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情况
聊城市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情况
黄河聊城段长59.51公里,自西南向东北流经阳谷县和东阿县。黄河支流金堤河长80.8公里,为沿线工农业生产和众生活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作为黄河与运河交汇的城市,聊城文化遗存丰富,地域特鲜明,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27处(国家级13处、省级79处、市级150处、县级185处)。近年来,聊城市紧紧围绕中央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保护为主、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落实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任务,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规划引领,抓好顶层设计。高标准编制了《聊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印发《关于保护传承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助力聊城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加快构建“一城两带”文旅产业发展布局。出台《聊城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立法保护沿黄文物古迹。
(二)狠抓项目实施,丰富发展载体。依托沿黄文旅资源、产业基础优势,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和建设力度,共储备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49个,在建项目36个,其中,聊城中国
运河文化博物馆提升项目被纳入山东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已顺利完成;聊城市图书馆项目等6个项目均已完工。下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共征集聊城旅游50个文化和旅游招商项目,“南关北顾”文旅综合体、聊城万达锦华文旅综合体等13个重点文旅项目顺利完成签约,总投资169.58亿元。
(三)深化文旅融合,打造形象名片。加大文旅资源整合力度,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培育文旅融合响亮品牌。推出黄河自驾游、“两河之约•黄金廊道”等720条旅游线路产品,推广“两河之约聊城故事”等10条特线路产品,东阿阿胶体验之旅被文旅部纳入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出“两河之约•幸运有你”首届星空露营节等系列文旅活动,吸引4.5万人次参与,带动消费近千万元。
(四)统筹保护开发,实现互促共赢。坚持保护与开发协同推进,积极推动“两高”入园,实施减量替代,东阿县、阳谷县经济开发区顺利列入合规工业园区。加大沿黄生态保护力度,东阿黄河森林公园、阳谷景阳冈景区被省文旅厅和省生态环境厅列入2023年山东省生态旅游区创建单位。深入挖掘黄河文化遗产资源,启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工作,截至目前,已调查文物点311处、新发现21处,普查非遗项目390项、传承人260名。
二、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全力打造黄河、运河交相
辉映的生态文化示范区。一是坚持规划先行。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各项部署要求,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产业优势等,加快编制聊城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二是建立专班推进。尽快成立聊城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推进专班,形成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强大合力。三是强化保护利用。把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同绿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紧密结合,深入挖掘沿黄自然景观、文化遗存,强化资源整合利用,串珠成链、聚链成网,进一步增强黄河文化旅游的吸引力。精准抓好宣传推广,讲好黄河故事,提升形象亲和力、话语说服力、文化感召力。
三、有关问题和建议
从宏观层面看,目前国家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尚未划定核心区,也没有出台专门支持政策,导致沿黄地方在落实过程中缺乏具体依据。从黄河沿线地方来看,受人力、财力及认知能力等方面制约,对黄河文化资源缺乏深入研究,挖掘整理不系统、不深入,保护开发力不从心。
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建议设立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试点区。拿出具体政策支持试点区先行先试、积累经验。聊城希望作为试点城市,积极开展创新探索,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趟出新路子。二是建议划定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分级管控区。合理确定管控区的边界范围和空间布局,可以将黄河两岸各2公里范围划为一级管控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25公里范围划为二级管控区,原则上将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的已有项目和设施全部搬离,保护黄河生态安全。三是建议设立省级黄河文化发展基金。统一规划黄河文化旅游项目,避免各地同质化、重复性开发,形成优势互补、特鲜明的旅游产品,整体打造山东黄河文化旅游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