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
【甲】《曹刿论战》(略)
【乙】宋公①与楚人期战于泓②之阳,楚人济③泓而来。有司④曰:“请迨⑤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既济,未毕陈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节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③济:过河。④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⑤迨:趁着。⑥陈:同“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伍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彼竭我盈,故克之战胜________
②忠之属也________
③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________
④然后襄公鼓之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5)阅读【甲】【乙】两文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请广于君
②寡人谕矣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3)根据选文内容,回答问题。
①唐雎的使命是什么?
②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
【乙】
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① , 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
【注】①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又何间焉 间:________
②小惠未遍 遍:________
③必以信 信:________
④必以情断之 之:________
⑤智虽弗及 及: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是则可矣。
(3)【甲】【乙】两段文字在刻画人物上主要运用了________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________。
(4)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
周武王克殷,封姬姓于巴,爵之,建都江州,为南土诸侯之首。周之季世① , 巴国有乱。将军蔓子性行刚烈,晓畅军事,夙夜筹谋。遂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终救巴,蔓子亦身披坚执锐。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借楚之威,克弭②祸难,诚许楚王城,然巴土不可分。宁死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死国,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曰:“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之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节选自《华阳国志》,有删改)
【注】①季世:末代。②弭:平息,消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牺牲玉帛________
②齐师败绩________
③夙夜筹谋________
④乃自刎以死国________
(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以上卿之礼葬其头 屠乃奔倚其下
B.何以战 许以三城
C.公问其故 巴国葬其身
D.小大之狱 封姬姓于巴,爵之
(3)给【乙】文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宁死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彼竭我盈,故克之。
②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
(5)【乙】文中楚王为何要“以上卿之礼”来厚葬巴蔓子将军?
5.文言文阅读
苏轼私识范仲淹
庆历①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 , 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③ , 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
祜④二年,始举进士
,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释]①庆历:宋仁宋年号。②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③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④嘉祜: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⑤举进士:考中进士。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轼从旁窃观(偷偷地)
B.则能诵习其词(通晓)
C.则已私识之矣(认识)
D.读之至流涕(眼泪)
(2)下列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以鲁人石守道作/以念拥覆 (《送东阳马生序》)
B.童子何用知之/呼尔而与之 (《鱼我所欲也》)
C.既葬,而墓碑出/云归而岩穴瞑 (《醉翁亭记》)
D.且日/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总角”“加冠”“豆蔻”三个表示年龄称谓的词是按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B.范仲淹,谥号“文正”,所以《范文正公文集》是用范仲淹的谥号来命名的。
C.乡校指设在乡里的学校。除了教育学生,它也是乡人聚集的文化场所。
D.进士在宋代是指参加科举考试通过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的人。
(4)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2处)
问 先 生 以 所 颂 十 一 人 者 何 人 也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6)苏轼对范仲淹有着怎样的感情?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干,字雄飞,桐庐人。幼有清才,散拙无营务。大中中,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每风清月明,携稚子邻叟,轻棹往返,甚惬素心。家贫,蓄古琴① , 行吟醉卧以自娱。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遂相师友,因授格律。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王公嘉其操,将荐于朝 , 托吴融草表,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留题几遍。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桂② , 先生犹灌园。”咸通末卒。门人相与论德谋迹。谥曰玄英先生。
古黔娄先生死③ , 曾参与门人来吊,问曰:“先生终,何以谥?”妻曰:“以‘康’。”参曰:“先生存时,食不充遏,衣不盖形,死则手足不敛,傍无酒肉。生不美死不荣何乐而谥
为康哉。”妻曰:“昔先生国君用为相,辞不受,是有余贵也。君馈粟三十钟④ , 辞不纳,是有余富也。先生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得仁,求义得义,谥之以康,不亦宜乎。”方子,韦布之士⑤ , 生称高尚,死谥玄英,其梗概大节,庶几乎黔娄者耶!
(辛文房《唐才子传·方干》有删改)
【注】①蓄:保存。②比喻科举及第。③黔娄:春秋时齐国的贤士。④钟:中国古代计量单位。⑤指平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一见干器之
②辄造主人
③门人相与论德谋迹
④不汲汲于富贵
(2)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2处)
生 不 美 死 不 荣 何 乐 而 谥 为 康 哉
(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公嘉其操,将荐于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