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归纳⼤全
漫长的学习⽣涯中,⼤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家更好的学习。下⾯是店铺为⼤家收集的初中物理知识归纳⼤全,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篇1
第⼀章物态及其变化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种状态变为另⼀种状态的过程。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表⽰。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温度的规定:在⼤⽓压为1.01×105pa时,把冰⽔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称为1摄⽒度,⽤符号℃表⽰。
6、温度计的使⽤:
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
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8、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属、⾷盐、明矾、⽯英、冰等
⾮晶体:没有⼀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玻璃
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式:蒸发和沸腾
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发⽣的⼀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积、液⾯的空⽓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涂⼀些易挥发且⽆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定温度下,在液体表⾯和内部同时发⽣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量⽓泡,上升,变⼤到液⾯破裂,放出⽓泡中的⽔蒸⽓。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压有关,液⾯⽓压越⼩沸点越低,⽓压越⼤沸点越⾼。⾼原地区普通锅⾥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压锅是利⽤增⼤液⾯⽓压,提⾼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17、液化:物质由⽓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18、液化的两种⽅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9、所有⽓体温度降到⾜够低时都可以液化。⽓体液化放出热量。
20、常⽤的液化⽯油⽓是在常温条件下,⽤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的。
2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态的过程。升华吸热。
22、凝华:物质由⽓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像雪、霜等⼩冰晶都是凝华形成的。
23、⽣活中的物态变化:
云:⽔蒸⽓在⾼空遇到冷空⽓,液化成⼩⽔滴或凝华成⼩冰晶,集中悬浮在⾼空中。
⾬:云中的⼩⽔滴、⼩冰晶下落,冰晶吸热熔化成⼩⽔滴与原来的⼩⽔滴⼀同落到地⾯。
雾和露:⽔蒸⽓液化成的⼩⽔滴。雪和霜:⽔蒸⽓直接凝华成的⼩冰晶
24、卫星外部整流罩涂有特殊物质的作⽤:物质熔化和汽化都吸热,降低卫星温度保护卫星。
25、电冰箱的电动压缩机⽤压缩⽓体体积的⽅法把⽓态制冷物质压⼊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液化,被液化的制冷物质通过节流阀进⼊冰箱内部的蒸发器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第⼆章物质的性质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1、长度的测量,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2、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的产⽣跟测量的⼈和⼯具有关,只能减⼩不可避免。通常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法来减⼩误差。⽽错误是应该且可以避免的。
3、量筒和量杯的使⽤⽅法:⾸先放在⽔平桌⾯上,读数时视要与凹液⾯的最低处保持⽔平,(⽔银应与凸液⾯的顶部保持⽔平)
4、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
物体质量是物体本⾝的⼀种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关。
5、质量的测量⼯具:台秤、天平、戥⼦、地中衡等
6、托盘天平的使⽤:⾸先把天平放在⽔平桌⾯上,⽤镊⼦把标尺上的游码拨⾄左侧零位置,
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平位置平衡。将物体轻放在左盘上,右盘放砝码。
⽤镊⼦拨动游码,使指针指在中央刻线上,记录数据。砝码⽤毕必须放回盒内。不能⽤⼿捏砝码。
7、密度: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ρ=m/v
8、纳⽶材料:将某些物质的尺⼨加⼯到1~100nm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较⼤尺⼨时发⽣了异常变化,称为纳⽶材料。
纳⽶⽅法处理后的领带具有⾃洁性,不沾⽔也不沾油。
纳⽶⽅法处理后的物质也有抑制细菌⽣长的功能。
9、锂电池的特点:体积⼩、质量轻、能多次充电、对环境污染⼩。
10、记忆合⾦:主要成分是镍和钛,它独有的物理性质是:当温度达到某⼀数值时,材料内部的晶体结构会发⽣变化,从⽽导致了外形的变化。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
1、参照物:要描述⼀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的,要选定⼀个标准物体做参照物,这个选中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2、运动:⼀个物体相对于另⼀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3、位置变化:⼀指两个物体间距离⼤⼩的变化,⼆指两个物体间⽅位的变化。
4、相对静⽌:运动⽅向和运动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
5、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国际单位制是⽶/秒,常⽤单位:千⽶/⼩时。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篇2
电学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属导体⾥⾃由电⼦定向移动的⽅向与电流⽅向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向为电流⽅向。
2、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
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
