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考试试题四答案
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建筑工程领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D)
A,日常管理与监测预警机制
B,分级响应与信息报告机制
C,应急处置机制
D,善后恢复机制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消防人员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地内容?(B)
A,做好平时预防与化解工作
B,科学应对,果断处置
C,加强重点部位,重点对象地监测与应对
D,加强统一协调,提高应对效率
3.以下哪一个不是恢复重建地原则?(B)
A,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B,以人为本,和时公开
C,全面恢复,突出重点
D,公平公众,关注弱者
4.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应急管理评估?(D)
A,突发事件评估
B,应急处置评估
C,应急预案评估
D,灾后社会评估
5.以下哪一个不是部门联动地模式?(D)
A,集权模式
B,授权模式
C,代理模式
D,市场模式
6.非典型性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地严重(A)症候。
A,急性呼吸道
B,慢性呼吸道
C,肺功能紊乱
D,急性消化道
7.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无法救治,病死率达(D)%。
A,40
B,50
C,70
D,100
8.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B)与有毒动植物中毒。
A,过期性食物中毒
B,化学性食物中毒
C,变质性食物中毒
D,感染型食物中毒
9.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地,流行极快地(B)传染病。
A,普通
B,烈性
C,轻微
D,传染率低
10.重大食物与职业中毒是指由于(B)污染与职业危害地原因而造成地人数众多或者伤亡较重地中毒事件。
A,空气
B,食品
C,水质
D,放射性物质
11.公共卫生体系主要指公共行政部门,(D),公共卫生研究机构等。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卫生监督管理机构
C,医疗救治机构
D,以上都是
12.卫生应急工作要坚持“(D)”地原则,加强卫生应急人员地技术培训,加强各级管理与专业人员地培训与知识更新。
A,预防为主
B,平战结合
C,统一管理
D,A&B
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特点包含:(D)
A,突发性
B,不可预见,进程快
C,影响广
D,以上都是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与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在(B)小时内向属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几级B,2
C,3
D,4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遵循“网络直报,(A),逐级审阅,分级处置”地原则。
A,分层管理
B,统一管理
C,统一指挥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判断题
1,突发事件地发展是一个动态地过程,情况不断变化,出现其它各种不同地情况,甚至引发次生灾难。因此,应急决策应根据突发事件地现实状况不断调整。()正确
2.判断:海啸预警地物理基础在于地震波传播速度比海啸地传播速度快。()正确
3.判断:中国与美国地预警级别设置相同。()错误
4.判断:如果突发事件演化,产生次生与衍生灾害或应急处置取得新进展,可以选择性地续报。()错误
5.判断:应急资金地使用规划包含应急准备,应急储备金,应急处置,灾害恢复与重建与其它相关开支。()正确
1.名词解释: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可供公众躲避地震,寒潮,酷暑,台风,洪水,火灾,疫情,大面积环境污染等灾难性事件,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地临时生活与暂时避险地安全场所。
2.名词解释:应急处置评估
是指对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全过程地各项处置行为(非常态下),包含应急准备,预警监测,先期处置,扩大应急,应急结束,后期处置乃至恢复重建地评估。应急处置评估地主要目地是查应急处置工作中地问题与薄弱环节,改进应急工作,改善处置流程,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3.名词解释:公共场所突发事件
公共场所与大型活动突发事件是指在公共场所领域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求政府立即处置地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以和其它事件。包含地
震等各种自然灾害,火灾,建设物坍塌,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拥挤踩踏等事故灾难,爆炸,等重大刑事,治安案件。
4.简答题:简述中国应急管理地政策体系。
2003年非典以前,中国地应急管理属于单灾种防灾减灾阶段,各部门几乎是单独负责所辖领域地抢险
救灾与灾害预防,2003年非典以后,才进入综合化应急管理阶段,06年颁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颁布《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国应急管理地政策体系构成是“一案三制”即应急预案,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应急法制。
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地意见》强调以社区,乡村,学校等基层单位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了职责,确定专兼职地工作人员或机构,制订各类应急预案。
应急体制遵循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地原则。
应急机制有预防与准备机制,预警与监测机制,救援与处置机制,善后于恢复机制组成。
应急法制方面,2004年,紧急状态入宪,2007年11月1日,《突发事件应对法》生效。
5.简答题:简述应急物资地储备方式。
应急物资储备地方式分为实物储备,合同(或市场)储备,生产能力与技术储备三种方式。
实物储备是以政府部门和其直属企事业单位为主体,后备性,保险性实体物资储存形式,这种应急物
资地实物积累,也是政府财政地实物组织部分,应对突发事件时,实物储备有时比货币储备更重要,是应急物资储备地首选方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