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加工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
粮食加工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粮食加工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对延长粮食生产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粮食产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出应对措施,促进粮食加工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粮食加工;粮食工业;发展;问题对策
  一、粮食加工业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我国粮食加工业持续发展,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快速上升,较好地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大豆油脂加工能力快速扩张,行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食用植物油和肉禽蛋奶等畜产品需求的增加,我国豆油、豆粕
消费快速增长,激发了各方面对大豆油脂加工投资的热情。根据国家粮食局的研究,2006年我国新建大豆油脂加工项目累计形成1100万吨的加工能力(其中60%以上为外资项目),从而使我国大豆油脂加工产能达到8400万吨,比2005年增长了14.9%。同时,大豆油脂加工业重组整合速度加快,特别是外资并购国内大豆油脂加工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截至20074月份,有外资背景的加工厂数量占全国大豆加工厂总数的26.5%;大豆加工能力达到2778万吨,占全国加工能力的36.1%;实际加工量占我国大豆加工行业的份额为49.1%,比2003年的24.7%提高了25.4个百分点。
二、粮食加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粮食加工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现代农业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粮食加工能力严重过剩
这些年来,随着粮食加工产品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各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热情高涨。由于缺乏可靠的信息来源和正确的产业导向,很多地方一哄而起,盲目上
马粮食加工项目,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无序过快扩张,以致于超出市场实际需求量,导致粮食加工业整体开工率不足50%。2006年,全国大米加工能力为1.48亿吨左右,实际加工量只有3894万吨,开工率仅为26.3%;小麦加工能力9473万吨,实际加工量只有4346万吨,开工率只有45.9%;玉米深加工能力4600万吨以上(含加工成玉米淀粉和玉米酒精),实际加工量3589万吨(玉米消耗量),开工率为74.8%;大豆加工能力8400万吨,实际加工量3830万吨,开工率不足50(3)。产能过快扩张不仅使很多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或倒闭状态,而且引发原料(玉米)抢购和价格过快上升,对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生产经营方式仍然比较粗放
很多粮食加工企业仍为粗放型加工,初级产品多,深加工和主食品工业化程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小型加工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不足,产品单一,质量和档次不高,缺乏品牌,资源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效率低,附加值不高。突出表现为:稻谷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小,加工方式传统落后,约70%的稻谷在农村小型机组加工,副产品利用方式单一,资源浪费严重;小麦制粉机械装备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以面
粉为原料的深加工业发展,大量副产物(麸皮和小麦胚芽)没有得到深度加工;玉米深加工产品少,市场普遍需求的乳酸、聚乳酸产品还处于开发阶段规模,淀粉糖应用领域没有突破;大豆深加工受市场
制约发展缓慢。
三、粮食加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展望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供求将处于紧平衡的态势,而全面建设健康小康社会对粮食加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将给粮食加工业发展带动重大挑战。
()原料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消费将保持刚性增长,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将使非农用地的需求继续扩大,受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等因素制约,粮食生产继续保持大幅度增产的可能性不大,粮食供求将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13亿入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的头等大事。这就决定今后我国粮食供给必须优先用于满足食品和饲料的需求,从而影响到粮食加工转化工业(非食品加工)的发展。
()粮食价格上涨挤压粮食加工业的利润空间
近两年来,我国粮食、生猪等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国际粮食价格也屡创历史新高。从中长期看,石油、煤炭等能源产品及其相关的化肥、农膜、柴油等生产资料价格将持续上涨,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劳动力工资水平也将逐步上涨,从而抬高粮食的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粮食价格高位运行将是一种常态。另一方面,国家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对食品价格上涨实行严格的管理。如何应对高价的原料,是任何粮食加工企业都不能回避的重大挑战。
四、我国粮食加工业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人们不仅满足于吃饱,而且要求吃好,对食品的花品种、质量、营养、安全、卫生等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顺应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加工业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资源利用合理化
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是粮食加工业高效增值的重要途径。随着粮食价格的不断攀升,加工企
业的原料成本将越来越高,只有加强对粮食资源的合理利用、综合利用,做到榨干吃净,才能提高粮食加工的综合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如稻谷通过综合利用和深加工可以其附加值提高5―10倍,玉米深加工可将原料99%的成分利用起来,生产3000种产品。
()生产方式集约化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加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将趋于激烈,要求企业必须改变小规模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预见,今后我国粮食加工业将出现更多的强强联合小型加工厂项目强弱联合,很多企业将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资源,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
五、促进粮食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粮食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和科学引导,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严格新建项目的管理,加强对粮食加工业的宏观调控
针对我国粮食加工业特别是玉米加工业存在的产
能过剩问题,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停止新建、扩建玉米深加工项目,对在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并调整玉米深加工项目的管理方式,执行严格的核准制度。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以上文件的精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建议大豆油脂加工业也要参考上述管理办法,将目前的备案制调整为核准制,一定规模以上的新建大豆加工项目,必须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他新建或改扩建大豆加工项目一律不予核准。对于稻谷、小麦加工业,因其加工产品主要是食品,非食品类产品的比例很少,新建项目可继续执行备案制,但要执行严格的行业准入条件,技术水平低、能耗高、规模小、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建设。
()加强科学规划,发挥政策指导
目前,国家有关部委已制定和实施了包括《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饲料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粮油加工业十一五规划》等在内的直接与粮食加工业有关的规划。部分地方也编制了本地区的食品工业或粮食加工业规划。但是,很多地方规划都是从本地区的利益出发,一味地强调发展粮食深加工业。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和粮食
加工业发展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思维视角,片面追求发展粮食深加工业,而应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各地区要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和全局利益出发。
()构建合理的粮食加工体系,保持粮食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转化加工业的协调发展
鼓励发展粮食食品加工业,推动粮食加工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推进传统主食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努力开发粮食食品加工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培育一批质量安全可靠、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牌产品。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按照饲料优先,统筹兼顾的原则,充分保证饲料工业发展对玉米的需求;努力提高大豆加工业中豆粕的蛋白质含量,积极开发蛋白质饲料资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