4、⾦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增⼤(玻璃温度越⾼电阻越⼩)。
5、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
6、在⼀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影响电阻⼤⼩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8、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9、利⽤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段导体⽽⾔的。
10、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1、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正⽐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反⽐。
12、在⽣活中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压带电体。
13、开关应连接在⽤电器和⽕线之间、两孔插座(左零右⽕),三孔插座(左零右⽕上地)。
14、“220V100W”的灯泡⽐“220V40W”的灯泡电阻⼩,灯丝粗。
15、家庭电路中,⽤电器都是并联的,多并⼀个⽤电器,总电阻减⼩,总电流增⼤,总功率增⼤。
16、家庭电路中,电流过⼤,保险丝熔断,产⽣的原因有两个:①短路②总功率过⼤。
17、磁体⾃由静⽌时指南的⼀端是南极(S极),指北的⼀段是北极(N极)。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18、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19、地球是⼀个⼤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20、磁场的⽅向:①⾃由的⼩磁针静⽌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向。
21、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磁、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磁⽣电、发电机)。
22、电流越⼤,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有铁⼼⽐⽆铁⼼磁性要强的多)。
23、电磁继电器的特点: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动控制)。
24、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法拉第)。
25、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的作⽤这⼀现象制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6、产⽣感应电流的条件:①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②切割磁感线。
27、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28、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其中的磁体有⼒的作⽤。
光学
29、⽩光是复⾊光,由各种⾊光组成的。
30、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1、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光速: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
32、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孔成像、影⼦的形成、⼿影)。
33、光的反射现象(⼈照镜⼦、⽔中倒影)。
34、光的折射现象(筷⼦在⽔中部分弯折、⽔中的物体、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散)。
35、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射(平⾯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36、镜⾯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7、平⾯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致)像与物⼤⼩相等。
38、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虚像正⽴,物在凸透镜⼀倍焦距以外能成实像,⼩孔成像成实像,实像都是倒⽴的,能⽤眼睛直接看,也能呈现在光屏上。
39、放⼤镜、平⾯镜、⽔中倒影是虚像,虚像是正⽴的,只能⽤眼睛看,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40、凸透镜(远视眼镜、⽼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凹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
4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42、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43、凸透镜⼀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倍焦距是成放⼤像和缩⼩像的分界点。
44、眼睛的结构和照相机的结构类似。
45、凸透镜成像实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透镜光⼼、和光屏中⼼在同⼀⾼度,⽬的是使凸透镜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
热学
46、熔化、汽化、升华过程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过程放热。
47、晶体和⾮晶体主要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熔点,⽽⾮晶体没有。
48、物体吸热温度不⼀定升⾼,(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放热温度不⼀定降低(晶体凝固)。
49、物体温度升⾼,内能⼀定增⼤,因为温度是内能的标志;物体内能增⼤,温度不⼀定升⾼,如晶体熔化。
50、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定升⾼;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但温度不⼀定降低。
51、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①液体表⾯积的⼤⼩②液体的温度③液体表⾯附近空⽓流动速度。
52、⽔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会根据图象判断)。
53、雾、露、“⽩⽓”是液化;霜、窗花是凝华;樟脑球变⼩、冰冻的⾐服变⼲是升华。
54、扩散现象说明分⼦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分⼦运动越剧烈。
55、分⼦间有引⼒和斥⼒(且同时存在);分⼦间有空隙。
