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房地产⾏业背景及发展巨变
本⽂根据“博志成助⼒房企董事长迎春计划,200位房企董事长的赋能之旅”活动,博志成联合创始⼈、G50董事长俱乐部会长、中⼩房企发展导师黄博⽂《2022年地产⾏业预判与中⼩房企发展策略》演讲内容整理⽽成,分为上、下两个篇章。上篇阐述了房地产⾏业背景及发展逻辑变化,下篇阐述了房企如何应对、如何成为⼀枚“良币”,⼤中⼩房企变⾰案例及对策等,对房企在今年及未来⾼质量发展具有很⾼借鉴价值。
本⽂为上篇,下篇《房企如何成为⼀⽀“良币”》近期发布,敬请关注!
2021年房地产⾏业发⽣了重⼤变化,从7⽉份开始出现重⼤拐点,全国⼤部分城市房地产销售出现断崖式下滑,直到今天⼤部分城市还处于冰封状态,只有少部分城市有所转暖。中国⼈民银⾏、发改委、住建部等部门促进房地产转暖的政策在逐步出台,包括⼀些地⽅政府也出台了⼀些⽚段式或者是点上的政策,来促进预期稳定和向上。降准
需要注意的是,从政策出台到真正发挥作⽤,会有⼀到两个季度的时间差。去年7⽉份市场突然断崖式下滑,也是去年上半年密集出台的各种政策显效的结果,才会导致7⽉份突然爆冷。上涨也是如此,市场反应跟政策出台时间⾄少有⼀到两个季度的时间差,甚⾄有⼀些城市要三个季度甚⾄⼀年。预计2022年⼀⼆季度交叉时,会有三分之⼀的城市会见到明显的市场好转,还有三分之⼀的城市有可能要到⼆三季度
交叉时才能看到市场的好转,另外三分之⼀的城市有可能要到三四季度才会有明显好转。
基于这个判断,就倒逼房地产企业要重新去思考和拿地、销售、供货三⼤节奏的排布和匹配,特别是节奏匹配,如果这三⼤节奏匹配出了问题,⽐如投资节奏跟不上销售节奏就浪费了机会;销售节奏跟不上投资节奏,就会导致存货积压、现⾦流吃紧;供货节奏脱节也会出问题。三⼤节奏怎么匹配就构成了房地产企业年度整体的经营策略。单年的经营策略、明年后年的策略要联动起来,以及推⾄未来5年间就构成了五年战略,再推⾄⼗五五、⼗六五期间,三个五年规划串起来就构成公司中长期发展的⽅向和⽬标。
⼀家房企未来到底能⽣存多长时间、怎么个活法、活成什么状态,这⼀系列问题都是需要⽼板、董事长去认真去思考的。董事长的责任就是要预判⾏业,思考企业发展的节奏跟⾏业发展的态势是否⽆缝匹配,匹配反了就会出问题,匹配对了就会共振和共鸣、事半功倍,这就是董事长的主要责任或者第⼀责任;第⼆责任是怎么带领团队去实现战略⽬标,最终实现美好的理想。
01
⾏业背景研判
背景⼀:宏观经济背景
2021年12⽉召开的中央经济⼯作会议已经提出中央对宏观经济的基本判断,包括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会议明确指出了中国宏观经济⾯临的三重压⼒,第⼀重是需求收缩,不仅指房地产⾏业,⽽是整个宏观经济,各种包括⽣产需求、消费需求是在收缩的;第⼆重是供给冲击,包括供应链带来的⼤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导致的供给冲击;第三重是预期转弱,如7⽉份以来⽼百姓购房意愿在减弱等。
基于这个判断,中央经济⼯作会议提出了应对策略。⾸先是要把⼯作重⼼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上来,要聚精会神地去贯彻执⾏。这个提法最早出现在⼏⼗年前刚刚改⾰开放的⼗⼀届三中全会上,这次中央经济⼯作会重新提出来,意义重⼤,意味着宏观经济下⾏趋势带来的压⼒很⼤,所以要清楚地强调⼯作重⼼,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换句话说就是发展是硬道理,要有合理的增速、要⾼质量发展,并且强调各级党组织、政府要认真贯彻执⾏。
