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首先,“格物致知”不是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来自《大学》,王阳明对《大学》有新的领悟和理解,这和对《大学》的传统理解,或者说是经典理解(程朱的理解)有所不同。
《大学》本来是《礼记》中的文章,新儒家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拎出来,和《论语》《孟子》合成“四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著作。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大学》中的“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中的八条目。
程朱理解的“格物致知”就是追寻事物的客观规律,研究事物的道理,长期积累就能对事物的外表,内在,细节等都有清楚的了解。
与程朱理学解释不同,王阳明对“格物致知”有着自己的理解。
“格者,正也,物者,事也”,格物就是正事,就是正我们的心,事物本身没有善恶,善恶的分别来源于道德主体的善恶,来自我们的心,所以王阳明说“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
“致知王阳明解释为致良知”,王阳明思想的结晶就是“致良知”,晚年的王阳明只讲“致良知”。
良知来自于孟子“人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种天生的能力被称为‘良知良能’,‘良”有固有的意思,就是说人生来就有,不是后天学习得来。
知行合一的意思王阳明说“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它是便是是,它非便是非,一点瞒它不得。”良知知善知恶,知是知非。
“致良知”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指良知可能受到蒙蔽,要想镜子一样把“良知”擦亮。令一方面是把你的“良知”推广开来,变成具体的道德实践,实际也是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