56、改变内能的两种⽅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5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是因为⽔的⽐热容⼤(暖⽓供⽔、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58、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59、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60、热值、密度、⽐热容是物质本⾝的属性。
61、两块相同的煤,甲燃烧的充分,⼄燃烧的不充分,甲的热值⼤(错)。
62、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间有斥⼒(⽊棒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间有引⼒)。
63、蒸发只能发⽣在液体的表⾯,⽽沸腾在液体表⾯和内部同时发⽣。
⼒学
64、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65、利⽤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66、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67、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68、通常情况下,声⾳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体。
69、乐⾳三要素:①⾳调(声⾳的⾼低)②响度(声⾳的⼤⼩)③⾳⾊(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70、防治噪声三个环节:①声源处②传输路径中③⼈⽿处。
71、⼒的作⽤是相互的,施⼒物体同时也是受⼒物体。
72、⼒的作⽤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改变。
73、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法:①速度的⼤⼩和⽅向其中⼀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74、弹簧测⼒计是根据拉⼒越⼤,弹簧的形变量就越⼤这⼀原理制成的。
75、弹簧测⼒计不能倒着使⽤。
76、重⼒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的,⽅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的⽅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77、两个⼒的合⼒可能⼤于其中⼀个⼒,可能⼩于其中⼀个⼒,可能等于其中⼀个⼒。
78、⼆⼒平衡的条件:⼤⼩相等、⽅向相反、作⽤在同⼀条直线上,作⽤在同⼀个物体上。
79、相互作⽤⼒是;A给B的⼒、B给A的⼒。
80、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向后仰、跳远时助跑、拍打⾐服上的灰、⾜球离开脚后向前运动、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刻停下来,甩掉⼿上的⽔)。
81、物体不受⼒或受平衡⼒作⽤时可能静⽌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82、液体的密度越⼤,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
83、连通器两侧液⾯相平的条件:①同⼀液体②液体静⽌。
84、利⽤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管、⽔位计、⾃动饮⽔器、过⽔涵洞等)。
85、⼤⽓压现象:(⽤吸管吸汽⽔、覆杯试验、钢笔吸⽔、抽⽔机等)。
86、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压强的存在,托⾥拆利试验证明了⼤⽓压强的值。
87、⼤⽓压随着⾼度的增加⽽减⼩,⽓压⾼沸点⾼;⽓压低沸点低。
88、浮⼒产⽣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的合⼒。
89、阿基⽶德原理F浮=G排也适⽤于⽓体(浮⼒的计算公式:F浮=ρ⽓gV排也适⽤于⽓体)。
90、潜⽔艇⾃⾝的重⼒是可以改变的,它就是靠改变⾃⾝重⼒来实现下潜、上浮和悬浮的。
91、密度计放在任何液体中其浮⼒都不变,都等于它的重⼒,⽰数上⼩下⼤。
92、流体流速⼤的地⽅压强⼩(飞机起飞就是利⽤这⼀原理)。
93、功是表⽰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是有⽤功和总功的⽐值,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但“功率⼤的机械做功⼀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94、使⽤机械能省⼒或省距离(不能同时省),但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机械效率⼩于1)。
95、有⽤功多,机械效率⾼(错),额外功少,机械效率⾼(错),有⽤功在总功中所占的⽐例⼤,机械效率⾼(对)。
96、同⼀滑轮组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重物不变,减轻动滑轮的重也能提⾼机械效率)。
97、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弹簧测⼒计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时读数。
98、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考察机械能变化时,划出速度、⾼度的变化。
99、⽤⼒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于阻⼒(错,推⼒等于阻⼒)。
100、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惯性(错,防⽌惯性带来的危害)。
如何提⾼物理成绩
1、专⼼上课
学习物理最重要的是要理解,不能死记⼀些结论。学⽣要获得知识,上课听讲最重要,尤其是学新课时,⼀定要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听懂,将这些内容的来龙去脉理解,融会贯通并记住。上课以听讲为主,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等等都要记下来。
2、及时复习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学好物理学⽣记得要及时复习,要记得牢,就要反复强化。在复习过程中,要善记忆,会记忆,提⾼记忆效益。
3、有效练习
练习是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练习包括课堂预习、作业练习、实验操作练习、单元练习及综合练习等。数理化都是靠练出来的,⼀定要多做练习题,通过练习查漏补缺,沟通物理概念、定律之间的内在联系。
4、解决疑难
疑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动⼒,所以初⼆的学⽣在做题时,遇到有什么疑难,⼀定要抓住不放,这样才能提⾼能⼒,提⾼学习成绩。对某些题⽬进⾏巧妙的设疑,多动脑积极思维,多质疑,多解疑,才能真正弄清物理概念和规律。
5、系统总结
培养⾃⼰学习总结的习惯,提⾼⾃⼰的总结能⼒。通过⼤量的题⽬分类,总结不同类型的题⽬的规律,从⽽不断提⾼解题能⼒,提⾼思维的⼴度和深度,对提⾼能⼒和增强解题能⼒⾮常有益。
学好初中物理的⼩技巧有哪些
1、见物思理,多观察,多思考,做⼀个⽣活的有⼼⼈!
