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8分)
1.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本练习册厚约10( 毫米 ) 一张桌子高约7( 分米 )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米德每天看书30( 分钟 ) 卡尔每天学习5( 小时 )
2. 45里面有( 9 )个5,45里面最多有( 7 )个6。
3. 18个十是( 180 ),10个百是( 1000 )。
4. 35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到( 5 )个,还剩下( 5 )个。
5. 夜晚北斗七星出现在北方,米德背向北斗七星,他的左面是( 东面 ),右
面是( 西面 )。
6. 与北相对的是( 南 ),与西北相对的是( 东南 );吹东北风时红旗向
( 西南 )飘。
7. 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7,十位上是5,其余数位上的数是0,这个数写作
( 7050 ),读作( 七千零五十 )。
8. 时针从12走到5是( 5时 ),分针从5走到12是( 35分 )。
9. 在○里填上“>”“<”或“=”。
1时15分○75分 120分○2时30分 30分○30秒
= < >
7856○7865 2754○4582 1025○985
< < >
10.( )÷9=8……( ),余数最小时,被除数是( 73 );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80 )。
11. 有一些铅笔按照3红2蓝2黑的顺序排列,第32支铅笔是( 蓝 )。
二、明辨是非。(错的画“×”,对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 一个数除以4,如果有余数,那么余数可能是1、2、3、4。 ( × )
2. 7005 读作:七千零5。( × )
3. 与西南相对的是东南。( × )
4.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比除数小。( √ )
5. 一个四位数减一个三位数,可能得一个三位数,也可能得一个四位数。( √ )
三、快乐ABC。(每题2分,共12分)
1. 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相差( B )。
A. 10 B. 1 C. 1000
2. 下面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A )。
A. 5020 B. 9400 C. 4000
3. 用2、0、8、9四个数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 B )。
A. 2089 B. 9820 C. 9802
4. 卡尔和米德下午1时30分开始看电影,125分钟后电影结束,电影结束的时间是( C )。
A. 下午3时25分 B.下午3时30分 C.下午3时35分
5. 一根2米长的木棍,把它平均截成4段后做成凳子的脚,这张凳子大约有( )高。
A. 5分米 B. 5厘米 C. 4分米
6. 米德从家出发去上学,去时先向南走一段,再向东走一段,然后到达学校,米德家在学校的( A )方。
A. 西北 B. 东北 C. 西南
四、我会算。(共12分)
1. □里最大填几?(6分)
2586>2□79 7058>70□7 31□8<3195 5□98<5725
5 5 8 6
2. 列竖式计算。(6分)
48÷5=9……3 62÷7=8……6 55÷8=6……7
五、我会做。(共18分)
1. 用两种方式表示下面的时间。(9分)
2. 根据图回答问题。(9分)
(1)公园在学校的( 西北 )面,在米德家的( 北 )面。
(2)游泳馆的( 东南 )面是图书馆,图书馆在科技馆的( 东北 )面。
(3)米德家在学校的( 西南 )面;在米德家的东南面是( 科技馆 )。
六、应用题。(共25分)
1. 一辆玩具车要装4个轮子,现在要装8辆玩具车,小朋友们带了30个轮子,够吗?(4分)
4×8=32(个)
32个>30个 不够
答:不够。
2. 果园里一共摘了60筐苹果。米德用汽车每次最多运9筐,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4分)
60÷9=6(次)……6(筐)
6+1=7(次)
答:至少要运7次才能运完。
3. 下面是百米赛跑前4名运动员的成绩,请给他们排名次。(5分)
15秒>14秒>13秒>12秒
答:第一名是欧拉,第二名是米德,第三名是阿派,第四名是卡尔。
4. 有50本书,最少要拿掉多少本,才能平均分给二年级6个班?(5分)
50÷6=8(本)……2(本)
答:最少要拿掉2本,才能平均分给二年级6个班。
(1)卡尔带了50元,先买一把剪刀和一支钢笔,剩下的钱最多能买多少个玩 具猪?(4分)
50-3-9=38(元)
38÷7=5(个)……3(元)
答:剩下的钱最多能买5个玩具猪。
(2)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3分)答案不唯一
50元最多能买多少支钢笔?
50÷9=5(支)……5(元)
答:50元最多能买5支钢笔。
附加题(10分)
有3根绳子共长27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长6米,比最长的短6米。最长的一根绳子长多少米?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
27-6-6-6=9(米) 9÷3=3(米) 3+6+6=15(米)
答:最长的一根绳子长15米,最短的一根长3米。
【拓展资料】
(一)小学数学知识:公因数与互质数。
(1)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公因数。它的个数是有限的。既有最大的。也有最小的,最小的公因数是1。
(2)互质数: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而没有其他公因数的,这两个数就叫互质数。例如8和9,11和13,6和7。
任意两个不相同的质数都是互质数。但互质的两个数不一定都是质数。如8和9互质,但它们都是合数。
(二)小学数学知识:质数与互质数。
(1)这两个概念没有什么联系。两个质数,不能肯定就是互质数,例如5和5。只有两个不相同的质数,才能肯定是互质数。另外,两个合数既可能是互质数,也可能不是互质数,但不能说两个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2)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样的质数叫做质因数。
(3)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就叫做分解质因数。
(4)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公倍数。它的个数是无限的,只有最小的,没有最大的。
(5)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6)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无限个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三)小学数学知识:因数和倍数。
(1)当甲数能被乙数整除时,就说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如12÷3=4,就说12是3的倍数,3是12的因数。这两个概念都是相对而存在,一个自然数是不存在是否是倍数或因数的。例如:“3是因数”,就是一个错误说法。只能说3是12的因数,或12的因数有3。又例如:“12是倍数”,也是一个错误说法。只能说12是3的倍数,或3的倍数有12。
(2)奇数与偶数: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3)质数(素数)与合数:一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如2。一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的本身以外,还有其他的因数,这 个数就叫合数,如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