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洛阳古代都城城址的变迁
历史地理第九辑
简论洛阳古代都城城址的变迁
史为乐
洛阳是中国的著名古都y它与西安.开封、杭州、南京、北京等城市并称为中国六大
古都。如果再加上邺都,就是七大古都。在
这些古都之中亨洛阳的历史算是最悠久的i 个。^
历史文献和现古证明,夏文化就是
I
从离山周围以至伊洛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也
就是说,禱山周围是夏族的发祥地,是华夏民
族的老家。《逸周书•度邑解》说:“自洛洒延
于伊洒,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汉代著名
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封禅书》也说「昔
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对这些记载,以前
人们还不敢确信无疑,所以洛阳通常被称为“九朝名都”,这是指东周、东汉、曹魏、西晋、
北魏(孝文帝以后)、隋(炀帝)、唐(武后〉、五代后梁、后唐等九个朝代。但随着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展,人们并始发现/九朝名都”的说法不够确切了»1949年以后,沿着伊洛河之滨,在东西大约30公里之内,先后到了五座都城遗址,其中有中
外瞩目的德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偃师县
U
城西尸乡沟商都“西亳疗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故城遗址和隋唐故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是东周时的都城9汉魏故城遗址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朝的都城苗隋唐故城遗址是謂(炀帝人唐(武后)和五代后梁、后唐四朝的都城。这五座古都遗址中,夏都遗址和商都遗址都是新增加的。这样,洛阳就不是“九朝;名都”,而是十一朝名都了。总计洛阳为都的时间在千年以上.这在六大古都或七大古都之中夕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O
一、二里头宫殿遗址
是否夏都
历史文献记载,夏都多迁徙:禹都阳城(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告成镇附近),太康迁都斟鄱(今河南巩县西南),后相迁都商丘(即帝丘,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又迁斟灌(今山东莘县西南观城),帝宁迁原(今河南济源县西北),又自原迁于老丘(今河南开封市东北片胤甲迁都西河(在山西省西南部〉,桀又迁都
斟瓠,①《今本竹书纪年》还记载二41帝癸,一名
♦P♦
桀。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鄂。……十三年,迁于河南”。所谓“河南”,即指今洛阳'附近。
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县西南约8公里、今洛阳老城东约18公里的二里头遗址发现大型宫殿建筑基址。一号宫殿遗址是一 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夯土台基,东西长108米,南北宽约100米,总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夯土台基上遗存有成排成行的柱洞和
①据生史记*封禅书歩正义引■世本■及厳水经•巨洋
水注Th汲郡古文M即古本
*竹书纪年•)、黑太平御览詹卷八二引"竹书)纪年人
—173一
1-
31基台基中部偏北,有一块高起部分,东西36米.南北鉤25来,是殿堂的基座。台基
中部的殿堂呈长方形,东西长3X4米,南北•宽1九4米。四周有一圈大柱子洞或柱础石,
应是殿堂的檐柱。在檐柱外侧0.60—0,70米
一处,还有一圈小柱子洞或柱础石,可能是支
撑股堂出檐的挑檐柱。从檐柱的排列推定,
这是一座面阔八间、进深三间、四坡出檐的殿堂,堂前是平坦的庭院祥南面是敞阔的大门曳
四周有彼此和连的廊洗,围绕中心的殿堂,从
而组成了一座十分壮观的宫殿建筑。①二号
宫殿遗址是包括中心殿堂、大墓及廊疣、大门
的一组建筑,整个基址呈长方形,东西宽约58米,南北长约72,8米。遗址的四边包括北壇、东墙、东廊、西墙、西廊,南面为复廊和大门。北墙与三面廊围咸一个广庭。广庭中央
■I •偏北是中心殿堂乜中心殿堂与北墙之间有一•大墓。②据《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载’篥凡