这次中央经济⼯作会议开宗明义说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先要稳得住,在三种压⼒下要稳住,还要合理增速和⾼质量发展。2022年国家要以美好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来迎接⼆⼗⼤的召开,因此在财政、货币以及⼀些重要的产业政策上都会⽀撑这个意图,从这个⾓度说2022年也应该是⼀个美好的年份,是政策友好年,会带来投资、发展的机会。
从财政、货币政策来看,也可以清晰判断2022年甚⾄2023年会是政策友好年。从财政政策来看,会议公告材料⾥提到要加⼤财政⽀出的强度、加快⽀出的进度,这是很少见的⼀个说法,意味着政府认为
过去财政⽀出的强度、进度是不够的,要求各级地⽅政府要多花钱、早花钱、快花钱,要造福于百姓,提⾼百姓的收⼊。
百姓消费包括房地产消费,因此提⾼消费意愿和能⼒对房地产消费意义重⼤。货币政策要求要适度合理充裕,逆周期调节,要提前形成实物量,意味着货币政策会更宽松,今年降准降息是⼤概率事件,并且有可能是多次。货币之⽔放出来之后,虽然会引导进⼊战略新兴产业,但总有⼀部分会进⼊房地产⾏业,适度充裕的货币,会增加就业和居民收⼊,本质上相当于间接进⼊房地产消费领域,对房地产企业来说是机会,如果企业的融资体系、融资能⼒⾜够强,总能分到蛋糕。
从房地产产业政策上来看,最近明显看得到各地政策在适度宽松,向有利于⾏业良性循环、⾼质量发展的⽅向发⼒,甚⾄有些政策是在为过去的政策做纠偏。所以从政策的⾓度已经看得到端倪和迹象,并且已经有⼀些在落地。
背景⼆:中央经济⼯作会议为房地产定调
这次中央经济⼯作会议为房地产⾏业做了基本定调,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两个主基调依然是在强化,意味着政策的基本逻辑不会变。政策意图是不希望房地产⾏业暴涨暴跌,暴涨暴跌都会导致⾏业⾮良性循环,要确保地产⾏业健康发展,⾼质量发展需要良性循环,从正⾯理解就是定⼼丸。会议还从如下七个⽅⾯对房地产⾏业进⾏了规范和定调:
1. 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从去年7⽉份以来,⼤部分城市出现销售断崖式下滑,本质是市场预期出了问题,中央不允许这种情况在2022年持续下去,所以要引导⽼百姓的购房预期,引导房地产企业拿地的预期,引导房地产⾏业⾼质量发展的预期,引导⾏业要回归到正轨和良性的状态。对企业、⾏业来讲是利好。
2. 租购并举、长租房、保障房
这是未来⼀个重要的领域,尤其是对⼀些国有企业和⼤型企业来说,这些领域是有机会的。对⼀些中⼩民营企业以及⼀些低能级的城市来说,租房跟保障房业务是有难度的,需要进⼀步去判断。
3. ⽀持商品房市场满⾜合理住房需求
满⾜合理住房需求⽤了“⽀持”两个字,是这么多年来各种会议上没有⽤过的词,所以从这个⾓度来看中央也是希望房地产⾏业良性发展。
4. 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良性发展指的是房地产⾏业要能够良性循环起来。各个地⽅政府要不断调节政策,促使企业愿意去拿地,⽼百姓愿意买房,促进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从这个⾓度讲,中央经济⼯作是告诉企业不要躺平、要去发展,⾏业要努⼒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5. 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
强调质量,强调要科学规划有序投资,避免盲⽬去发展。
6. 全⾯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是在县和地级市,对以县和地级市为主战场的开发商们来说乡村振兴是机会。乡村振兴有独特的模式,如果房企有能⼒把模式变成发展商机,将会拓展出很⼤的发展空间。
7. 压实企业⾃救主体责任
