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专项训练
1、(2009年宁夏卷14.)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2、(2010年宁夏卷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麦克斯韦语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3、(2009年广东卷A;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
1、(2009年宁夏卷14.)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2、(2010年宁夏卷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麦克斯韦语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3、(2009年广东卷A;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
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C.光电效应证实了光的波动性 D.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
万有引力常数4、(2009年广东卷B;1)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洛伦兹 B.库仑 C.法拉第 D.奥斯特
5、(2011年广州模拟试题13)物理学中的许多规律是通过实验发现的,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光电效应
B.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C.波意耳首先通过实验发现了能量守恒定律
D.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6(2011江门市,模拟试题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诗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有牛顿、米和秒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C.光电效应证实了光的波动性 D.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
万有引力常数4、(2009年广东卷B;1)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洛伦兹 B.库仑 C.法拉第 D.奥斯特
5、(2011年广州模拟试题13)物理学中的许多规律是通过实验发现的,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光电效应
B.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C.波意耳首先通过实验发现了能量守恒定律
D.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6(2011江门市,模拟试题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诗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有牛顿、米和秒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在任何惯性参照系中光速不变
7、(2011山东省模拟试题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开普勒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D.库仑总结并确认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8、(2011山东省模拟试题2)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C.亚里士多德通过理想实验提出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库仑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9、(2011银川一中模拟14)物理学中引入了“质点”、“点电荷”、“电场线”等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
7、(2011山东省模拟试题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开普勒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D.库仑总结并确认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8、(2011山东省模拟试题2)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C.亚里士多德通过理想实验提出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库仑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9、(2011银川一中模拟14)物理学中引入了“质点”、“点电荷”、“电场线”等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
A.控制变量 B.类比 C.理想模型 D.等效替代
10、(北京市朝阳区模拟试题13)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 )
A.发现了电子 B.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爱因斯坦建立了质能方程 D.发现某些元素具有天然放射现象
11、(豫南九校联考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D.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12、(惠州市模拟13)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很多定律是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下列定律中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以验证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 B. 牛顿第二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 D.动量守恒定律
13、(惠州市调研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爱因斯坦通过油滴实验测量了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C. 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10、(北京市朝阳区模拟试题13)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 )
A.发现了电子 B.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爱因斯坦建立了质能方程 D.发现某些元素具有天然放射现象
11、(豫南九校联考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D.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12、(惠州市模拟13)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很多定律是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下列定律中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以验证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 B. 牛顿第二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 D.动量守恒定律
13、(惠州市调研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爱因斯坦通过油滴实验测量了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C. 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D.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14、(湛江市调研13)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C.库仑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D.牛顿在实验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15、(广州市模拟13)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提出电磁波理论的科学家和提出相对论的科学家分别是
A、法拉第 爱因斯坦 B、麦克斯韦 赫兹
C、惠更斯 牛顿 D、麦克斯韦 爱因斯坦
16、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
B、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C、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了变量的方法
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14、(湛江市调研13)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C.库仑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D.牛顿在实验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15、(广州市模拟13)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提出电磁波理论的科学家和提出相对论的科学家分别是
