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物理实验现象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实验:以音叉实验典型考题】 1.轻敲甲音叉,观察到 乒乓球被弹开 ,说明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
2.敲击力增大后,乒乓球弹开幅度 加大 ,说明 声音的响度取决于声源振动幅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3.敲击乙音叉时,观察到 靠近甲音叉的乒乓球仍然被弹开 ,说明 空气可以传声/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还能说明 声音具有能量 ;
4.这个实验中,悬挂着的乒乓球作用是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放大,便于观察 ;
5.实验方法为 转换放大法 ;
6.这两个实验,能在月球上完成的是实验 ① ;
7.为了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这个结论,小梁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他的改进方法是 在桌上撒碎纸屑/放乒乓球/放一些轻小物体 ;
8.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这个结论,小春和小超搬来两张桌子紧挨在一起,小春轻敲桌面,小超耳朵贴在另一个桌面上, 能 听到小春敲桌子的声音;小春将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后敲击,小超听到的声音 变小 ,这是因为 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
实验①
实验②
【声音的传播:真空罩实验、“土电话”】
1.把一个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玻璃罩/真空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手机声音越来越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中,发现声音逐渐变大,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2.在声音减小的过程中,我们能看见手机屏幕亮着,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3.这个实验用到的物理方法是理想实验法;
4.如果在抽气的过程中发现,手机的声音没有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是玻璃瓶漏气;
5.小明发现自己家的玻璃就是将两层玻璃之间空气做了抽真空处理,请你从声学角度说说这样做的好处:阻断声音的传播,创造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6.将金属衣架悬挂在细绳中央,当同伴轻轻敲击衣架时,我们听到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耳中的;
7.将细绳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并用两只食指堵住双耳,再让同伴轻轻敲击衣架,此时声音是通过固体传到耳中的;
8.用食指堵住双耳,声音响度更大,说明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9.土电话可以实现“通话”,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10.土电话可以听到平时听不到的“窃窃私语”,这表明固体比气体传声效果好;
11.如果土电话的棉线一端被捏住了,或者棉线处于松弛状态,听的一方将听不到声音,原因是棉线无法振动产生声音;
12.如果把棉线换成金属丝,听到的声音会变大,表明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比棉线的传声效果好;
《热学实验》(八上)
备注:南京中考的“热学”包括了八上和九上两部分内容,此篇仅供初二学员复习用,中考前复习请下载初三的版本。
【气体温度计】
如图,是由烧瓶和细弯管组成的空气温度计,回答下列问题:
1.原理是气体的热胀冷缩;
2.气温上升时,玻璃弯管中的水柱向左移动;细弯管越往左,示数越大;
3.增大该温度计灵敏度的措施换更大的烧瓶、换更细的玻璃弯管;
【水沸腾实验】
1.搭装置时,顺序是自下而上,仪器要用到温度计、计时器/秒表等;器材组装过
程中,铁架台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酒精灯的外焰的高度固定的;
2.实验中加热时间过长的原因是水的初温较低、水的质量较大、没有用酒精灯外焰
加热、没有加有孔的盖子;
3.如何节省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增加水的初温、减小水的质量、用酒精灯的外焰加
热、盖上有孔的盖子;
4.中心有孔的纸板作用: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
5.实验时,需要记录加热时间/min 和水的温度/℃;需要观察气泡的大小,沸腾前气泡自下而上越来越小,原因是水蒸气液化;沸腾时气泡自下而上越来越大;气泡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
6.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7.水沸腾的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8.撤走酒精灯,停止加热后,水还继续沸腾,原因是:石棉网的温度/余温高于水的沸点,水还能继续吸热;
9.实验收集多组数据,目的是:得到可靠结论;
10.多次实验,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使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
11.将烧瓶中水烧开后用橡皮塞密封倒立过来,立即向烧瓶上浇冷水,这时可以观察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这是因为瓶内水面上方气压减小,沸点降低,说明了水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小;
【晶体熔化实验】
如图,为海波晶体熔化实验的示意图及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假设第
10min时海波刚好完全熔化,完成下列问题:
1.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使海波受热均匀和便于观察海波状态以及记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录加热时间和海波温度;
2.海波的颗粒要小一些,目的是:使海波受热均匀;
3.实验时,需要记录加热时间/min 以及海波的温度/℃,还需要观察海波的状态;
4.在5-10min时,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熔化将停止,理由是海波与水没有温度差,将无法继续吸热;
5.第5min时,海波处于固态,吸热时,状态改变(开始熔化),温度不变;放热时,温度降低,状态不变;
6.熔化过程是5 分钟~ 10 分钟,共持续5 分钟;
7.第10min时,海波是液态,吸热时,状态不变,温度上升;放热时,温度不变,状态改变(开始凝固);
8.晶体的熔化条件:达到熔点,持续吸热;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持续放热;
9.晶体的熔化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持续放热,温度不变;
【碘升华实验】
1.水浴加热的好处:
①使碘锤中的碘受热均匀;
②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在实验中先熔化后汽化,只能升华;
【干冰升华实验】
1.将干冰放入一杯水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气泡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水杯上方有大量白气,其主要成分是小水珠,形成原因是干冰升华吸收热量,水杯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水面上方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
2.烧杯杯壁外侧会结霜,原因是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烧杯里温度剧烈下降,烧杯外侧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凝华成小冰晶;
《光学》
【光的散实验】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向它的底边偏折,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光带,这个光学现象叫光的散;这一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光混合而成/太阳光是复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光的折射;
2.历史上首先用实验研究这个实验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3.由A至B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三棱镜对太阳光中的紫光偏折能力最强;
4.A外侧为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为了温度计示数上升更明显,改进措施是将温度计玻璃泡涂黑,原因是黑吸收和放出热辐射的本领强/黑能吸收所有光;把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后分别放在红光区、红光区外侧,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几乎一样,其原因可能是①温度计分度值太大;②光线太弱;
③环境温度太高;
5.B外侧为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
6.实验时用白屏的主要原因是白能反射所有光;
7.将白光屏换成蓝光屏,我们能看到只有一条蓝光条,不能看到彩光带,原因是蓝光屏只能反射蓝光,其余光被吸收;
8.将三棱镜上贴满蓝透明薄膜,或者将蓝玻璃放在三棱镜与光屏之间,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彩带,原因是蓝透明薄膜只能透过蓝光,其余光被吸收;
9.将三棱镜上贴满蓝透明薄膜,光屏上贴满红纸,光屏上呈现黑;
10.太阳光的热量,主要以热辐射的形式到达地球,主要存在于红外线中;
11.有太阳光照到的地方,总是暖洋洋的,说明光具有能量,穿深衣服晒太阳感觉更温暖,说明深物体吸收热辐射本领更强;散热板用黑,原因是黑放出热辐射本领更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