一个灰质核团,后被内囊分隔为尾状核和豆状核两部分,豆状核被外髓板分为外侧部的壳、内侧部的苍白球,苍白球又被内髓板分
1.纹状体的组成: 在个体发育中,纹状体是一个灰质核团,后被内囊分隔为尾状核和豆状核两部分,豆状核被外髓板分为外侧部的壳、内侧部的苍白球,苍白球又被内髓板分
为内侧部和外侧部。
●苍白球出现较早〔在鱼类〕称旧纹状体,尾状核和壳出现较晚〔在爬行类〕称新纹状体 。
2.损伤后症状
①震颤麻痹 又称Parkinson氏病,旧纹状体损害〔中脑黑质病变〕。
临床特点:运动过少,肌X力过强。
全身肌X力增高,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幅度减小,面部表情呆板,肢体远端特别是手伴有静止性震颤
①震颤麻痹 又称Parkinson氏病,旧纹状体损害〔中脑黑质病变〕。
临床特点:运动过少,肌X力过强。
全身肌X力增高,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幅度减小,面部表情呆板,肢体远端特别是手伴有静止性震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