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歌曲《我爱你中国》演唱技巧与艺术特征
Appreciation and appreciation 品鉴与欣赏中国艺术歌曲《我爱你中国》演唱技巧与艺术特征
厉翊向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歌颂祖国的歌曲
【摘要】《我爱你中国》这首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完美诠释了中国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和艺术价值。其曲调夸姣、抒怀、气势磅礴,是著名的作曲家郑秋枫所谱写的,歌词则由著名词作者瞿琮所作。他以诚挚的豪情表达对祖国的爱恋,通过排比的手法揭开一幅幅壮美江山的画卷。歌词充分体现了我国海外儿女对祖国的赤诚之心,热情讴歌了祖国的绚丽河山,具有极强的审美特征。我通过自身的演唱经历发现了我国艺术歌曲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价值,并对《我爱你中国》这首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演唱技巧、词曲结合、钢琴伴奏、情感表达等方面都为我今后在演唱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艺术歌曲;演唱技巧;《我爱你中国》;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作品演唱技巧
(一)美声唱法中的汉字发声
在美声歌曲的演唱中,咬字、吐字技巧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将旋律的起起落落与吟诵的语言感觉相交融,将字头、字腹、字尾与句子中节拍的长短、速率的快慢相结合,是我国艺术歌曲得以代代传承、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在。
《我爱你中国》的引子部分每个字都用了相对较长时值,充分体现了中国艺术歌曲咬字的规范性所在。字头的清晰与精确、字腹的饱满与延伸以及字尾的完整与归韵,完美地诠释了中国汉字发声字清、腔纯、板正的特点。引子的一开始就明确了整首曲子的中心思想,让演唱者尽情抒发内心的爱国情感,爆发心中热血沸腾的呼喊。
《我爱你中国》的中间段落由起-承-合三个部分构成。
起始部分的“爱”在节奏的重拍上时长占足了两拍。演唱时要加强气息的向外传送,使声音得到一股强烈的推动力,同时融入自己内心的情感。第二句“我爱你”的音高在前一句之上,进一步扩大了音程的关系。这里根据朗诵的语气遵循了旋律谱写的规律,再一次深化了主题。随后音乐进行至“秋日金黄的硕果”音高慢慢下降,为接下来的承接作了铺垫,达到欲扬先抑的效果。
从“我爱你青松气质”这一句起为歌曲的承接部分,此处开始演唱者心中的情感应愈发热烈激昂。“爱”字是整首歌曲的中心,此处所有的“爱”字都位于重拍并且所占时长均是一拍半,占整小节总时值的将近一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旋律的抒发和吟诵的语态是相协调的,如何吟诵决定了在演唱时是否能够正
确掌握作品的情感表达。“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一句将演唱者的内心情感推向了最高点,速度加快的同时情绪愈发激动,在声音和气势上均要有所加强。演唱时嘴型要放松,呈张开状,全部的字尾气息保持不掉,并且带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歌颂并期盼的情绪。
承接段落结束之后先深深地换一口气,随后原速演唱再现的合阶段,与开头句相照应。“歌儿献给你”就像平时我们说话似的,首先吐字要清楚,其次语态要坚定。接下来的“我的母亲,我的祖国”一句语气总体平缓温和,特别注意“亲”字必须深情款款并且微微延长,收 n的尾音。整个承接部分的小连线要唱得圆滑,所有“爱”字发声要清晰,并且保持好字腹a的嘴型。语言是由字拼接而组成的,怎样解决好语言中字与字间的联系,是歌曲演唱中不容轻视的要素。
全曲的尾声是对主题意犹未尽的补充。通过两个感叹词“啊”的抒发,歌曲旋律缓缓上行,嘴角自然放松,保持嘴型,语气坚定。随后情绪愈发激昂热烈,将歌曲带入最高潮。最后一句处于高音区的“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倾注了海外华侨对祖国的热爱,与歌曲开头的引子部分形成了首尾呼应。
歌唱是语言的扩大与延伸,中国歌曲极为注重咬字、吐字的清晰精准,并将它放在了歌唱技巧的重要地位,只有做到“以字行腔、以字传情、腔随字走、字正腔圆”才能使作品的情感抒发更到位,从而引发欣赏者产生情感共鸣的艺术力量。
(二)声乐技巧的运用
《我爱你中国》引子部分的演唱给人以亲近的感觉,同时又要营造一种庄重的氛围。将歌曲的音乐主题鲜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演唱者在开口以前必须先进入状态,一
发声就要让观众走进这首歌曲的特定意境当中。
“百”字是整首作品的第一个音,所以唱好“百”字尤为关键。在发声之前转动气息的轮子,首先寻上下连贯的感觉。注意“百”的字腹a要竖直打开、咬字圆润,字尾i要收得干净利落,体现出语言的韵律美。同一个字上跨
Northern Music  7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