A、法拉第 爱因斯坦 B、麦克斯韦 赫兹
C、惠更斯 牛顿 D、麦克斯韦 爱因斯坦
16、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
B、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C、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了变量的方法
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高考物理学史试题参考答案
1、【答案】BD。
【解析】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发现的A错误;B正确;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错误;D正确。
2、【答案】AC
【解析】选项B错误,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D错误,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3、【答案】A。
【解析】电磁感应定律是法拉第发现的,B错误;光电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C错误;小队论和经典力学研究的领域不同,不能说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D错误。正确答案选A。
4、【答案】D
【解析】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科学家是丹麦的奥斯特.而法拉第是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5、【答案】B
【解析】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科学假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伽利略通过理
1、【答案】BD。
【解析】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发现的A错误;B正确;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错误;D正确。
2、【答案】AC
【解析】选项B错误,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D错误,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3、【答案】A。
【解析】电磁感应定律是法拉第发现的,B错误;光电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C错误;小队论和经典力学研究的领域不同,不能说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D错误。正确答案选A。
4、【答案】D
【解析】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科学家是丹麦的奥斯特.而法拉第是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5、【答案】B
【解析】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科学假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伽利略通过理
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6、【答案】AD
【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有米、千克、秒。
7、【答案】BD
【解析】洛伦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8、【答案】ABD
【解析】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B
【解析】开普勒发 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12、【答案】A
13、【答案】D
【解析】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量了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14、【答案】B
6、【答案】AD
【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有米、千克、秒。
7、【答案】BD
【解析】洛伦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8、【答案】ABD
【解析】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B
【解析】开普勒发 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12、【答案】A
13、【答案】D
【解析】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量了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14、【答案】B
15、【答案】D
【解析】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波理论
16、【答案】B
【解析】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猜想与假说或者是逻辑推理的方法;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的方法
【解析】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波理论
16、【答案】B
【解析】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猜想与假说或者是逻辑推理的方法;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的方法
关键点:2000年美国的基尔比(J.S.Kilby)发明集成电路。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1958年9月12日,德州仪器工程师基尔比发明第一颗积体电路IC。这个装置揭开二十世纪资讯革命的序幕,同时宣告矽器时代来临。在基尔比之前,电晶体取代笨重不稳定的真空管,但随电路系统不断扩张,元件愈来愈大,却遇到新瓶颈。尤其生产一颗电晶体的成本高达十美元,怎麽缩小元件体积,降低成本,变成应用上的大问题。基尔比的新概念,是利用单独一片矽做出完整的电路,如此可把电路缩到极小。
集成电路为我们在研究课题过程中提供了很多便利,同时使电路性能提高了很多倍,使电路测试结果误差减小。设想如果没有集成电路,全部是一个一个零散的元器件组成的电路,元器件数量的增多不仅使电路看起来繁冗复杂,更减弱了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由于受外界干扰,我们自己搭建的电路性能往往是很弱的。另一方面,电路功能具有单一性,但我们做实验时往往需要实现多种功能,如果每实现一个功能就要搭建一组电路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效率。因此集成电路对于我们实验研究有极大的帮助。
(1)集成电路的发明,打破了电路与原件分离的传统做法,使电子设备朝微型化方向扩展,经过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又在迅猛发展,而计算机就是由这些物理元件组成的通用信息处理工具,为我们实验研究提供了便利。
(2)爱因斯坦从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出发, 给出了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的概念, 用统计的方法导出了普朗克的辐射定律。爱因斯坦的这一成就导致激光技术的发展, 以激光器发明为诞生标志的光电子技术使信息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光电传感器正是运用了这一点,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进行后续实验处理。
1900年,普朗克提出辐射量子假说,假定电磁场和物质交换能量是以间断的形式(能量子)
实现的,能量子的大小同辐射频率成正比,比例常数称为普朗克常数,从而得出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公式,成功地解释了黑体辐射现象。
1913年,玻尔在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原子的量子理论。按照这个理论,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分立的轨道上运动,在轨道上运动时候电子既不吸收能量,也不放出能量。原子具有确定的能量,它所处的这种状态叫“定态”,而且原子只有从一个定态到另一个定态,才能吸收或辐射能量。这个理论虽然有许多成功之处,但对于进一步解释实验现象还有许多困难。玻尔提出互补原理(一个哲学原理),即宏观与微观理论,以及不同领域相似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互补原理指出经典理论是量子理论的极限近似,而且按照互补原理指出的方向,可以由就理论推导出新理论。互补原理试图解释量子理论中一些明显的矛盾,特别是波粒二象性,这在后来量子力学的建立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1925年,海森堡基于物理理论只处理可观察量的认识,抛弃了不可观察的轨道概念,并从可观察的辐射频率及其强度出发,和玻恩、约尔丹一起建立起矩阵力学,提出了“测不准原理”和S矩阵理论等。他的《量子论的物理学基础》是量子力学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他为原子核物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基本粒子理论引入了内部对称量子数。
1926年,薛定谔提出了著名的薛定谔方程,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方程至今仍被认为是绝对的标准。他基于量子性是微观体系波动性的反映这一认识,到了微观体系的运动方程,从而建立起波动力学,其后不久还证明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的数学等价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