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课⽂由《亡⽺补牢》和《揠苗助长》两篇我国古代寓⾔组成,分别说明了⼀个深刻的道理。《亡⽺补牢》讲的是⼀位养⽺⼈修⽺圈的故事,说明了做了错事,认真改正,为时不晚;《揠苗助长》讲的是有个⼈为了让秧苗长得快⼀点,⽽把秧苗拔⾼的故事,说明了做事不顾规律,急于求成,会把事情办坏。故事短⼩,语⾔浅⽩,道理易懂,适合⼆年级学⽣阅读学习。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
教学⽬标
【知识技能】
1.认识10个⽣字,会写8个字。
2.能分⾓⾊朗读课⽂,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过程与⽅法】
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内容,体会寓⾔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育学⽣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理,做事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懂得应该听取他⼈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语⾔故事,体会其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揭⽰的含义
第⼀课时
(⼀)导⼊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起来学习第12课《寓⾔两则》。板书,提醒
谁想展⽰⼀下你的预习作业,教⼀教⼤伙你昨天已学到的东西。
1.记字形,学写⽣字:疲筋
2.认读⽣字词,理解词义.
yù zé jiāo jīn pí mèn
寓⾔两则 焦急 筋疲⼒尽 纳闷
3.读通课⽂
4.按课⽂内容填空
古时候有个⼈,因为想让⾃⼰的⽲苗就把⽲苗结果。告诉我们。
⽣:寓⾔就是⽤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个道理。
(⼆)⾃读⾃悟,理解课⽂内容
1.⾃学要求:
(1)轻声朗读课⽂,读准⽣字新词。标出⾃然段序号。
(2)理解⽂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2.⾃读⾃悟:
(1)这篇课⽂很有意思,咱们试着演⼀演,怎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先咱们就要揣摩⼀下⽂中这个⼈的动作语⽓,把⾃⼰当作这个⼈,来,⾃⼰试着读读课⽂。
(2)把你认为读的的⼀段读给⼩组的⼈听听,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3.指名读⽂
(1)第⼀⾃然段:
A、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为什么这样着急?(巴望⽲苗快点长⾼)巴望刚刚咱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这⼀段中还有那些地⽅表现出他很希望?再读读看。(板书:巴望,着急)
B、指名答
(天天,你能读读这⼀句吗?)亡羊补牢课文
(好像⼀点⼉也没长⾼,到底长⾼了没有?这个⼈为什么觉得⼀点也没有长⾼呢?太着急了,读)
(焦急,转来转去,⾃⾔⾃语),谁再来读?谁上来把这个⼈的着急演⼀演?
C、齐读这⼀段
(2)第⼆⾃然段:
A、你怎么这样读“筋疲⼒尽”呢?(这个⼈太累了)你为什么这样筋疲⼒尽呀?(因为着急⽲苗快点长,这个⼈把⽲苗⼀棵⼀棵往⾼⾥拔)这个⼈真太着急了,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B、虽然这么累,你看看他脸上的表情:⾼兴着呢!怎么呢?(想着⽲苗马上要长⾼,⼼⾥⾼兴)
C、咱们⼀起来读读
(3)第三⾃然段
A、你为什么这样读?(喘⽓,很累)还有哪⾥可以看出这个⼈很累?看来这个⼈累极了,你怎么还笑着读呢?(想着⽲苗马上要长⾼,⼼⾥⾼兴)所以,他虽然累坏了,但还说⾃⼰的⼒⽓“总算”没有⽩
费!认为⾃⼰这么做对极了!
B、你能试着读读吗?
(4)第四⾃然段
A、这么着急的结果是什么?(⽲苗都死了)为什么⽲苗都枯死了(太着急了)
B、如果你是这个农民的邻居,看到这幅情景,你想对他说什么?(⽲苗要慢慢长,急着拔只会坏事)对,⽲苗⽣长都有它⼀定的规律,要慢慢的长,如果咱们不依照他的⽣长规律,急于求成,就会坏事,这——就叫做“揠苗助长”。
C、在我们⽣活中,你见过哪些事就像“揠苗助长”⼀样急性⼦办了坏事呢?(⼩组讨论)
(三)总结寓意。
读了这则寓⾔你们明⽩了什么道理?(这则寓⾔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第⼆课时
(⼀)揭⽰课题,引⼊新课
1.出⽰课题,《亡⽺补牢》这是个成语,让我们⼀起来读⼀遍。(学⽣齐读)
2.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关牲⼝的圈,在课⽂中指⽺圈。
3.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尝试解释)
4.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由回答、提问)
(⼆)初读课⽂,扫除障碍
1.教师范读课⽂,注意听准⽣字的发⾳。
2.⾃由读课⽂,读后把本课的⽣字带词读⼀遍。
3.检查⾃学效果:
(1)选择正确的读⾳
窟窿(kūlóngkūlong)窿(lónglong)
街坊(fāngfang)坊本(fāngfang)
圆圈(quānjuàn)⽺圈(quānjuàn)
钻研(zuānzàun)钻⽯(zuānzuàn)
重点强调:多⾳字在意思上的区分
你是怎样来区分的?指名汇报通过查字典区分多⾳字的不同意思。
(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
“窟窿”都是⽳字头,所以和洞有关。注意“窿”字的“⽣”上⾯有⼀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三)通读课⽂,理解内容
1.本课的⽣字、⽣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你能读课⽂吗?(指名读课⽂)⼤家思考:这篇寓⾔主要写了⼀件什么事?(⽤⼀句话概括)
板书:第⼀次第⼆次
2.⽺是怎样丢的呢?默读课⽂的1—4⾃然段,思考:第⼀次丢⽺是什么原因?第⼆次丢⽺⼜是什么原因?
