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ncial View | 金融视线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20论LPR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冯宁军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顶山分行 河南平顶山 467000
一、何谓LPR
所谓LPR,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oan Prime Rate)的简称,是指金融机构对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考虑抵押、期限、利率浮动方式和类型等要素,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加减点确定。目前,对社会公布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它是由具有代表性报价行,根据本行对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式的方式报价,由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并公布的基础性的贷款参考利率。这其中有10家全国性银行、2家城商行、2家农商行、2家外资银行、2家民营银行合计18家商业银行参与报价,并经银行间市场发布,为市场提供一个最优贷款利率。
二、改革原因分析
(一)促进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
根据货币银行学理论,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最终由 银行信贷来完成,利率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媒介”。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已经实现市场化,央行的货币政策能很快在货币市场中传导,但许多贷款依然根据存贷款基准利率定价,部分以LPR定价的贷款,也由于LPR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与央行基准贷款利率保持高度相关,导致存贷款利率对市场利率变动不敏感,原LPR形成机制形成的利率计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力。
(二)提升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改革LPR形成机制能有效疏通货币市场利率向贷款市场利率的传导,形成货币市场利率与贷款市场利率在时间和方向上变化的一致性,提升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缓解当前经济环境中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央行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环境下,LPR新形成机制能提高金融机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降准
三、对银行业的影响
(一)促进业务创新,催化经营转型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利差收入将不断缩减。为稳固盈利水平,商业银行
必须在竞争环境中寻求创新突破,研发新的金融产品,拓展新的服务领域,不断寻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商业银行会更加关注市场变化,增强风险意识和
成本意识,更加注重开展低资本依赖性业务,提高中间业务的收入占比,确保经营效益不因利率市场化产生太大的波动。同时,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准自身市场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自有特和核心竞争力,寻求“专业、特、精品”的商业化发展道路,有助于解决同质化经营和不当竞争等问题。
(二)息差面临收窄压力,部分银行或被动提升风险偏好,资产投放能力强的银行有望受益
改革后,两期LPR均有所下调。从宏观经济状况来看,受全球经济下行和贸易摩擦等影响,LPR后续下调的可能性不断加大。而存款基准利率未作同步调整,导致利差收窄。根据央行表态,存款基准利率短期内发生调整的可能性不大,预期利差将大概率继续收窄。但另一方面,短期内大幅下调LPR的可能性也不大。此外,2019年9月16日,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扩大了商业银行的放贷规模,与利差收窄对净息差收入造成的影响形成对冲,维持了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的稳定。因此,总体来看,利差收窄已成趋势,但商业银行的盈利依然稳健。
由于银行存款端定价相对刚性,LPR改革使银行贷款利率下降或导致银行息差承压。息差整体承压,部分银行或提升风险偏好,配置更高收益的资产以弥补息差的缩小,进而带动信用环境宽松。当前环
境下,具有较强风险定价能力、有能力发现优质资产的银行将更有优势。商业银行对优质资产、优质业务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资产荒”将成为普遍现象。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相对审慎,资质较好的大中型企业是各家商业银行竞相 追逐的对象。但该类客户议价能力较强,融资渠道多元,商业银行只能通 过不断让利的方式在竞争中争取主动,信贷资产收益率面临持续下降。因此,对商业银行而言,“资产荒”的本质并不是市场上不存在资产,而是市场上资产收益率的下降快于自身负债成本下降,获取能够覆盖负债成 本的优质资产愈发困难。如何挖掘风险加权后收益较高的资产将成为各家商业银行资产方的核心竞争点。
(三)新旧贷款利率基准的转换过程中,客观上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控难度
第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定价基准的不同将增加商业银行的基准风险。随着LPR的推广应用,商业银行资产方基本已实现市场化定价,而负债方仍然存在定价相对刚性、“易上难下”的存款利
摘要:2019年8月17日,央行宣布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贷款利率市场改革完成关键一公里。中小城商行作为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同业竞争,业务经营模式和产品利率定价也将面临重大变革。本文重点研究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对银行经营模式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LPR;商业银行;影响;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0)29-0120-02
Financial View
金融视线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121
率,在事实上盯住相对固定的存款基准利率,商业银行利差存在较大波动性。第二,本次LPR改革采取“新老划断”原则,商业银行存量的、以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的中长期贷款,在实质上相当于固定利率贷款,这虽然在利率下行期有助于保护利差,但客观上扩大了商业银行的期限错配程度,增加了未来利率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调整的难度。第三,新旧贷款利率基准定价水平差异将引起贷款客户提前还款行为的变化,商业银行面临客户提前还款行为带来的期权性风险。
(四)“以价补量”的吸存模式不可持续,商业银行“吸存难、吸存贵”,综合负债成本上升压力凸显