房企出问题不要指望别⼈来救,要有⾃救的能⼒和责任意识。房企不能再疯狂地去发展,不顾风险单纯靠外部资源⾼杠杆来驱动。这是引导房企在发展过程中要兼顾风险,意味着要⾼质量发展。
背景三:央⾏、住建部、发改委、地⽅政府等发声
央⾏、发改委还有⼀些地⽅政府都在建⽴信⼼。央⾏某副⾏长在2021年⾦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说的⼀段话很有代表性“把货币政策⼯具箱开得再⼤⼀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要致⼴⼤⽽尽精微,⾦融部门不但要迎客上门,
性“把货币政策⼯具箱开得再⼤⼀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要致⼴⼤⽽尽精微,⾦融部门不但要迎客上门,还要主动出击。现在虽然是年初,但⼀年的时间很短,⼀年之计在于春,所以我们要抓紧做事,前瞻操作,⾛在市场曲线的前⾯。”意思是要求各商业银⾏、⾦融机构要主动出击,去了解企业的诉求,能⽀持就⽀持,意味着⾦融环境会适度⽐过往两年宽松,在这个环境下企业能否做到融资创新去对接这种宽松的环境,就是事在⼈为了,所以企业要有能⼒去研究⾦融、货币市场的变化,要有融资创新的能⼒去对接。
02
⾏业发展巨变
1、⾏业逻辑判断
从以上三个⽅⾯解读的房地产⾏业背景可以看出,2022年乃⾄于未来两三年对房地产⾏业应该是政策友好年、发展友好年、投资机会年,也是合作的友好年。具体到2022年来说,跟2021年相⽐可能是完全相反,预计是上半年冷下半年逐渐转热的态势,⾏业总量不会⽐去年低,甚⾄会超过去年10%到15%左右,有可能摸⾼到19万多亿,乐观估计可能会到20万亿。
⾏业将进⼊良币驱逐劣币的新阶段,逐步企稳向好发展,呈现出“三低⼀⾼”的特点,即低增长、低利润
、低容错、⾼风险。每⼀个城市都是责任主体,不同城市的政策也不⼀样,市场冷热转换的节奏也不⼀样,要能够去判断城市市场的分化,包括季度与季度之间的快速波动、动能的快速转换。
以往的经营逻辑也将发⽣重⼤变化。房企要对城市深度研究,预判市场状况,倒逼投资、供货节奏以及定价策略,这就是年度的经营策略、运营模式的变化。企业必须有能⼒去应对时冷时热的⾏业状态,不能太僵化,经营体系、运营体系、管理体系、业务逻辑要有⼀定的弹性和快速转换的应变能⼒,才能适应未来的变化。
2、企业逻辑巨变
1. “以融定投”逐渐转向“以销定投”
⾏业单边上扬的时代渐⾏渐远,以融定投逐渐转向以销定投。除了⾏业形势以外,企业的销售能⼒、销售节奏决定了要以销定投,能不能拿地和什么时候拿地是由销售决定的。
2. “外部驱动”逐渐转向“内部驱动”
过去主要是靠外部驱动,⽐如⾼杠杆是典型的外部驱动,未来要靠内部驱动。成为良币需要企业内功来启动,靠体系机制能⼒、掌握的资源去驱动。
3. “增本提质”逐渐转向“降本提质”
过去为了提⾼质量和竞争⼒,多花钱把质量做好是增本提质,现在要降本提质,在这个基础上质量还要提升才会增效。降本提质是当下的经营法则,也是未来的经营法则。
4. “产品导向”逐渐转向“客户导向”
要真正重视客研⼯作。⽬前80%以上的房企都没有客研部门,或者仅在市场部⾥⾯安排⼀个岗位兼职在做这个事,对客研的价值认知不⾜,是会带来损失的。
5. 管理的“⽼三化”逐渐转向“新三化”
⽼三化“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管理需求,要转向“精益化、敏捷化、弹性化”的新三化。
6. 所谓的“⼤运营”套路逐渐变成了经营的阻⼒
⾏业发⽣了巨⼤变化,企业要主动去改造发展逻辑和机制,努⼒把⾃⼰变成⼀只良币,否则未来再好的⾏业环境企业也⽆⼒去把握。
关注营销操盘⼿成长
新时期房地产营销⼈必修课全能营销操盘⼿60天成长计划重磅推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