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四年级教案第8课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中华传统文化四年级教案第8课志不立天
下无可成之事
第二单元砥砺品学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理想和信念是奠定人生的基石。
2.以先贤为师,虚心好学,汲取宝贵的精神食粮。
二、重点难点:
知道理想和信念是奠定人生的基石。
8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文章的出处及作者年代,理解其意义。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清课文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复检查上课所学知识
2.继续研究XXX修身的句子,导出课题。
3.齐读课题
二、研究新课
1.【出处】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语出明代·XXX《教条示龙场诸生》。
作者简介:
XXX(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XXX,别号XXX。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XXX先生,亦称XXX。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XXX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XXX之乱军功而被封为XXX,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XXX(心学集大成者)和XXX(儒学创始人)、XXX(儒学集大成者)、XXX(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XXX、XXX、XXX。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集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XXX,故后人又称XXX。2.【古语今说】
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
知行合一的意思意谓志向不确定,则甚么工作也干不胜利。喻指军事指挥员必必要树立保家卫国的远大志向,必需发愤。
三、明道喻理
1.引导学生读故事“蒲松龄落第不落志”
2.出示问题:
XXX能够完成闻名中外的短篇小说集靠的是什么?3.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四、知行合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