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附目录)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每课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
1 学会尊重
2 学会宽容
3 学会反思
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5 应对自然灾害
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三单元 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
6 探访古代文明
7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
单元复习与测试
目录怎么做
第四单元 让世界更美好
8 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9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10 我们爱和平
单元复习与测试
1 学会尊重
随着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思维水平的提升,其自尊意识较中低年级阶段有了很大发展。父母的鼓励、老师的夸奖、同学的赞扬、他人的尊重会令他们得到极大的鼓舞和心理满足。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我还是发现,由于学生的自我评价还不稳定,学生的自尊感有时显得比较脆弱,有的学生会因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自我贬低;有的学生听不进不同的声音,会对他人的批评耿耿于怀;有的学生会通过等较极端的方式来获得关注……自尊的发展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和良好个性的形成,小学六年级是学生个体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抹上自尊自爱的底,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责任。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一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尊,知道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得到尊重。着力解决本节课的难点,突破口就是区分“尊重自己”和“过度维护自己”的标准。通过引导讨论,对情境进行分类,归纳共性、区别不同,学生可以更容易地明白“尊重自己”和“过度维护自己”的表现,也就能很好地概括出其中的不同。
在本节课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出尊重自己的表现形式。在自主探究中辨析行为,区分界限,得出结论,这样的学习收获更大。
本内容主要是通过对礼的认识,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个文 明有礼的人,来启发学生平时多思考,多反省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行 为习惯。自我教育是在自评价的基础上实现的,劳霍姆林斯基指出:“真 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 学校教育最终只有转变为学生的内在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时,才能说取得了真正的积极的效果。文明有礼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需要同学 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还要提醒身边的人,大家一起树立文明风尚, 这才达到目标!
2 学会宽容
一、反思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设计准确、科学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怎样才算是准确、科学的教学目标呢?新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学会宽容》这一课我本着立足三维目标去设计的。
二、反思教学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课程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
力的关系。”没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教学。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会宽容》这一课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动起来,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讲故事《周瑜之死》;(二)看视频《负荆请罪》历史故事,同时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三)实例剖析:解决教材中出现的问题情境,想一想: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办。学生自由谈对这些事的看法和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收集的有关宽容忍让的小故事、格言警句来谈自己对这些事的看法,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结果学生参与积极纷纷发表自己见解和谈自己看法,起到了良好教育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本节课成功的原因在于以生为本,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故事和生活实例进行上课,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还课堂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三、反思教学效果的得与失:一节课结束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回顾教学过程,体会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我们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学会宽容》教学设计中运用学生所熟悉历史故事和身边事例引导他们去思考,学会理解、学会宽容,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必定会有所失,学生的性格各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
相适应的地方,如教法的运用,知识的讲解,例题的选择,学生的反应等方面,课后都会觉得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对于教学工作的不足,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才能不断提高心理健康课的实效性。
总之,教学反思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得失的客观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出问题的症结,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 学会反思
《学会反思》是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3课,皆在鼓励学生要善于反思、养成反思的好习惯。上完这节课,我顺势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小作业:将本节课的收获写成一篇课堂反思。原本想着学生可能会敷衍地随便写两条,但是在批改中发现很多学生真的能够静下心来去反思,并且运用了课堂上学习的反思方法,例如,在这节课中自己哪些地方做的对?哪些地方做的不对?一部分学生既大胆肯定自己的优点,又诚实地指出自身的不足,最后还提出了改进方法,也就是下节课自己准备怎么做,虽然谈不上是深刻地剖析,但是“自省”的意识已经初步具备,着实让我感到欣慰。
  转念一想,学生都能认真去反思一节课的收获,作为她们的老师,我岂不是更应该反思?重新回顾一下这节课,我发现也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好。一是在联播时出现了问题,直播莫名其妙暂停导致一个班正常,一个班不正常,我没有及时发现;二是在运用反思的方法分析案例时我耽误了不少时间;三是没有更好地关注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堂的'情况。