物理讲的是“万物之理”,在我们⾝边到处都蕴含着丰富的、取之不尽⽤之不竭的物理知识。只要我们
保持⼀颗好奇之⼼,注意观察各种⾃然现象和⽣活现象。多抬头看看天空,你就会发现物理中的“⼒、热、电、光、原”知识在⽣活当中处处都有。⼀旦养成⽤物理知识解决⾝边⽣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的习惯,你就会发现原来物理这么有魅⼒,这么有趣。!
2、学会从“定义”去寻错因。打好基础。
对于基本公式,规律,概念要特别重视。“死记知识永远学不好物理!”最聪明的学⽣都会从基本公式和概念上去寻错误的根源,并且能够做到从⼀个错题能复习⼀⼤⽚知识——这是⼀个学⽣学习物理是否开窍的最重要的标志!
3、把“陌⽣”变成“透彻”!
遇到陌⽣的概念,⽐如“势能”“电势”“电势差”等等先不要排斥,要先去真⼼接纳它,再通过听⽼师讲解、对⽐、应⽤理解它。要有⼀种“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研究精神。这样时间长了,应⽤多了,陌⽣的就变成了透彻的了。
4、把“错题”变成“熟题”!
建⽴错题本,在建⽴错题本时,不要两天打鱼三天晒⽹,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废。尤其注意建⽴错题本的⽅法和技巧,要有⾃⼰的创新、智慧以及汗⽔凝结在⾥⾯,⼒求做到赏⼼悦⽬,让⼈看了赞
不绝⼝,⾃⼰看了会赞美⾃⼰的杰作。并且要常翻常看,每看⼀次就缩⼩⼀次错题的范围,最后错题越来越少,直⾄所有的“错题”变成“熟题”!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就会触类旁通,永不忘却。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篇3
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是⼀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是3×108⽶/秒,⽽在空⽓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秒。
光的反射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射光线、法线在同⼀平⾯上,反射光线与⼊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等于⼊射⾓。(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镜⾯反射⼀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镜成像
6.平⾯镜成像特点:
(1)平⾯镜成的是虚像;
(2)像与物体⼤⼩相等;
(3)像与物体到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垂直。另外,平⾯镜⾥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镜应⽤:
(1)成像;
(2)改变光路。
8.平⾯镜在⽣活中使⽤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9.球⾯镜包括凸⾯镜(凸镜)和凹⾯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镜;⼿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镜。
探究平⾯镜成像特点实验
(1)为什么⽤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镜?
便于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能够⽐较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
(2)⽆论怎么移动蜡烛B也不能和A的像重合?
玻璃板未与⽔平桌⾯垂直。
(3)怎么到A的像的位置?
