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均近10%的持续高增长,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呈现逐级放缓的态势,2003年至2007年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增长7.8%2013年增长7.7%2014年增长7.4%,今年上半年增长7%。。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即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同时,世界主要经济体整体疲弱,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呢?
一、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四个“没有变”
20157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总书记就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作出四个“没有变”的科学归纳。这四个“没有变”是: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那么,四个“没有变”具有怎样的深刻内涵呢?
  1、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7%。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8%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夏粮产量达到2821亿斤,比上年增产89亿斤,增长3.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比经济增速高0.6个百分点。我国经济仍然处在适度较快的发展区间,同时也是根据我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主动调控的结果,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我们应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在目前世界上仍属较高增长水平。伴随着7%经济增长率的是物价、就业基本稳定,居民收入增长略高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缓解资源环境和物价上涨压力,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由此显示,中国经济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大格局。
降准
从国内看,7%的增速在改革以来的增长史中不是最低,而属于“中高速”,虽然与前36年年均10%的“高速”相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但是比只有“周期性调整”而无“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
调整重叠”的19891990年年均不足4%高出了3个百分点。尤其是,在经济规模按不变价格计算今年上半年比15年前同期扩大了60倍左右的基础上,实现一个百分点增速的经济内涵容量要比以往大得多。
从国际看,7%增速虽然略逊于处于规模小、基数低发展阶段的印度经济(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均为中国的1/5)的增速,但是远超世界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增速。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和7月的预测,中国经济今年增速大约是发达经济体(2.1%)的3.2倍,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4.2%)的1.6倍,其中是美国(2.5%)的2.7倍、欧元区(1.5%)的4.5倍和日本(0.8%)的8.5倍。如果按7%测算,今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是最高的,其对世界的“中高”意义和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2、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
经济韧性好是因为经过改革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较为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形成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潜力足是因为我国经济有着庞大的内需市场和投资前景,在外部环境持续疲软情况下,内需将继续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回旋空间大是由中国人口众多、地域面积广、区域差异大、消费层次多等因素决定
的。
3、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
一是新型经济彰显市场动力,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仍处于加快发展过程之中,并与信息化高度融合,创造出新动力。二是国家战略增添市场活力,“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进,将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全面布局,实现区域经济高层次、高起点开放发展。三是创新驱动激发市场潜力,我国经济正由劳动力、资本、资源三大要素投入,转变为创新驱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另外,政策措施效果进一步显现,从降准降息到减税降负,从“互联网+”到“中国制造2025”,上半年一系列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政策相继出台,经济稳增长效应明显。
4、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成效明显。从三大产业分析,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从需求结构分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提升,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比上年同期提高5.7
百分点;从行业成长分析,像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铁路机车增长速度有的在翻倍,有的是在50%以上。由此可见,产业转型、结构优化、层次提升,都将使中国经济持续保持稳中求进的态势。
201599日,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接受世界顶级商界大佬采访时用八个字评价中国经济:形有波动,势仍看好 李克强指出:“只要有比较充分的就业,与GDP同步增长的居民收入和不断改善的环境,这样的发展速度是我们能够接受的。反过来讲,我们上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1%左右,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在700万以上,这反过来证明了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关于经济增长的动力,李克强指出:“可以说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就是我们在致力推动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双创,去年以来,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10000家以上,而且我们的经济结构也在发生着向好的变化。比如说消费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60%,服务业比重接近50%,高技术产业增速超过10%。这些新的变化是我们努力推动并乐于看到的。”
关于经济波动,李克强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可以说是缓中趋稳,一方面稳中向好,但另一方面稳中也有难。因为我们正在努力推进以结构性改革带动结构性调整。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发展动能转换,一些经济指标在月度、季度间发生波动,是难免的。不仅今年有,去年、前年都有,但经济仍然处于合理区间。”
94日至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和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会上,楼继伟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状况仍在预期之内。首先,中国过去依靠政策刺激取得了9%10%的增速。但这是不可持续的,也超出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并导致产能过剩和库存大量增加,必须逐步消化产能和去库存,这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同时,今后5年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包括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也要在2020年前完成。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将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更多依靠消费拉动,这将是一个艰难的调整过程。其次,中国经济周期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普遍启动了去杠杆进程,但中国则从2009年到2010年开始了快速的杠杆化,并实现了10%左右的经济增速,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50%以上。目前中国也进入了去杠杆阶段,经济增速降至7%左右。但即使这样,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达到30%左右。
楼继伟表示,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经济也出现一些可喜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率超过了投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了工业;贸易顺差占GDP比重有所下降,国际收支更加平衡;上半年新增就业700万以上,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预计全年中央财政支出增速在10%左右,高于年初预算财政收入7%左右的增速。中国正通过提高特定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等方法弥补财政缺口,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支持推进结构性改革。
楼继伟强调,中国政府不会特别在意季度性的短期经济波动,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定力。中国经济最大潜力在于改革。在人口红利消失、资本回报率下降的背景下,中国政府着力推动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改革红利对冲人口红利的消失,使经济增长保持在7%左右。总之,中国正按照既定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和开放。
二、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国内国际因素的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下滑,不仅有国内的原因,还有国际原因。
1、国际因素: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不确定性有增无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主要经济体虽然纷纷采取措施来“救市”,但是迄今为
止,全球经济并未走出危机的阴影。从发达经济体来看,美国通过滥用印钞权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成为发达经济体中表现最好的一个,但随着加息时点渐近,后期走势有待观察。欧元区在欧洲央行量化宽松政策的支持下,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但希腊债务危机仍是影响其持续复苏的隐患。日本经济在安培经济学的强力刺激下虽然走出了通缩,但增长态势疲弱。新兴经济体受美元走强及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滑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近期,世界银行对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增长3.0%下调到2.8%。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由此导致国际贸易总体低迷。根据世贸组织统计,2012—2014年,国际贸易量增速连续3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2015年一季度,全球贸易量仅增长0.7%。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贸易难以独善其身,出口压力不断加大。“天下尽秋,一室难为春”。上半年我国出口仅增长0.9%,完成全年目标难度较大。
2、国内因素:我国结构调整的阵痛仍在持续,新旧动力转换尚未完成,产业、地区、行业分化明显。
1)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
主要是传统行业多年积累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在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
条件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连续40个月同比下降。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2.8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4.8%,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2)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问题突出
受产品价格下跌、销售放缓、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企业利润增长放缓。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仅增长1.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8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95元,比上年同期上升0.05元;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0.8%,上年同期为增长9.8%
3)局部地区和部分领域稳增长压力加大
在总体偏紧的市场环境下,部分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抗风险能力低,经济出现了持续下滑的状况。部分地方财政增收困难,就业压力也有所加大。例如,上半年,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降幅比一季度扩大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下降9%,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也出现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是转型的阵痛,克服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一个过程。只要我们处理好“稳”与“进”的关系,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的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格局,这些问题可能都不会再是问题。
三、准确把握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
今年以来,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一些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面对“成长中的烦恼”,党中央、国务院未雨绸缪,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多办当前急需又利长远的事,着力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根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