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以存款为主,但近年来,商业银行存款在增速持续放缓的同时,也呈现出结构性变化,表现为一般性存款增长缓慢,高成本存款增长迅速,存款由低成本向高成本的搬家现象日趋明显,商业银行的综合负债成本不断攀升。单纯地用“以价补量”的策略进行业务营销,在短期内确实可以迅速做大存款规模,但从长期看并不利于提高客户粘性,甚至会形成成本不断攀升的恶性循环,为后续经营埋下隐患。对于“存款立行”的战略性意义,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周全考量。
四、对银行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在金融供给侧改革和日益强化的监管环境下,商业银行必须摆正态度、明确定位,坚决贯彻国家政策,顾大局方能稳“小局”。高度重视利率定价管理、加快利率市场改革,以金融创新、差异化发展战略来实现转型升级,不断的提高行业竞争。金融行业是服务业,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金融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短期来看,降低贷款利率固然会让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承压,但放眼未来,实体经济的复苏将极大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信贷质量,为商业银行的长足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报价行要健全报价机制,确保报价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各金融机构要抓紧推动LPR运用,尽快实现LPR在贷款定价中的基础地位,同时优化信贷结构,将更多金融资源用于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业、服务业贷款,切实解决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一)需要做好客户教育
对银行做好客户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相比贷款基准利率,LPR 的重要差异是变动调整频率明显提高,这将影响客户对利率的认知,进而影响其行为模式。如果银行能够给客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定价方式,无疑能更好赢得客户。以2020年3~8月存量贷款利率换锚为例,银行完全可以借助本次利率定价机制调整,探索开展产品创新,改善客户体验。一方面,随着LPR的下行,议价能力较强的大企业客户的贷款利率将进一步下降,中小微企业贷款将成为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的重要贡献点。另一方面,随着中央对中小微企业的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日益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长期来看,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贷款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呈下降趋势。因此,坚持普惠金融优先,扩大小微企业信贷规模,是稳定盈利的重要手段,是对未来的长远布局。
(二)控制信用风险,提升风险定价能力
其一,对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新要求。利率包含两个维度:绝对水平和期限结构,在传统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定价机制下,央行直接确定各期限利率,相当大程度上为商业银行直接规避了利率期限定价风险。在LPR定价机制下,目前贷款利率报价分为1年和5年两档,存款基准利率仍在但调整频度将会下降,且与目前存款利率关联匹配程度下降,这些对银行账户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新要
求。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将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风险筛选与定价能力不强的银行尤其需要控制信用风险。如今,利率市
场化政策在倒逼银行提升风险偏好,压低贷款利率。在这种状况下,不宜为了维持扩大利差,冒进行事。建议以守为攻,深挖客户融资需求,发挥地区信息优势,强化本地壁垒优势,稳扎稳打,提升自身风险定价能力。
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审慎规范合同文本,防范控制法律风险。新LPR主要适用于新增贷款,存量贷款利率仍按原合同约定执行。初步看,此次主要涉及合同中关于利息计算规则条款的调整。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信贷资产内控管理及合规审查,重点关注合同条款变更带来的法律风险,及时做好客户沟通与解释工作。
(三)开展战略转型
第一,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更应前瞻性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先行一步抢占市场先机。同时,随着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不断丰富,商业银行可以适度借助衍生品规避利率风险,提高利率定价管理能力和水平。近期国债期货市场已经向商业银行开放,目前我国国债期货已经包含2年、5年和10年期品种,再借助银行间市场交易利率互换、利率期权等品种,商业银行应能更好应对利率风险,并借此提高利率报价吸引力和盈利能力。同时商业银行应以金融科技为驱动,加快系统创新升级。改革节奏的不断加快,对商业银行业务系统的改造升级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商业银行应优化定价管理模型,加强利率走势研判。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商业银行
需深入开展客户画像,根据客户资产状况、经营管理能力、创新研发实力、风险水平、业务特征、所在地域以及行业前景等差异,统筹考虑客户综合贡献、市场价格及同业报价等因素,加强对利率定价的差异化和精细化管理。另外,改革后的LPR每月公布一次,其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资金面影响会出现浮动,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加强对利率走势的研究和判断,并通过FTP来有效引导分支机构进行信贷投放,实现收益的稳步增长。
第三,本次LPR改革,自通知下发至执行,含周末在内仅三天的准备期限,时间紧,任务重,只有具备雄厚的金融科技实力,才能确保系统升级与改革节奏同频同步。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夯实金融科技基础,以科技力量驱动系统创新升级,方能在改革中与时俱进、永立潮头。
五、结语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推进的过程,本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不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充分认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金融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充分认识到改革中带来的挑战,在业务发展中银行必须不断提高利率定价能力,最大限度实现风险和盈利平衡,保持各
项业务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礼军.LPR改革对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的影响[J].中国银行业,2019(11):58-59.
[2]梁少锋.LPR改革与货币政策传导——基于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角度[J].金融市场研究,2019(12):18-24.
作者简介:
冯宁军,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平顶山分行住房金融业务部,总经理,经济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