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所以,考古工作者
认为这里是古代都城无疑。但究竟是何时的
I■
都城,二十余年来我说纷纭。开始时,汤都西毫说占压倒的优势'自从偃师商城遗址发现后,多数同志认为,偃师商城遗址才是西亳之所在,而二里头宫殿遗址则应当是夏都遗址,有的学者认为这里就是夏都斟哪遗址。事实果然如此吗?不对評我们也认为二里头宫殿加址是夏都遗址,但它决不会是夏都斟郵,而••可罷是夏桀晚期的都城遗址。因为在我国历史文猷中,对夏都斟鄰的力位记载是非常明•确的。如《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载’“春,王•正月壬寅朔,二棘(王师、晋师〉圉郊。癸卯,「郊、鄆溃”。
杜注:■“河南巩县西南有地名鄆冲”。《史记・夏本纪》正义弓I《括地志》亦载:“故鞠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夏桀所居也”。此所谓“故鄴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是指巩县老城而言,今县治(孝义镇)乃1963年所迁°乾陲'巩丄!ii?则剛「嗣
为郵罗之邑,故后来或U華时X戒以空倍•竄
为一地灯今名罗庄,U鄂罗得名i V郃今塔孙湾,即剳湾。乾隆《巩县志》说厂罗圧在巩丸西
南五十里,亦是以巩县老城的距离而盲。夏都
斟鄆遗址应当到巩县西南的罗疋或孙湾附近
去探査,而不可能在历来屈丁假师县的二里
头遗址。如果《今本竹书纪轩》中夏集■「:三
年迁于河南”的记载可信,二川头宫殿遗址很
可能是夏桀后期的都城遗址幻至于熨郴斟邵
故城的发现,仍当寄希望于考讥学界。
二、商都西亳遗址的发现
商本东夷族。汤始居亳・在今河南稠丘
附近"③灭夏以后,迁都西老•建立了商珈。西
亳在今河南偃师县。《汉书•地理志»MTMW 偃师县下班固自注「尸乡,般汤所都蔦似因
地面上的遗迹早已泯灭,所以人们对西电的
具休位置是不清楚的。1984年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一支田冊考古工作队,在河南偃师县城西发现了一处彌代早期的郝城遗址,西南距二里头遗址約6公用,逊灿中部正好有一条叫尸乡沟的低卩1地带穿过。整座城址略作长方形,南北长1710^,东四宽度不等…北部为》215米,中部为H20氷,常部为740米‘曲积约为势0万平方米。现已探明城址的东V北鶯西三面城墙和东北售西北两城角科南城墙及东南*代術二城处没有发
①中国科学院旁古研究所二!U头工件队:<河南偃
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倚报儿n<増古津
1974年第4期住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兜所二川头工作队…河
>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宮殿追址
*>載直弋古、10R3锌
第3期存
③据址尚书•於及址史记*加木处W义引曲地
—"174
现,可能为北移的洛水所破坏。城内已发现的大型建筑基址有三处,其中最大的一处位于城址的中部偏南,可能是宫城,长宽各200米,略呈正方形,面积达45000平方米°小城四周环绕2米厚的围墙,南面正中位置有宽敞的门道。围墙中部有一座长、宽各数十米的宫殿建筑基址。左右各有两座面积与之相似的宫殿基址:前面是一条平坦的大道直通南门以外,大道两侧各有数座小型夯土建筑基址£后面还有几座中型建筑基址。这些宫殿建筑基址,有的自成一体,有的左右对峙,组成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①考古工作者认为,这里正是汤都西亳。
从偃师商城遗址发掘情况来看,它所处
的时代应早于郑州商城。在宫城内东偏北部乡在洛州偃师县西南五里也寫《史记-殷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也说:薦亳邑故城在洛州偃师县西十四里,本帝舍之墟,商汤之都也J 又说「河南偃师为西亳,帝皆及汤所都戸盘庚亦徙都之J《诗地理考-商颂》亦引《括地志》说「汤即位居南毫予后徙西亳,在偃师县西十四里,本帝誓之墟S这里所说的偃师县城也是指老城而言,今偃师县驻地大槐树,系1961年所迁这些记载中对西亳或尸乡的说法稍有岀入•但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偃师县城西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古时属尸乡,毫邑故城正是在这一带地方,现在发掘的偃师县城西古城遗址,是商早期的都城西亳无疑。
商代由汤至仲丁,凡六代,共十一王宇约二百余年皆都西亳。到仲丁时由亳迂嚣(即
的一座建筑基址(简称四号宫殿}上面,叠压嗷,在今河南荥阳东北,一说即郑州商城儿河
着商代二里岗期上层的文化层和灰坑。在宫城四周堆积着二里岗期上层和下层的文化亶甲由嚣迁相(今河南内黄县东南人祖乙迁于邢(即耿,今河南温县东几不久又迁都庇
