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计划对洛阳工业的影响
“一五”计划对洛阳工业的影响
史东彬
摘要:近代以来洛阳的工业落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以小型企业和轻工业为主,工人技术水平不高,洛阳是工业落后、城区面积狭小的传统城市。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由于具有环境、资源、交通优势,符合新的工业化政策导向和战略决策,国家在洛阳陆续兴建了第一拖拉机制造厂、重型矿山机器厂等重工业工厂和矿区,在全国多处地区的支援配合下,洛阳发展成为中西部重要的工业城市,相关的援建人员及其后代成为洛阳工业区城市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工业区城市规划也影响至今。
关键词:洛阳;工业;“一五”计划;影响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3-0051-03
一、近代洛阳工业发展概况
(一)近代洛阳工厂发展
清末,虽然洛阳在河南省内仍算中心城市之一,但河南地处中国内陆,与沿海地区相比经济较为落后。随着近代铁路的修筑和开通,这一状况开始逐步好转,特别是陇海铁路经过洛阳,对洛阳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洛阳的工业部门也从单一依靠轻工业开始逐步发展。
民国时,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洛阳的工业部门进一步增多,一些工厂和公司纷纷创办起来。“1917年,洛阳四德打蛋厂建立,这是洛阳最早的现代食品生产企业。次年,民办新安煤矿公司开业,是洛阳最早采用现代工具进行采煤的煤炭工业企业……”[1]此时的洛阳工业的确有了长足的进步。冯玉祥、吴佩孚主政洛阳时,对洛阳工业进行了一定的开发,但工业发展对城市的促进,特别是对洛阳民用基础设施的贡献还是有限的。以致1932年国民政府因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派侵略军进攻上海,准备迁都洛阳时遇到了多种不便,“洛阳当时缺乏电灯设备,各机关每当夕阳西下都是遍挂洛阳制的小红纱灯……”[2]
成为国民政府的行都之后,洛阳的工业部门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产量同时获得增长。“1934年,中央军官学校洛阳分校电厂在西工小屯兴建,次年发电……三十年代中期,针织企业已有100余家,生产毛巾、平布等,采用机械加工。”[1]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特别是随着豫东地区的沦陷,一批资金、技术、设备转移至洛阳,在此期间,洛
阳的轻工业获得了发展,如日用品、食品工业、皮革工业等。一批企业如洛阳祥大肥皂厂、工合制革厂,以及面粉加工行业的长兴电磨坊和任太电磨坊发展起来。1944年5月,日军进犯洛阳,洛阳的近现代工业在炮火纷飞中基本上全部被毁。
之后,从抗战胜利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前,洛阳的工厂状况大致与之前持平,工业发展停滞。到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完成较好,洛阳的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460万元增长到1952年的1017万元,提高1.2倍,三年平均递增率为30.5%[3]。
(二)近代洛阳工人的状况
评估一个城市的工业发展状况,工厂的数量与种类是其中一个方面,工人的素质即文化技术水平同样至关重要。正如二战之后许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短期内经济重新腾飞,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的是之前积累下的高素质从业者和一套完整的工业教育体系。
洛阳的第一代产业工人(这里不包括一直存在的手工业者)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增加的工人大部分都是破产的农民。当时洛阳地区产业工人的分布情况主要以工厂的类型和地理位置为基准,特别是洛阳市内及近郊。“洛阳陇海铁路及其工厂集中了近千人,约占市内产业工人的50%左右(约占洛阳地区产业工人的20%),集中分布在城内东关(今瀍河区);在食品、火柴、印刷等行业近千人,约占市内产业工人的百分之四五十(约占地区产业工人的20%左右),大部分布在洛阳城内四关(今老城
区);在近郊各县矿区有一千多人,约占洛阳地区产业工人的20%左右……”[3]10
在文化技术水平方面,由于洛阳工人体的背景和主要成分等原因,绝大部分工人文化技术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知识。在一些工厂的某些专业生产上,只有少量的技术工人从事生产。例如:火柴厂、打蛋厂等,非技术工人占90%以上,而且多数为文盲[3]10。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洛
051
阳地区工人在多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至1952年,洛阳职工工资总额从1949年的87.3万元增长到419.4万元,全民所有制职工年均工资提高到459元,比1949年增长50.5%,年增长率为16.83%[3]186。为了改变工人半数以上是文盲、半文盲的状况,洛阳市工会积极开展以识字为重点的教育活动,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和进步,“经过短期的文化学习以后,一般学员都识字1500个以上,最多可识2400字……由于学员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工人们的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3]189