学⽣结合问题⾃由回答:第⼀次丢⽺是因为⽺圈有个窟窿。
第⼆次丢⽺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圈修补上。
⼩结:那么这部分可以⽤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是怎么会丢了两次⽺。
3.养⽺⼈⼜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怎样呢?让我们⾃由地读⼀读第5⾃然段。
结合朗读,⾃由回答:养⽺⼈后悔了,赶快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
4.练习复述
(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
友情提⽰:我们不能毫⽆根据地随便评价他⼈,对养⽺⼈做出的任何⼀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
(1)⾃由读课⽂,动笔画⼀画。
(2)在⼩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评价
(1)养⽺⼈是个不听劝告的⼈:
A、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的劝告。
他的话应该⽤怎样的语⽓来读?(漫不经⼼,毫不在意,⽆所谓的语⽓)⼤家尝试读⼀读,指名朗读。
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从“赶快”知道街坊很为他着急,感到可惜,读出劝的语⽓)
指名尝试读
分⾓⾊来读对话,体会对话双⽅的不同的⼼情。
B、从第4⾃然段中的两个“⼜”,感觉他这个⼈太⼀意孤⾏了。知道有第⼀次的丢⽺,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导致他⼜有了第⼆次的丢⽺。
这两个“⼜”应该怎样来读?⼤家尝试读第4⾃然段,体会养⽺⼈的可⽓之处。
(2)养⽺⼈是个知错能改的⼈
这个养⽺⼈真是可⽓,那么养⽺⼈就没有⼀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吗?
默读最后⼀段。学⽣发表⾃⼰的看法。
结合学⽣的回答,引导学⽣抓住“后悔”“不该不”想象⼀下养⽺⼈当时后悔的⼼情。尝试读出当时的⼼情。你能把这句话换⼀种说法吗?(改成⼀般陈述句)
抓住“赶快”“结结实实”指导朗读,从这两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养⽺⼈的可贵之处: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且很有信⼼)
养⽺⼈最可贵之处就是他⼼想:“现在修还不晚”,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家⾃由交流。
⼩结:这就是养⽺⼈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的代价。但是,当⼀旦发现错误后,
他能及时地去改正。想象⼀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责中,总是认为晚了,那么想象⼀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只要有信⼼,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的⽣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学⽣结合⾃⼰或他⼈的事例,⾃由谈)
3.养⽺⼈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到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如果你是养⽺⼈,你现在的⼼情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家说呢?(奉劝⼤家,不要像我这样,不听他⼈的劝告,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我们要虚⼼接受他⼈的劝告,发现问题及时地改正。更要记住,只要想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亡⽺补牢”这个成语还有后半句,你能根据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亡⽺补牢,未为迟也)
(五)明确寓意,指导实际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亡⽺补牢》,你都明⽩了什么道理?(做错事,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
篇⼆
教科书分析:
1.课⽂由《亡⽺补牢》和《揠苗助长》两篇我国古代寓⾔组成,分别说明了⼀个深刻的道理。《亡⽺补牢》讲的是⼀位养⽺⼈修⽺圈的故事,说明了做了错事,认真改正,为时不晚;《揠苗助长》讲的是有个⼈为了让秧苗长得快⼀点,⽽把秧苗拔⾼的故事,说明了做事不顾规律,急于求成,会把事情办坏。故事短⼩,语⾔浅⽩,道理易懂,适合⼆年级学⽣阅读学习。
2.本课是⼆年级下学期的课⽂,学习语⾔运⽤的任务⽐相对重了,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个课标要求没有变;⽽且,由于课⽂数量的减少,课⽂的识字写字量有所加重。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等的合理分配,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课后练习题:“说说‘亡⽺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体现了阅读理解——概括抽象的逻辑训练过程,是⼀个难点。要做好任务分析,以安排教学环节,帮助学⽣突破难点达标。
