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管理心理学真题
一、单选
1.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和( )。
A.数理分析法 B.判断法 C.比较法 D.实验法
解析】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实验法;(2)观察法;(3)问卷法和测验法;(4)个案研究法;(5)宏观和微观环境结合分析法;(6)经验总结法。
2.心理测验工具的可靠性或可信性程度是指( )。
A.认知度 B.可靠度 C.效度 D.信度
【解析】编制一套标准化与科学性的心理测验工具(心理测验量表)必须具有四个条件:(1)要有较高信度;(2)要有较高的效度;(3)为了在一定范围中使用这个测验,常模的获得也是必要的步骤;(4)要有统一的指导语、施测程序和评分标准。其中,信度是指测验工具可靠性或可信性程度。
3.所有认识活动的基础、门户与开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是指( )。
A.聊天 B.交往 C.感觉 D.沟通
【解析】感觉是所有认识活动的基础、门户与开端,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人们利用眼、耳、鼻、舌、身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大脑能够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叫感觉。
4.在古典管理学家之中,被誉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的是( )。
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古利克
【解析】亨利·法约尔是与泰勒并驾齐驱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16年出版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他的“一般管理理论”已成为管理学中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也被后人尊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5.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被后人称为( )。
A.科学管理之父 B.人事管理之父 C.组织管理之父 D.心理学之父
【解析】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
6.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其中自我实现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 )。
A.韦伯 B.梅奥 C.马斯洛 D.摩尔斯
【解析】自我实现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7.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性与空间关系的认识称为( )。
A.形状知觉 B.运动知觉 C.时间知觉 D.空间知觉
【解析】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性与空间关系的认识。包括:(1)对物体大小的知觉;(2)物体的方向位置与空间定向关系的知觉;(3)物体平面形状特性的知觉;(4)三维空间物体的深度与距离知觉。
8.人在知觉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它做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并用词标志出来,这就是知觉的( )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它做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并用词标志出来。此外,知觉还具有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等基本特性。
9.最近或最后获得的信息,对人的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更鲜明、更大指的是(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心理定势现象
【解析】近因效应即指最近或最后获得的信息,对人的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更鲜明、更大。这主要表现在对熟悉的人或对象上面。例如一个后进学生或职工,最近做了一件见义勇为的好事,大家会改变对他的负面看法而另眼相看。
10.能力结构有多种不同的学说,其中“智力的三维结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斯皮尔曼 B.塞斯登 C.基尔福特 D.加德纳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基尔福特在1959年提出了新的能力结构的设想,即“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这是对因素学说的发展。该学说认为,每一种智力因素都包括操作、内容和产品三个方面,它的构成正像一个有长、宽、高三个维度的立方体。
11.心理学家经过大量测验研究基本上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即人的智力水平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测量是两头小中间大,呈常态曲线分布。临界状态的IQ分布在( )。
A.70以下 B.70〜79 C.80〜120 D.120以上
【解析】心理学家经过大量测验研究后认为:智力水平中等、IQ在80〜120之间者,约占全部人口的80%左右;智力水平极优秀、IQ在140以上者,约占全部人口的1%左右;心智不足、IQ在70以下者,约占全部人口的3%左右。临界状态的IQ处于中下等与心智不足之间,即70〜79。
12.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表现为孤僻、迟缓、情绪体验深刻、善于觉察事物的细节、具有内倾性的气质类型是( )。
A.粘液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抑郁质表现为孤僻、迟缓、情绪体验深刻、善于觉察事物的细节、具有内倾性。
13.建立友好和亲密人际关系的欲望是( )。
A.权力需要 B.生理需要 C.归属需要 D.成就需要
【解析】麦克莱兰将人的高级需要分为三种:权力需要是影响和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欲望;归属需要是指建立友好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欲望;成就需要是追求卓越以实现目标的内驱力。
14.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是( )。
A.需要层次论 B.成就需要理论 C.期望激励理论 D.双因素理论
【解析】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是期望激励理论。
15.对激励问题的研究,着重对行为目标的选择进行研究的激励理论是( )。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状态型激励理论 D.强化型激励理论
【解析】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对行为目标的选择(即动机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等。
16.卢梭索根据绩效要求与时间结构将员工心理契约分为4种类型。其中,心理契约时间短、绩效要求具体明确的是.( )。
A.交易型 B.过渡型 C.平衡型 D.关系型
【解析】卢梭索根据绩效要求与时间结构将员工心理契约分为4种类型:交易型、过渡型、平衡型和关系型。其中交易型是指心理契约时间短、绩效要求具体明确。
17.下列不同类型的沟通网络中,传播信息速度慢,适应工作变化较快的是( )。
A.轮式网络 B.环式网络 C.Y式网络 D.链式网络
【解析】环式网络是五种正式的意见沟通网络中的一种,是链式网络的一个封闭式控制结构,其工作速度慢,适应工作变化较快,解决复杂问题达中等有效。
18.在企业和组织中,团队士气影响生产效率,团队的生产效率越高,表明团队士气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解析】以严格控制的方式管理职工时,可能会出现生产效率高、士气低的状况。
19.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莱维特的实验研究,关于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效率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 B.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更准确
C.双向沟通条理清晰、秩序性强 D.双向沟通计划性更强
【解析】从速度上看,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
20.托马斯的两维策略形成了五种处理冲突的策略。其中,合作性高,而坚持性低的牺牲自己,满足对方的和解顺应策略是( )。
A.退避策略 B.克制策略 C.妥协策略 D.统合策略
【解析】托马斯提出了解决团体冲突的两维策略,形成了五种处理冲突的策略:强制(或
竞争)策略、退避策略、克制策略、统合策略和妥协策略。其中克制策略是合作性高,而坚持性低的牺牲自己,满足对方的和解顺应策略。
21.上级管理者随着职责的委派而将部分职权下放给对其直接报告工作的部属的行为是( )。
A.分权 B.授权 C.集权 D.控制
【解析】上级管理者随着职责的委派而将部分职权下放给对其直接报告工作的部属的行为称为授权。
将才和帅才的区别22.在不同的组织结构设计形式中,按经营管理职能划分部门,并由最高经营者直接指挥各职能部门的体制是( )。
A.团队组织结构 B.事业部式组织结构
C.矩阵式组织结构 D.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
【解析】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按经营管理职能划分部门,并由最高经营者直接指挥各职能
部门。
23.员工定期地从一种工作轮换到另一种工作岗位,使得员工对不同的工作有更多的了解,这是( )。
A.工作职务轮换 B.工作扩大化 C.工作丰富化 D.弹性工作
【解析】工作职务轮换是将员工定期地从一种工作岗位轮换到另一种工作岗位,以使员工对不同的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并改变员工长期从事一种单一工作的枯燥乏味的感觉,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24.企业的面貌、产品的外观与包装等属于组织文化的层面是( )。
A.精神文化层 B.制度文化层 C.物质文化层 D.道德文化层
【解析】对于一个生产性企业来说,组织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层包括:企业面貌、产品的外观和包装、技术工艺设备特性和纪念物这四个方面。
25.在体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与大家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是( )。.
A.心理强化 B.从众心理 C.认同心理 D.心理定势
【解析】从众心理:人的心理在体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与大家保持一致。
26.若组织能不断地给人一种兴旺发达、适应形势、生机勃勃的印象,使公众及时摆脱陈旧感树立新颖感,则评估该组织形象的特征为( )。
A.主观性 B.稳定性 C.整体性 D.动态性
【解析】动态性:组织要能不断给人一种兴旺发达、适应形势、生机勃勃的印象,使公众及时摆脱陈旧感,树立新颖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