挪动蜡烛B直到与A的'像完全重合为⽌。
光的折射
10.光的折射:光从⼀种介质斜射⼊另⼀种介质时,传播⽅向⼀般发⽣变化的现象。
11.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斜射⼊⽔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射光线、法线在同⼀平⾯上;折射光线和⼊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于⼊射⾓;⼊射⾓增⼤时,折射⾓也随着增⼤;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时,传播⽅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光的⾊散
12.⽩光是由⾊光组成的。
透镜
1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
(1)两倍焦距分⼤⼩,⼀倍焦距分虚实。
(2)物近像远像变⼤。
(3)实像都是倒⽴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
(1)等⾼共轴调节:
等⾼:将蜡烛、凸透镜、光瓶三者中⼼调整到同⼀⽔平⾼度。
共轴:⽬的是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处。
(2)焦距确定:平⾏光源照射得到最⼩最亮光斑为⽌。
14.⼈的眼睛像⼀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
15.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篇4
(1)电阻:表⽰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的⼤⼩。
(2)单位:MΩ、kΩ、Ω。
(3)影响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的⼀种性质,它的⼤⼩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积,还与温度有关。
(4)滑动变阻器
①原理:通过改变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②使⽤⽅法: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上⼀下”;接⼊电路前应将
电阻调到最⼤。
③作⽤: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护电路。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篇5
我们所学习的机械运动是⾃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
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个物体相对于另⼀个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作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运动和静⽌的相对性
⾃然界中⼀切物体都在运动,因为地球本⾝在⾃转,所以绝对静⽌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通常所描述的物体的运动或静⽌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的。同⼀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的相对性。
相对静⽌的条件:两个物体向同⼀⽅向,以同样的快慢前进。
关于机械运动的基础知识点其实就是它的相关定义内容,这是需要⼤家掌握的。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
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般是玻璃),⾄少有⼀个表⾯是球⾯的⼀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的直线。
光⼼: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向不变。(透镜中⼼可认为是光⼼)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F"表⽰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点,这⼀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的距离叫焦距,⽤" f "表⽰。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个光⼼。
透镜对光的作⽤: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
通过上⾯对物理中透镜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的学习物理知识。
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下⾯是对物理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讲解,需要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的内容知识哦。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直线(光具座不⽤);
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凸透镜的中⼼、光屏的中⼼在同⼀⾼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像距( υ ) 像的性质应⽤
u > 2f f<υ<2f 倒⽴缩⼩实像照相机
u = 2f υ= 2f 倒⽴等⼤实像(实像⼤⼩转折)
f< u<2f>2f 倒⽴放⼤实像幻灯机
u = f 不成像(像的虚实转折点)
u < f υ> u 正⽴放⼤虚像放⼤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决记忆法
⼝决⼀:"⼀焦(点)分虚实,⼆焦(距)分⼤⼩;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
⼝决⼆:
物远实像⼩⽽近,物近实像⼤⽽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放⼤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物处⼀焦⼆焦间,
相机缩你⼩不点,物处⼆倍焦距远。
⼝决三:
凸透镜,本领⼤,照相、幻灯和放⼤;
⼆倍焦外倒实⼩,⼆倍焦内倒实⼤;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
⼀条规律记在⼼,物近像远像变⼤。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朝上),幻灯⽚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调焦距,⽽是调镜头到胶⽚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就应靠近镜头。
上⾯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考试成功哦。
中考物理知识点:眼睛和眼镜
同学们认真看看,下⾯是对眼睛和眼镜内容的知识学习哦,供⼤家参考。
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膜的共同作⽤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物体的光会聚在视⽹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较薄(焦距长,偏折弱)。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较厚(焦距短,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太强,或眼球前后⽅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膜前。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太弱,或眼球前后⽅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 )。
上⾯对眼睛和眼镜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物理知识,争取做的更好。
中考物理知识点:照相机和投影仪
下⾯是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内容知识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照相机和投影仪
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于⼆倍焦距,成的是倒⽴、缩⼩的实像;
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镜的作⽤是改变光的传播⽅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于⼆倍焦距,⼤于⼀倍焦距,成的是倒⽴、放⼤的实像;
以上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效的吧。
中考物理知识点: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学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很熟悉吧,下⾯我们来看看它们在物理中的应⽤。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由⽬镜和物镜组成,物镜、⽬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
望远镜由⽬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倒⽴的实像,⽬镜相当于放⼤镜,成放⼤的像;
希望上⾯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考出很好的成绩的哦,好好学习吧。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篇6
1.密度不是⼀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较明显。
2.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定是⼀个定值。
4.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5.受⼒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重⼒;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持⼒、摩擦⼒、拉⼒等其它⼒。
6.平衡⼒和相互作⽤⼒的区别:平衡⼒作⽤在⼀个物体上,相互作⽤⼒作⽤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定受到了⼒,受⼒不⼀定改变运动状态。⼒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和速度⽆关。惯性⼤⼩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只能说明物体动能⼤,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
9.惯性是属性不是⼒。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