4.课后练习题:“读⼀读,说说每组的句⼦有什么不同。”不是要求掌握“赶紧”“焦急”两个词语的意思,⽽是在具体语境中体会状语表情达意的效果,体会如何在句⼦中写具体些的表达要求。
5.课⽂只有⼀幅插图,⽽插图仅仅呈现《亡⽺补牢》故事发⽣的⼀个具体情境,对借助插图阅读帮助不⼤,体现了向第⼆学段阅读学习的过渡,因此,利⽤寓⾔故事的题⽬梳理故事的条理以了解故事内容,就成为重要的教学策略。
6.课后选做题是提供给学有余⼒的学⽣学习的,本设计不涉及。
学情分析:
1.寓⾔的学习对于学⽣⽽⾔,不是⽩纸⼀张,在⼆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已经学习了《坐井观天》等三篇寓⾔,这是学习这篇课⽂的有利条件。但“寓⾔”⼀词是新知,要在适当的环节向学⽣讲授。
2.课后练习题:“说说‘亡⽺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属于概括抽象思维训练,⽽概括思维是⼆年级学⽣正在开始发展的阶段,因此是⼀个难点,要注意⽬标⽔平的把握,不宜要求学⽣能像成⼈或成语词典那样⾼度概括,学⽣能有根有据对这两个故事的事或⼈物谈⾃⼰的感受和想法能与成语的意思相同,就可以视作达标了。
教学⽬标:
1.借助汉语拼⾳,能正确流利朗读课⽂。
2.图⽂结合和结合⽣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内容,能根据有关语句说说对“亡⽺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寓⾔的感受想法;说说“亡⽺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说感受想法的⽬标,是根据课标的⽬标与内容制定的。)
3.能正确认读“寓”等15个⽣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亡”等8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字格的位置,努⼒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能正确读写“亡⽺补牢”等4个词语。
5.通过与课⽂相关的两组句⼦⽐较,进⼀步认识状语的表情达意作⽤。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
2.能正确认读“寓”等15个⽣字新词,正确读写“亡”等8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字格的位置,努⼒做到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正确;正确读写“亡⽺补牢”等4个词语。
教学难点:
1.图⽂结合和结合⽣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内容,能根据有关语句说说对“亡⽺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寓⾔的感受想法;说说“亡⽺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2.通过与课⽂相关的两组句⼦⽐较,进⼀步认识状语的表情达意作⽤。
教学准备:
教师:“寓”等15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和词卡(字卡不注⾳,词卡会认读的字注⾳。),“亡”等8个会写字的⽥字格字卡;课⽂教学PPT。
学⽣:每⼈⼀套“寓”等15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班级的组织形式进⾏交流汇报,以获取学⽣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指导达标。)
⼀、激趣导⼊,释题,明确主要教学⽬标。
导语: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习过的课⽂《坐井观天》吗?谁能讲讲这个⼩故事?(指名讲故事)谁还记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呢?(指名回答)。同学们记性真好。在《坐井观天》那个学习单元⾥,我们⼀共学习了三个⼩故事,明⽩了三个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与上学期学习的相同,都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并且,我们还给这⼀类课⽂起了⼀个名字,叫什么呢?请看⽼师板书课题。
1.⽼师板书题⽬:12寓⾔⼆则(“寓”和“则”注⾳。)
2.出⽰任务:⾃⼰借助拼⾳读准题⽬。
3.反馈指导:指名读“寓”“则”字后读题⽬;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你们能猜出这⼀类讲故事明道理的课⽂叫什么名字吗?(预设:名字叫做寓⾔。)同学们真聪明。对了,讲述⼀个短⼩的故事说明⼀个道理,这样的故事我们就叫它们为“寓⾔”。那么,根据题⽬,你们知道课⽂要给我们讲多少个的寓⾔故事呢?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指名回答。预设:课⽂要讲两个寓⾔故事,“⼆则”告诉我们的。)课⽂讲的是哪两个故事?请看⽼师把它们的题⽬写出来。
1.⽼师板书题⽬:亡⽺补牢揠苗助长(“亡”“牢”和“揠”注⾳。)
2.出⽰任务:⾃⼰借助拼⾳读准题⽬。
3.反馈指导:指名读“亡”“牢”和“揠”字后读题⽬;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导语:“亡⽺补牢”和“揠苗助长”中的“亡”“牢”和“揠”是什么意思?题⽬⼜是什么意思?这两个寓⾔故事要说明的是什么道理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字新词,把课⽂读准确通顺了,结合⽣活实际了解了课⽂内容,就能知道了。
⼆、学习朗读课⽂,学习会认的字。
(⼀)尝试朗读课⽂,学习会认的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