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深度解析
知行合一的深度解析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一个核心主张,也是通往阳明心学奥秘的一把关键钥匙。而要准确理解“知行合一”这简单四个字的意思,却并不容易。本文将尝试探讨和总结一下这个问题。
一、“知行合一”的基本概念
【知】
今天的我们看到“知”与“行”两个字,直接联想到的是“知识”“知道”以及“行动”“实践”这么一些意思。因此,直观理解“知行合一”就是一个人知道的东西和要和他做的东西互相吻合,要合乎一致。这种理解不能说毫无道理,但是却没能抓住阳明先生倡导“知行合一”四个字的良苦用心。要真正实践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之道,我们首先就要准确理解“知”与“行”两字的涵义。
“知行合一”的“知”,最好的理解应该是“真知”,就是真正的、真切的知道。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懂的是,阳明先生所讲的“知道”,其对象不是孤零零的自然知识,而是与人相关的道理和事理。例如“仁爱”“孝敬”“亲情”等内容。这些事理所强调的不是概念或知识,而是对我们实
践的要求。因此,所谓“真知”用今天的话说,也可以理解为“人的真切的追求”。知行合一的意思
在阳明看来,“人的真切的追求”是人所固有的东西,就是他后来所提出的“良知”,本文后面我们还会谈到这一点。到这里,我们要弄明白的是,“真知”本身就蕴含着对“行”的要求,“行”是“真知”的具体体现,不“行”就不能称得上“真知”。例如,一个人如果说他已经真正知道了“人应该孝顺”这个道理,那实际上就是说他正在确确实实的追求着“孝道”,他也就是在扎扎实实的做孝顺长辈的事。否则,就不能说他知道或者懂得“人应该孝顺”这个道理。这就是阳明所说的“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行】
“知行合一”的“行”,理解起来稍微有些复杂。它不能简单被理解为“行为”“实践”。阳明心学中的“行”,还包括了人的“思考”甚至想法。动一动歪脑筋,心生一个不好的念头,这些都是属于阳明所说的“行”的范畴。这一点必须要多加注意。《中庸》中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和一般人所认识的不同,在阳明看来,这五项都属于“行”的范畴。阳明心学认为,所有的行都有一个与之相符合的“出发点”,就是“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从人的行为受其主观意识的支配这一点来说,这是不难理解的一件事。
所以,从“行”这一点来说,所谓“知行合一”,积极的方面指的是人的所有“主观能动”的行为,包括“学习”“审问”“思考”“辨识”以及具体的“行动”都是与其所秉承的“真切的追求”相对应的。而从消极的方面来说,如果一个人并没有一个“真知”即真切的追求作为基础,人的行为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就如同“戏子”作秀一般。
搞清了上面所说的“知”与“行”的内涵,就差不多能够理解它们的“合一”,其实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阳明先生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对应的是“头脑”与“主意”。通俗的讲,就是做一件事的“目的”与“追求”,就是为什么要做一件事。而“行”对应的是“工夫”与“手段”,就是为做成一件事所花的心思与努力。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把这两者给统一起来。而能够做到这一点,把自己的追求和自己的行动统一起来的人,就是圣人。
二、“知行合一”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才能“知行合一”
常人听到“知行合一”所产生的质疑,一般来说,有这么两种。
一种是,知怎么可能和行是一回事,知道和做到,分明是两回事嘛。这一点,看了我上面对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二字的概念的梳理,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另一种质疑就要复杂一些。有一部分人大致明白了“知行合一”的意思后,心里会想,这个“知行合一”也没什么了不起嘛!一个人所追求的和他平时所努力的要一致,这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知行合一”有什么难的?做到这一点就能算圣人了?
要回答这样的质疑,就得从阳明先生反复阐述过的,他所谓的“立言宗旨”说起。
“ 知行合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分为两个,一个是“知而不行”,一个是“行而不知”。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一个问题。
1、知而不行
(1)行与知相矛盾
一个人平时所做的事情,真的就和他真切的追求,始终能够保证一致吗?我看不见得。不说仁爱、孝顺那般的大道理。就譬如教育自己的小孩,或者筹划一个出门的旅游这种日常
的小事,也会碰到许多“知与行”的矛盾。在教育小孩这件事上,一个人的追求当然是让小孩得到很好的成长,过好幸福的一生。我们姑且认为这个道理或者说这个“知”,天下父母在内心最深处不认可的恐怕很少。但落在实际的行动上面,能够始终做到的恐怕少之又少。你的见识、你的心情、你自身的偏好、你对自己而非孩子本身的一些无谓的追求都极有可能在教育小孩(即“行”)的过程中,与你的追求(即“知”)背道而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