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分类
按分类查药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祛风湿药 芳香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导药
驱虫药 止血药 活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平肝熄风药 开窍药 补益药 固涩药
外用药
归经查药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心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拍了拍你怎么用
六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按药性查药
温性中药列表 平性中药列表 寒性中药列表 凉性中药列表 热性中药列表
药味查药
甘味中药列表 苦味中药列表 辛味中药列表 酸味中药列表 咸味中药列表 涩味中药列表 淡味中药列表
按名称查药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草药分类
按分类查药
一、解表药
解表药(drugs for relieving Exterior Disorder),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又称发表药。
1、功用:
此类药物质轻升浮,辛散轻扬,能促进人体发汗或微发汗,使表邪透散于外,达到表证,防止表邪内传,控制疾病传变的目的。部分解表药还有宣毒透疹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利尿消肿祛风除湿通痹止痛、透散毒邪、解表消疮、清利头目、利咽消肿等作用。
2、分类和适应证
根据药性及适应证的不同,解表药可分为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两类。辛温解表药。辛以散风,温可祛寒,故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又称发散风寒药。主要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涕清、喉痒咳嗽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的风寒表证。常用药有麻黄桂枝细辛紫苏叶荆芥防风羌活藁本白芷辛夷苍耳子鹅不食草生姜葱白香薷胡荽柽柳等。辛凉解表药。辛以散风,凉可祛热,故有发散风热
的作用。又称发散风热药。主要用于发热恶寒头痛目赤咽痛口渴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的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者。常用药有薄荷牛蒡子蝉蜕菊花桑叶蔓荆子淡豆豉葛根升麻柴胡浮萍木贼等。此外,某些解表药还可用治表邪外束,麻疹不透;肌肤有湿,复感表邪,风疹瘙痒;肺失宣降,咳嗽气喘风邪袭表,肺失宣降,风水水肿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痈疽初起,兼有表证;风热上攻,眩晕目赤咽喉肿痛等证。
3、配伍
使用解表药时,由于四时气候的差异,冬季多风寒,春季多风热,夏季夹暑湿,秋季兼燥邪,故除针对风寒、风热,选择相应的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外,还须根据兼邪的不同,分别与祛暑药、化湿药、润燥药等配伍应用。若虚人外感正虚邪实人生感悟精辟短语,难以祛散表邪者,又应根据体质不同,分别与补气、助阳、滋阴养血补虚药同用。小儿外感,因年龄体质与成年人不同,又有夹痰、滞、惊的不同兼证,亦当兼顾,如感冒夹痰、咳嗽气喘者,须配化痰止咳药;感冒夹食腹胀纳差者,当配消导药感冒夹惊惊痫夜啼者,当配熄风止痉药。
4、用药注意
解表药的用药剂量应随季节的变化增减。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用量宜轻;秋冬腠理致密、不易出汗,用量宜重,但均要中病即止,不可过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久患疮疡淋证尿血的患者,虽有外感表证,也须慎用。解表药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能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影响药效。
5、现代研究
解表药有不同程度的发汗、解热镇痛作用,对多种致病细菌流行性感冒病毒也有抑制作用。部分药物还有降压及改善心、脑血液循环的作用。解表药分别对西医诊为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初起、麻疹、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急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皮肤病等都有一定的作用,部分药物还可用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突发性耳聋等病。
麻黄
别名
道麻、结力根[蒙古]、龙沙、卑相、卑盐、狗骨
功效作用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熊出没大结局是什么
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
归经
肺经膀胱经
药性
药味
麻黄为汉药或称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古时别名龙沙、卑相。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采用部位为草质茎。草麻黄草麻黄为小灌木,常呈草本状,茎高20~40厘米。分枝较少,木质茎短小,匍匐状;小枝圆,对生或轮生,节间长2.5~6厘米,直径约2公厘。 
基本信息
【处方名】麻黄,策敦木
【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基原】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草质茎。
性味与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炮制】
麻黄:取原材料,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抖净灰屑,切段;或洗净后稍润,切段,干燥。