层、灰坑和墓葬。与此同时,也发现有二里头(今山东鱼台附近儿南庚迁于奄(今山东曲阜
文化四期的灰坑和出土陶器。在城门西2门(中门)内侧埋葬有三层墓葬,上.中层墓葬的•年代属于二
里岗期上层,下层墓葬属于二里岗期下层
*在东2门(中门)北面也发现有二里岗期下层的墓葬。这些墓葬全部叠压在城
.♦
中国古都内路土层之上或打破城墙,为考察偃师商城的兴建年代提供了地层方面的依据■表明偃市人到盘庚时才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市西北),成为商代后期的统治中心。《史记•殷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说星杠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J
三、西周营建成周与
汉魏故城的由来
师商城应建于二里岗期下层之前,有可能属
于二里头文化四期,应是商代早期兴建的。②、网兴起于今陕西境内乜文王时由岐山下在历史文献中,除了我们在上面所提到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境)迁都于丰(今长安的《汉书•地理志》关于偃师县尸乡为盘商汤县西北,洋水西岸儿文王死后,武王即位■又所都拶的记载外,具体指明西亳或尸乡方位的迁都于镐(今长安县西北,岸水东岸斗门镇附
还有一些,如《水经•液水注》引阚驱的话说: "亳本帝辔之墟,在《禹贡》豫州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尸乡亭是也仁《史记•■股本纪》正义引《晋太康地记决“'尸乡南有亳饭,东有城,太甲所放处也吃后,加按语「尸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巍故城工作
队:武偃师商城的初步勘探和发堀S载V考古娄1984年第6期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阿南二队:<1984年春偃师尸乡沟夜城官殿遗址坨掘倚报r载崛考古>1985年第4期。
②赵芝荃•徐殿魁:疔偃师尸乡沟商城的发现与研
究f载老中国古都紂究汴箋3址亠
-…\7:y
q:近人因此,周代的都城称为丰镐。武王灭商
后两年病死,武王之子成王诵继位,由武王弟
周公旦摄王位,代行国政。殷纣王之子武庚
乘机与驻扎在商旧都附近、监督殷商残余势
力的管叔、蔡叔串通,并联合东方的奄(今山
东曲阜市〉、蒲姑(今山东博兴县)及徐夷、淮
夷等起兵反周。周公亲率大兵东征,经过三
年的战斗,终于平定了叛乱。周王朝为了加强
对东方诸侯的控制,成王五年大规模地营建
成周。据《逸周书•作雒解》记载二成周“城方
千七百二十丈,郛(指外城郭)方七十里,南系
于洛水•北因于郑山〈即北邙山儿以为天下之
大凑(大都会)J周初建造成周时■很可能是
按照国都的规格兴建的。成周建成后一周公
正式还政于成王,并将象征王权的九鼎迂到
了成周。从此,成王就长期住在成周。《史记•
鲁世家》记载:周公在丰京,临死时还嘱咐,
亶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再,可见成周
在当时是何等的重要。但从西周一察,国
都仍在丰镐,而以成周为陪都。
周初营建成周,见于《尚书》的《召诰》和
《洛诰》两篇文献。但由于汉代以来学者曲解
经文,把《召诰》、《洛诰》中记载的周、召二公
规度、经营洛邑的过程曲解成先后建了主城'
和成周两座城。对于这个问题,我在《西周营
建成周考辨》①一文中已作过详细的论证,证'
实西周所建即为成周一城.而非同时营建王
城、成周二城O
关于成周城故址亨现在还没有到<4949
年以后考古发掘中到了东周王城旧址,这
座城的西北角在东干沟北的土冢处。城墙由
土冢向南,进入东干沟一带,沿涧河东岸在王
城公园处跨过涧河向西,在七里河村北转南,
延至七里河村南又西折然后向南,至兴隆寨
西北,为城的西墙;南墙由兴隆寨西北向东
拐芋在兴隆寨北跨涧河,经瞿家电村北向东延
伸,东段因地势低下,不见城墙,城的北墙从
东干沟村北的土冢处沿干渠一直向东,至距
唐城西墙约200米处止,全长2890米,保存
最为完整鼻由北墙转弯处向南行,为城的东
墙。因为南墙的东段已湮没不见,因而城的
东南角没有寻到。②这座东周王城遗址与西
周所建成周是否有某些继承关系,现在还难
以定论。但从《洛诰》中“我乃卜涧水东4S水
西,惟洛食。我又卜涯水东,亦惟洛食”等语
来看,所营成周应在涧水以东、洛水以北,外
郭很可能跨漓水两岸。我们这样推断也是符
合考古发掘的实际情况的。因为在洛阳东火
车站北边的台地上,发现并试掘了西周前期
的铸铜器作坊遗址,面积约28万平方米。遗
'址的北边是庞家沟西周墓地。1963年在这里
发掘了三百余座西周墓,从出土的青铜器可
以看到“康伯”、“毛伯號「太保”等铭文。这些
重要发现.都在滴河西岸,因此,人们有理由
推测西周时的成周可能距铸铜遗址和墓区不
远。③*
在《西周营建成周考辨》一文中,我曾经
说过:春秋战国时称为“成周”的地方(今汉
魏故城内人本来是成周的东郊,西周时可能