  想着想着,我忽然感觉有点自责,那接下来如何改进呢?一、熟悉直播上课的流程,提前要多试几遍,正式上课时用手机和电脑同时直播,关注互动面板中学生的信息,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二、精练自己的教学语言。一些问题之所以学生没有回答上来,也有可能是老师的引导不到位,教学语言的指向性不明确造成的。三、在直播时,多设置一些简单、可操作性强的问题,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最后可以通过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从中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反思无须太长,但贵在坚持。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下来,那确实必有收获。养成反思的好习惯,学生如此,教师更是这样。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在我们的家园讲授《人类的家园——地球》时,我首先和孩子们分享了《地球是大家的家》这首歌,由歌导入本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把课题背景图用了一个旋转的地球,让学生能一目了然的地球的形状。再出示视频《地球是圆球吗?》让学生了解到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然后出示美丽的风景图片及播放了美丽莱芜的宣传片,通过视频激发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引入“生物圈2号”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让学生知道科学家为人类创造另一个生存的家园而做出的努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地球的热爱与赞美之情。然后再播放环境破坏的视频,让学生的情感再一次激发。设计活动,为保护地球写宣传语,表决心。  本课内容接近生活,易被学生接受,我在讲课时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地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形成关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情感。初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环节设计做到了层层深入,活动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优缺点表现如下: 
一、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看视频,了解地球是什么的球体。学生虽非常喜欢这个视频,但由于对地球的极不了解,导致学生不好记忆。所以出示了图片让学生了解哪里是赤道,哪里是两极。虽然在这个问题预设到了,但是效果不好。 
二、介绍美丽的地球时,出示了几幅课本上的世界之最的图片,接着播放了美丽的宣传片,给学生情景渲染,从而保护地球。  在以后教学中,我会多读教育著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5 应对自然灾害
《应对自然灾害》本课的敎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 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做的斗争, 体验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可贵岛质,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条件的童要 性。
这节课我力争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课前我让学生拽集有关自然灾 害的资料,包括自然灾害的产生原因,各种灾害对农业和人类的破坏,以 及人们的预防方法。课上让学生结合自己拽集的有关资料去探索、发现、 了解自然灾害,对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危害有一种感性认识。在实际 上课时,从学生的交流来看,拽集的资料比较集中在常见的几种,如旱灾、 水灾、驾灾和地震等,而对蝗灾、风灾和沙漠化等资料了解的甚少……根 据学生交流情况能及时补充,从而也提醒我在以后的敎学中要注意,敎会 学生拽集资料时要注意广度。
通过敎学实践我也知道了敎师课前准备的童要性,要想上好-节课不 仅要充分备课,备敎材,备学生,而且要吃透敎材,课中所涉及的知识敎 师要充分了解,知识丰富,増长各种知识!
6 探访古代文明
本节课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抓住中外古代文明与中外文化遗产这两方面按的内 容,围绕此中心展开教学,先让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自主探究,而后组织活动进行探究, 讨论,总体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孩子们始终在中很热烈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这一次的教学,我深深感受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讲讲 教材里的内容,丰富的阅历和知识是决不可缺少的。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应不停歇地进 行学习,希望能给学生的学习更具有广阔的拓展性和持续性。
7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
备课时,我想这课完成的教学内容时间短,容量大,不可能面面俱到,如何才能有突出教学重、难点呢我想学生应该提前搜集资料,了解世界文化的魅力,在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选取典型
事例有详有略地筛选的方法。于是我这样设计:简单介绍各地不同的优美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假设当记者,说说自己会突出介绍哪一些地方的特点,接着让学生按行文顺序批划文中的内容,知道世界各地生活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但是也各有魅力,从而有探究世界多彩文化的兴趣。   
这样的教学预设,学生的反应如何教学结束后,反思一下整个教学过程,虽不能算十全十美,但教学重难点还是完成了,而且学生配合也比较好,这和自己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过多地突出了我预设的意旨,忽酪了学生本身感受的差异。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不够,如果我能给学生充分思考与想象空间,让学生畅谈各个世界的精彩文化,课堂就会更具有活力,不过本节课基本上达到教学目标,只是内容含量大,需要更细致就更好  课后我指导学生再次查阅资料,和父母谈一谈世界文化的魅力,这样就能拉近亲子关系,也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8 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新课程敎学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 成为学习的主人”巳经成了我们的共识。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非常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尊夜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 体需要。学生们敢于、乐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个性得到了张扬。但是令人遗憾的是 ,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却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平是可有可无的 角。例如,我在课前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把问题布置给学生,课前由学生査相关资 料,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本小组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由于各小组准备充分,所以 学生的热情很高,也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受年龄、阅历及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些问题说得 不够完整,有些观点也有失偏颇,我在小组总结时应该予以补充和纠正。可是在一节课里 我只是在各小组间穿行,把权利从一个小组传递到另一个小组,就像一个置身于世外的旁 观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缺乏有效的指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