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金融专业金融学(双语)课程课程大纲
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金融学(双语)课程课程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金融学(双语)* (英文名称:Financial Economy )
课程编号:00405071
学分数:3(其中讲授学分:  3 实践学分: 0 )
学时:48(其中讲授学时:48 实践学时: 0 )
任课教师:赵红平、单以红、武琳、王国林、董凯等
开课学院:商学院
适用专业:经济与金融
先修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经济学类二、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金融专业的统帅性基础理论课程。课程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多元。教学体系以开放经济为环境,以实体经济运作为基础,从各经济主体的财务活动中引出金融的供求;以货币、信用及其价格等基本要素为基础,阐明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为载体,阐释金融运作的基本原理;以利率为联结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的纽带,说明其作用机理;以金融总量与结构均衡为目标,讨论宏观金融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为保证,研究金融发展的稳健与效率问题。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对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有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
金融学与很多课程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叉。金融学的先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后续课程包括计量经济学、风险投资与项目评估、经济学分析方法等。总的来讲,金融学是一门带有经济学类的基础课程,其中很多专题性的问题还要后续有关课程中更详细的讲述。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
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教学过程
中,采取理实一体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
通过金融学的教学,使学生能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金融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金融学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问题,为国民经济的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字资料,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理解应用案例问题的基础上,方便地对照所给的操作窗口,利用相应的操作和分析,学生应能够进行相关的数据,初步具有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科学的方法,为学生未来的经济学实践或进一步学习打下应用基础。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应用金融学相关知识来探讨中国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相关课程的学习及毕业论文中使用金融学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将以理论讲解为主,结合案例教学和课后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原理和方法分析分析金融学问题和具体案例的能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