弄未筑城。但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在武:
王灭商乏后,遭在伊洛一帶的°有夏之居””
桦营周居于健邑帚后去蔦武王所营洛邑,很
可能就在今天的汶魏故城。现在有的同恚否
定酋周初在营建成周之前曾有营洛邑之举,
我们认为这是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禹书・
召诰》中说J“周公朝至于洛J《洛诰》也说’
①史为乐:<西周营建成周考辨r载<中国史研究沪
1984年第1期。
②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址洛阳涧滨
东周城址发掘报告#,载农考古学报■1959年第2:
®河南省博物馆川河南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儿载
攻物考古工作三十年,第277页。
…〔
76
周公薦朝至于洛师J表明成周未建成之前,洛邑已有大军驻守。又《尚书•多士》载「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说明在营建成周之前有新邑洛。在成周建成后,原来的洛邑自然成了成周的一部分(“成周”有时也称为“洛邑力)。春秋时候,周平王由镐京迁都成周,因为这里是周王所居,所以称为王城口原来的洛邑,春秋时因为敬王徙居于此,在众诸侯的帮助下,又进行了扩建(所谓"城成周”)。从此,这里便沿袭了成周之名。
从东汉开始,历曹魏、西晋,至北魏时的都城,均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成周城,现在这座城的遗址就称为汉魏故城。汉魏洛阳城的规
I
模亍据《续汉书-郡国志》注引皇甫谧《帝王世
X
纪》说:“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又引《晋元康地道记》说:“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大体上长九里,宽六里,故俗称“九六城”。现在这座故城遗址的城垣轮廓还清晰可辨,•根据考古学者的实际调査,这座城的东城垣全长为3862.7米,西城垣全长为3811米,北城垣全长为2600米,南城垣已被洛河冲没。整个城址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与文献中记载的“九六城”基本加符「
北魏洛阳城仍是在汉魏洛阳故城的基础
I
上建立的。《洛阳伽蓝记》说/京师《洛阳〉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是指洛阳城区和四郊而言。城东建春门外有七里桥,桥东一里为洛阳外郭的一座城门,因为门开三道,称为“三门”,当时人们离别送行,常来到这里,说是“相送三门外J城西阊阖门外七里有长分桥,后来民间语讹为张夫人桥,朝中王公大臣迎送也多在此中再加上内城东西宽六里余,共二十里左右各城南宣阳门外四里至洛水永桥,城北至邙山不过一董,加上城内南北九里余,共约十五里左右中所以《元河南志》指出:杨街之《洛阳伽蓝记》中关于洛阳城的规模
円增广而言者,盖兼城之内外也J
四、隋唐东都洛阳故城
年)
堪,
隋唐东都城是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
营建的。因为当时汉魏洛阳故城荒颓不
所以在故城西十八里处营建新都。东都
建成后,隋炀帝、唐朝时武则天及五代的后
梁裏后唐等朝均建都于此。据唐韦述《两京新
记》说:东都城“东面十五里二百一十步,南
面十五里七十步,西面十二里一百二十步,北
面七里二十步,周回六十九里二百十步S城
的西面和北面的长度显然没有把宫城和皇城
等的长度计算在内。另据《元河南志》记载,
东都城箕周回五十二里S现在这座古城遗址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勘查,已经基本搞清。
这座城的东北角在今唐寺门,东南角在今城
角村,西北角在苗沟东南,西南角在今古城村•
西。据测东城墙长7312米,南城墙长7290
米,北城墙长6138米,西城墙长6776米,计
周长27.5公里,与历史记载基本吻合。②
I
关于隋唐东都城后来的变化,这里只想
说明两点:
(一)唐末张全义在洛阳所修南4匕二城
的规模大小。唐朝末年”张全义曾驻守洛阳
城。《新五代史<;张全义杂传》记载’“河南
I (今洛阳)遭(黄〉巢*(孙)儒兵火之后,城邑残
破,户不满百,全义披荆棘,劝耕殖,躬载酒
食,劳民吠亩之间,筑南■北二城以居之。数译
■年,人物完盛,民甚赖之J《旧五代史•张全1
义传》也说/筑垒于故市,建置府署,以防外.
①阎文儒泮洛阳汉魏隋唐城址勘查疋r载盘为"学
报^1955年第9期。
②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圾掘艮:电肉唐东都
城绘能勘世和发掘I载诣古杓呦年第9処
…1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