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①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情况;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②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拟人化的活动展示,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
③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
重点和难点
指示剂、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准备
教师: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玻璃导管、烧杯、玻璃棒
学生:写有“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酚酞〞字样的纸帽、试管、研
钵、纱布、玻璃棒、小木棍、小块布、石蕊、酚酞、食醋、石灰水、苹果汁、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浓硫酸、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胡萝卜〔可用其他有花〕
教材延伸
①实验10-2中的表格的下面加“保存方法〞的内容对学生初次接触危险品是十分重要的。
②教材只讲了指示剂遇酸、碱时的变情况,应该补充遇到中性溶液时的情况。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 | ||||||||||||||||||||||||||||||||||||||||||
一、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引入、发现、提出问题 情景问题引入:由问同学们熟知的哪些食物是酸、碱入手,切入酸和碱的知识。 学生探究结果:食醋、大多数水果〔有酸味〕中含酸;有些没熟透的水果〔有涩味〕如青柿子,还有皮蛋有涩味等。 教师提出新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碳酸能使紫石蕊变红,“其他的酸也能使石蕊变红?〞“碱又使石蕊变成什么颜?〞 实验探究指示剂变规律 游戏:局部学生分别扮演食醋、石灰水、苹果汁、氢氧化钠溶液,并分别戴上写有相应名称的帽子,手执一支试管。 另一局部学生扮演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手执相应滴瓶,并将药品滴入前面四种物质扮演者手中试管,让同学们观看颜的变化。 分析讨论:完成书本P51页表格,探究出指示剂的变规律;并讨论出以上四种物质,哪种是酸,哪种是碱。 知识突破,引入新问题:“这里有两种其他液体,一种是自来水,一种是食盐水溶液,请我们两位指示剂朋友来鉴别一下,它们是酸还是碱?〞接着由同学扮演物质,做实验,观察现象,问这两种物质究竟是酸还是碱。 学生探究结果:指示剂在这两种液体中颜没有变化,说明它们既不是酸,也不是碱,而是一种中性的液体。 课件演示指示剂变规律:画面是一只变龙,身上写着“石蕊〞两个字,跳动着分别走到写有酸、碱、中性溶液的烧杯前,分别将左爪、右爪、尾巴伸入三个烧杯中,伸入后相应部位夸张一点适当变大,并变各种颜,且唱着歌:“我是一只变变变龙,遇到酸我就变成那红,遇到碱我就变成了蓝,通常的中性环境下我就是那紫衫龙王。〞歌声仿?我是一只小小鸟?,欢快、诙谐,男声唱。 师:请同学们将酚酞遇酸、碱、中性液体的变规律编成一些易记忆的韵语或创作成其他活泼的形式来帮助我们记忆,内容不求完美,只求有趣实用。氢氧化钠的性质 生:创作形式多种,并纷纷展示自己的成果。例如:“我也是一种指指指示剂,我只在遇到碱时才变成红娘子军。通常在中性环境下我是无的,就连酸也奈何不了我,无法让我变颜〔仿?我是一只小小鸟?歌词〕。〞 探究──自制酸碱指示剂 学生分组制取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胡萝卜〔或其他物质〕的酒精浸出液,再分别滴入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四种溶液中,记录实验结果,由同学们讨论交流,比拟所制四种指示剂中,哪些变效果好些。 二、常见的酸 1、几种常见的酸 要求同学们完成实验10-2 通过对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探究完成下表:
教师要求学生自学P52页酸的用途和了解另外两种酸〔硝酸、醋酸〕。 2、浓硫酸的腐蚀性 课件展示:酸在工农业生活中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许多方便,再展示浓硫酸伤人后皮肤照片、清华大学某学生用浓硫酸到动物园验证狗熊是“聪明〞还是“笨〞的事件、酸使工厂设备加快腐蚀等画面。 观后教师评述: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用时一定要注意平安。我们做实验时不掌握好浓硫酸的这一“个性〞,很可能就被腐蚀皮肤、衣服等。 实验10-3:如何解释实验现象? 学生讲解:多个学生争先恐后上台讲解,突出强调了“原来浓硫酸的腐蚀的原因就是它的脱水性造成的〞。 要求学生完成下表:
教师扩展引导:其实,除了浓硫酸有强烈腐蚀性之外,其他的酸也都有一定的腐蚀性,例如在有酸时,铁锈蚀会快多了。所以我们要全面掌握它们的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怎样稀释浓硫酸?请学生再从两方面收集、整理信息。其一:教材中告诉我们什么?其二:观察下一段课件内容。 通过视频:展示稀释浓硫酸方法不当导致危害的视频;标准操作稀释浓硫酸的步骤视频。 师生互动实验:教师先分步演示,要求学生观察、感知后探究出原因。教师先演示实验10-|4,第一步:向小烧杯中倾倒20毫升水,再沿烧杯内壁注入10毫升浓硫酸,此时不搅拌;第二步:学生近距离观看无液体分为两层,分析讨论原因;第三步:边搅拌混合液边让同学们摸烧杯的外壁。 学生探究结果:
学生小结: | 用拟人化的手法展示物质,通过人物的活动表示物质间的反响,形象且生动,充分让学生自主活动探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入中性溶液,突破书本的禁锢,又可以比照学习知识,让知识结构完整、清晰;通过课件,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很自然地得到了一次升华,又便于学生记忆。 小块知识点也能反映出认知规律。通过“发现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尝试应用〞的认知规律学习指示剂, 并用它来认知酸碱,层层递进,一气呵成,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和技能双丰收。 引导学生从实物鉴别入手,调动学生的智慧,学生的感性活动,引起学生理性思考,由感性知识自然上升,过渡到理性知识,课堂气氛活泼而又不浅薄,寓教于乐。学生的思维只有真实进入探究后才会爆发出最大的创造力。 浓硫酸的腐蚀性虽然是一个较危险的实验,在保证平安的前提下,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深刻地感受。从学生探究结果看出,学生是主动吸取根底知识与技能,从“启示〞分析,他们从浓硫酸的腐蚀性中认识到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可贵,同时也感受悟出任何事物都有有利和有害的两面性,培养了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 小结是一个智慧的亮点,小结不是重复已有的知识点和技能,而是抓住知识、方法和明确的道理“三维目标〞来全面整合所学习的内容,小结的形式采用的是画“导游图〞的形式,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 | ||||||||||||||||||||||||||||||||||||||||||
学生画探究“导游图〞:学生分组“画图〞,形成多种小结方式。下面展示一组学生的“导游图〞:
课堂5分钟检测
_
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常用的指示剂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纯洁的盐酸是______________颜的液体,有______________气味。浓盐酸在空气里
会生成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______________气体跟空气里的______________接触,形成盐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3.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用________不断地搅拌,使________扩散,切不可将________注入浓硫酸中.
4.以下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枯燥剂;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④硝酸具有氧化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5.柠檬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由此可知柠檬汁〔 〕
6.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能使紫石蕊试液( )
A.变红 B.变蓝 C.变无 D.不变
7.将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
A.颜发生改变 B.发生化学变化
C.质量减少 D.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8.对盐酸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B.纯洁的盐酸往往带有黄
C.盐酸使无酚酞试液变红 D.盐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掌握碱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知识回忆:
1、浓盐酸具有___________性,假设敞口放置其质量会________,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
2、浓硫酸可以作枯燥剂,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_,存放时必须_____ __。
3、氢氧化钠溶于水,能够_________ 〔放出或吸收〕热量
4、二氧化碳的检验:〔化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课堂探究
一、认识常见的碱:
1、根据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钾 、氨水 ,的化学式判断碱的组成 ,结构
2、碱属于 物
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钙 | |
颜、状态 | ________体,______溶于水〔溶解放热〕易吸水而 。 | ________粉末,_________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 |
俗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强腐蚀性〕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制法 | ||
用途 |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_________剂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 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进____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 |
稳固训练
1、以下各组中的化学式与俗名、学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Ca(OH)2 生石灰 氢氧化钙 B、火碱,烧碱,NaOH
C.HCl 盐酸 氢氯酸 D.H2O 氧化氢 干冰
2、以下物质放入水中,得到溶液的pH>7的是〔 〕 A、 氧化钙 B、三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氯化钠
3、 为防止食品变质,常在食品包装盒中放入一小袋用来吸收水分和氧气的物质〔 〕A.生石灰 B.固体烧碱 C.碳酸氢钠 D.铁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