蜜麻黄: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段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黏手时,取出晾凉。每100kg麻黄段,用20kg炼蜜。
麻黄绒:取麻黄段,碾绒,筛去粉末。
蜜麻黄绒: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绒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不黏手时,取出晾凉。每100kg麻黄绒,用20kg炼蜜。
【应用】
1.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 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
,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 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本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用量用法】 2-9g。宜后下。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捣绒缓和发汗,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或灸用。
【注意事项】 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 
别名大全
【别名】龙沙,卑相,卑监,狗骨,道麻,结力根,麻黄草,草麻黄,中麻黄,木贼廓黄,山麻黄川麻黄田麻黄,华麻黄,木麻黄,西麻黄,朱芯麻。
【商品名】草麻黄,又名田麻黄、川麻黄、朱芯麻。
木贼麻黄:又名木麻黄、山麻黄。
中麻黄:为植物中麻黄的草质茎。
【处方名】麻黄,生麻黄炙麻黄,麻黄绒,净麻黄,水炙麻黄,蜜炙麻黄等。 
品种考证
麻黄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别录》谓:“麻黄生晋地及河东。立秋采茎阴干,令青。”陶弘景云:“今出青州、彭城、荥阳、中牟者为胜,青而多沫。”苏敬云:“郑州鹿台及关中沙苑河旁沙洲上太多。其青、徐者今不复用,同州沙苑最多也。”段成式《酉阳杂俎》云:“麻黄茎端开花,花小而黄,簇生。子如覆盆子,可食。至冬枯死如草,及春却青。”苏颂云:“今近京多有之,以荥阳、中牟者为胜。苗春生,至夏五月则长及一尺已来。梢上有黄花,结实如百合瓣而小,又似皂荚子,味甜,微有麻黄气,外皮红裹人,子黑。根紫赤。俗说有雌雄二种,雌者于三月、四月内开花,六月内结子,雄者无花不结子。至立秋后收采其茎阴干,令青。”以上记述的产地与现在麻黄产地基本一致,所述植物
招商银行young卡形态极似草麻黄。   
药理研究
发汗
有效成分 挥发油、麻黄碱。
条件 温服温热条件。
作用机理:•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汗腺分泌↑;•兴奋中枢,外周α受体
平喘
有效成分 麻黄碱、、挥发油、此外,2,3,5,6-四甲基吡嗪 L-α-萜品烯醇。
机理
促进NA和Adr的释放。
本身激动β-R→激活Ac→促进cAMP产生。
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
促进PGE的释放。
直接兴奋α-肾上腺素受体血管收缩→粘膜肿胀减轻。
抑制抗体产生。
作用特点 缓慢、温和、持久,可以口服。
利尿
有效成分 d-。
作用 尿量增加。
机理
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
阻碍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抗炎、抗过敏
有效成分 、甲基麻黄碱、麻黄碱。
作用机理
抑制过敏递质释放;
溶血素减少,呈抗补体作用。
镇咳祛痰
作用强度 为可待因的1/20。
有效成分 萜品烯醇,麻黄挥发油。
解热抗菌、抗病毒
有效成分 挥发油。
抗菌 金黄葡萄球菌,甲、乙型溶血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杆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奈瑟双球菌
抗病毒 流感病毒。 
【炮制】
蜜麻黄 取麻黄段,照蜜炙法(附录 D)炒至不粘手。
每 100kg麻黄,用炼蜜20kg。
旅游饰品
【性味与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口畜)鼻或研末敷。 生用发汗力强,发汗,利水用之;炙用发汗力弱,密炙兼能润肺止咳平喘多用。 
中医经验
麻黄的主要功用有四:1. 发汗散寒;2. 宣肺平喘;3. 行水消肿;4. 散阴疽,消症结。由于临床上最常用为辛温发汗药, 所以一般都归在发散风寒药中。
麻黄除了辛温发汗、解表散寒以外,并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凡是风寒外侵、毛窍束闭而致肺气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都可用麻黄。即使是表证已解,但仍喘咳的,还可以继续用麻黄,这时可改用炙麻黄。生麻黄发汗解表的效力大,炙麻黄发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较好。用麻黄喘咳,最好配上杏仁。麻黄宣通肺气以平喘止咳,杏仁降气化痰以平喘止咳,麻黄性刚烈,杏仁性柔润,二药合用,可以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所以临床上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的说法。喘咳的病人,如出现肺热的证候(痰黄稠、喉燥咽干、口鼻气热、遇热则喘咳加重、苔黄、脉数等),则需加入生石膏,或黄芩知母等,以清肺热而平喘。常用的方剂如麻杏石甘汤、定喘汤等,可资参考。
麻黄除了解表平喘之外,还可以用它行水消肿。主要用于上半身水肿明显的,或头面四肢水肿或急性水肿兼有表证的。麻黄可以温宣肺气、开发腠理、助上焦水气宣化而达到行水消肿的作用。用麻黄治水肿,可能出现以下情况:水从汗解而消肿;?小便增多而消肿;?大便水泻而消肿;?身有微汗出而小便明显增多而水肿消退。这与“肺主皮毛、肺布
下输膀胱、肺与大肠相表里,水肿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等理论有关。近些年来,根据这些经验,用越婢加术汤(麻黄、生石膏、苍术、甘草、生姜、大枣)加减,肾炎病的水肿,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