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古诗三首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一、读《四时田园杂兴》,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也傍桑阴学种瓜。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解释加点的词。
杂兴:
耘田:
绩麻:
当家:
未解:
供:
傍:
阴:
3.对于“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理解正确的是()
A.描写夏季农忙时村里男男女女起早贪黑辛勤劳动的情形。
B.表现农村儿童胆子很大,什么事都敢做。
C.农村的儿童受到父母的影响,自小爱劳动,学着大人的样子在桑树底下种瓜。
D.从“未解”“学”等词语中,可以看出农村儿童天真可爱和热爱劳动的品格。
4.这首诗题目中的“兴”指的是()
A、举办,发动
B、流行,盛行
C、兴致,兴趣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田园”这里泛指农村。“兴”即兴致,兴趣,感兴,引申为即兴创作。“杂兴”即随兴写来的作品。
B.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昼”即白天。“耘田”即除草。“绩麻”即把麻搓成线。这句的意思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这一句不但点名了时间——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也说明了女人的辛劳——“绩麻”,即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C.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这里是指年轻人,当然也就无论是男是女。“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尽其职,各司其事。这一句是从全村庄的角度来写,能劳动的都没有闲着,争抢时间收割。诗人通过农忙时节青年人的繁忙,从这一角度来写出劳动人民辛苦,同时也暗示了只有努力劳动,才能生存的社会现实。
D.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即未成年的人。诗人用“未解”,不但表明了孩子们——“童孙”对“耕织”的“未解”,为下文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诗人对农民生活艰辛的“未解”。其实,诗人这样写,从正面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难处境。
6.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做了哪些劳动?请你填一填。
():,
():
7.这首诗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8.这首诗描写了的劳动场景,不仅表达了对的敬重和同情,还流露出对赞扬之情。
9.说说你对此诗主旨的理解。
10.赏析名句“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1.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
2.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在田间除草把麻搓成线。
担任一定的工作不懂得从事靠近树荫
3.C D
4.C
5.D
6.(村庄儿女):耘田绩麻(童孙):学种瓜
7.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就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大人的样子种瓜。
8.农村夏日紧张繁忙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
9.诗中不仅仅写出了农忙季节人们劳作的情景,还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农家人的勤劳和浓浓的生活气息:虽然辛劳却对生活充满热烈的爱的生活态度。
10.“傍”即靠近。“桑阴”指桑树底下阴凉地方,意思是说,孩子们不会耕织,但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
底下学种瓜。这一句紧承上句“童孙未解供耕织”而来,说明了不会耕织就学种瓜。这里,诗人不但描绘了农村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桑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表现了农村孩子必然要学会劳动,学会耕织。然而,在诗人笔下,一个“学”字,不但强调了农村孩子必须学会种瓜耕织,才能求得生存,而且也表现出农村孩子对劳动的喜爱。
稚子弄冰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稚子:
铮:
玻璃:
3.给加点的字注音。
稚.子()银钲.()玉磬.()
4.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稚()钲()磬()
维()征()馨()
5.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稚.子.金盆脱晓冰()
A.幼小的孩子。
B.不懂事的孩子。
C.天真活泼的男孩子。敲组词
6.“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璨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