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经典测试题及解析(1)
一、选择题
1.通常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以通胀率正负划分的,如果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小于1或者是连续下降,则表明有轻微通货紧缩趋势。2015年6月份,我国CPI总水平同比上涨1.4%,连续5个月处于“1时代”。持续低迷的物价指数令市场对通缩风险的担忧情绪有所上升,人们期盼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齐上场。这说明
A.CPI跌破"1时代"表明我国已发生通货紧缩
B.国家可以实施减税和减少国债的财政政策
C.通货紧缩会恶化经济下行趋势,但对消费者有利
D.国家可以实施降息降准的稳健货币政策
2.下列对纸币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纸币在流通中替代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B.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随意决定发行数量
C.纸币发行量过少会引起物价上涨
D.制造犯法,使用不受法律制裁
3.流通中的纸币量与实际需要的纸币量不协调,会导致        (  )
A.通货膨胀    B.通货紧缩
C.钱不值钱    D.经济波动,影响人民生活
4.下列有关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不利,通货紧缩有利
B.通货膨胀时,物价必上涨
C.通货膨胀时,经济发展减缓
D.物价上涨时,必是通货膨胀
5.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物价总水平也出现下行。有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正在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特征。下列对于通货紧缩认识正确的是
A.产能过剩——供给不足——纸币升值——物价下降
B.物价下降——生产成本降低——更新设备——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C.供过于求——生产要素流动放缓——贷款减少——经济衰退
D.纸币升值——购买力上升——加快还贷——拉动消费
6.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共同点是( 
A.都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B.都是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C.都表现为物价的上下变动
D.都是由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严重不相符所引起
7.之所以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是因为两者都(   
①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②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就业压力增大 
③导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 
④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8.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二者都会(    )
A.使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    B.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
C.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D.造成货币不断升值
9.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100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0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待售商品数量增加20%,货币流通速度提高20%,供应货币25万亿元。如果其他条件不变,
则该国物价水平(  )
A.上涨25%    B.上涨20%    C.下降20%    D.下降25%
10.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以下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手段和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序号
政策名称
手段1
手段2
目的
扩张性财政政策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减少税收
刺激总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增长
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少货币供应量
提高存贷款基推利率
抑制总需求,给经济降温
扩张性货币政策
增加货币供应量
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
刺激总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增长
紧缩性货币政策
减少信贷
增加税收
抑制总需求,给经济降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通货紧缩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
A.物价持续下降,纸币贬值
B.物价持续下降,纸币升值
C.物价持续上涨,纸币贬值
D.物价持续上涨,纸币升值
12.2009年11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6%,由负转正。有专家发出了通胀预警。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发生时
①物价上涨    ②居民购买力提高
③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外汇汇率升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500亿元,货币平均流通5次;假如该国政府当年实际货币供应量为360亿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这会导致(  )
①通货膨胀 ②通货紧缩 ③货币升值 ④货币贬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全国货币金银工作会议指出,稳步推进央行研发。是国家法定的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货币形态。其结算、存储等环节都可以在没有人工核准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并保存所有路径信息。的推出(  )
①在信息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实现金融数字化,有利于提升交易活动的便捷性
②伴随着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变革,优化支付体系,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③丰富和完善货币的职能,有利于人民币“走出去”
④有利于降低货币供给、流通的成本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据苏州市价格监测中心调研发现,今年1﹣8月,市区监测的10个蔬菜品种,较去年同期上涨8.77%,今年供应苏州市场的主要蔬菜产地汛期水灾严重,导致当期的蔬菜较去年同期减产90%左右。材料表明导致苏州市区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A.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的必然结果
B.纸币的发行量,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少于实际需要量
C.供求影响价格,蔬菜产地的自然灾害导致蔬菜供应量减少
D.价格决定价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消费品成本提高
16.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降准A.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    B.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
C.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    D.工薪阶层处于有利的地位
17.为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
①物价持续上涨,纸币持续贬值
②纸币发行量超过上一年的发行量
③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④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8.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中常见的经济现象。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是看
A.货币供应量是否过多,物价是否持续下跌
B.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与商品的价值量是否变大
C.物价是否上涨与经济是否快速增长
D.货币供应量是否过多,物价是否持续攀升
19.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是一种疾病,一种危险的有时甚至会致命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制止会摧毁整个社会。这是因为通货膨胀(  )
①会引起物价上涨                  
②会引起物价下跌 
③会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④会使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这是因为
A.纸币过少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B.纸币过多会引起纸币升值,物价下跌
C.纸币是货币符号,有使用价值也有价值    D.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1.防止经济生活中出现过高通货膨胀是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发生通货膨胀时通常不会出现
A.商品普遍滞销    B.正常的生产流通秩序被扰乱
C.居民纷纷抢购消费品    D.物价全面持续上涨
22.某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10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等于原来________元的购买力。在这个时间段,该国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
A.2.4 物价下跌    B.0.6 物价上涨
C.0.2 物价上涨    D.1.2 物价持续下跌
23.假定某国2016年市场上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4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4次,且这些
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那么该国这一年应发纸币多少?如果该国当年发行纸币2000亿元所导致的经济现象是什么?(  )
A.1000亿    纸币购买力提高
B.1000亿    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C.2000亿    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
D.4000亿    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24.如图所示,假如“企业”代表社会总供给,“公众”代表社会需求,“进水口”代表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出水口”代表公众储蓄。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企业”>“公众”时,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减少“出水口”水量,扩大消费需求
B.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加有效供给
C.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实现“企业”和“公众”总量平衡
D.从“进水口”减少水量,缩小生产规模,保持管道中流量的稳定
25.假设在一年里全社会待售商品为5000亿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________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这时的1元钱在实际购买中相当于________元,这会引起_______。
A.8000、0.5、纸币贬值
B.4000、0.25、纸币的实际购买力降低
C.2000、3、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提高
D.16000、2、通货膨胀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面对通货紧缩时,需要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可见,材料中,持续低迷的物价指数令市场对通缩风险的担忧情绪有所上升,人们期盼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齐上场,这说明说明国家可以实施降息降准的稳健货币政策,以增加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刺激社会总需求,故D当选;A错误CPI跌破“1时代”,并不表明我国已发生通货紧缩;在通货紧缩时,要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故B错误C错误,通货紧缩会恶化经济下行趋势,但对消费者也不是有利故选D
【点睛】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分:(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