综上所述,至1953年“一五”计划前,洛阳的工业发展总体比较缓慢,产业结构以小型企业和轻工业为
主,近代以来积累的工业基础在历史进程中多次反复,这导致洛阳的工人体并不稳定,虽然在1949年之后逐渐步入正轨,但那时的洛阳依然是工业落后、城区面积狭小的传统城市。
二、“一五”计划与洛阳工业基地布局
小型加工厂项目(一)“一五”计划的背景
“一五”计划(1953—1957年)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的规划。我国根据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出了国家“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这一基本任务中涉及工业的内容主要有: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4]可以看出,“一五”计划基本任务中的核心要点是工业化,改变过去中国工业底子薄弱的情况,就像说的那样:“现在我们能造什么呢?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5]相关数据统计表明:1952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产量为:钢82公斤,煤724公斤,原油242公斤,电448千瓦/小时;而我国同期人均产量仅为钢2公斤,煤115公斤,原油0.8公斤,电13千瓦/小时[6]。
除了工业基础薄弱和重工业所占比例低的劣势之外,由于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我国的工业发展工业分布极不平衡,大多数企业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城市口岸,据1952年的统计,沿海各省的工
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2.6%,其中仅上海、天津、沈阳三市的工业总产值即占全国的35%,这对于原料与市场都面向国内的工业来说,是不合理不经济的[7]28。
基于上述工业基础状况,对应产生了新的工业化政策导向和战略决策:一是通过国家力量改变工业落后、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二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三是重点发展中西部地区,既趋向工业发展地区间
的平衡,又带动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社会的发展。四是重视国防工业和工业的国防区位[7]29,而洛阳工业基地的诞生正是相关决策下的结果之一。
(二)洛阳工业基地建设的优势
1.区位优势
洛阳作为豫西重镇,北依黄河,南靠嵩山,东临虎牢,西拥函谷,地扼秦、晋、豫三省要冲,是连接西北、华北、华南与华东的交通枢纽,形势险要,素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质坚硬,地下水位较低,历史上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8]。在交通上,陇海铁路穿越其间,是中西部铁路枢纽之一。
2.资源优势
洛阳先天的资源优势是它被作为工业建设城市的理由之一。首先,由于气候降水的原因,中国北方地区相较于南方地区水资源比较匮乏,但洛阳却是较为少见的北方富水城市之一,洛阳地处河洛盆地之中,河川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洛河、伊河、汝河蜿蜒其间,水运发达[7]36-37,地下水比较丰富,便于开采的浅层地下水资源有14.5亿立方[9]。
此外,洛阳及其周边可用于工业的原料矿产充足。“周围资源丰富,玻璃厂定在洛阳,就是因为在洛阳西部的铁门发现了优质的生产玻璃所需要的砂岩矿,棉纺织联合企业选址洛阳也与河南的棉花种植密切相关,洛阳还有多亿吨的煤炭储量,分布在宜阳、伊川等地,在‘一五’期间,就有利用其资源优势发展大型煤炭或钢铁企业的规划,在洛阳西部的山区又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洛阳靠近山西煤炭产区,是晋煤南运的南出口。在山西搞电力,水是问题,而在南方搞电力,煤炭又是问题,洛阳刚好集二者于一身”[7]36,具有发展重工企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洛备一定的自然条件优势,但同时缺乏重工业和机械工业发展的基础,不过这也和“一五”计划的发展政策之一,即重点发展中西部地区,缩小工业分布不均的差距相吻合,由此衍生出洛阳工业发展过程中广泛吸纳和接受其他地区人员技术援助的现象。
三、洛阳工业基地的初步形成
(一)洛阳工业基地的工厂构成来源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机械工业部成立中国第一拖拉机厂、矿山机器厂、滚珠轴承厂三个新厂筹备处,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在洛阳以及全国许多地方进行厂址选择勘察。同年七月,国家一机部部长助理带队到郑州、洛阳,对七个地方的条件进行比较,洛阳的地理优势和“地势平坦,有足够的面积安置
052
所有的厂房和其他建筑物,并有发展余地,宿舍区可以离厂不远,卫生条件也好”“工厂的铁路专用线距洛阳铁路轨道较近”等优点得到一机部认允,并向中央作了汇报。同年12月,国家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一机部副部长段君毅以及河南省、洛阳市负责人邵文杰、苏挺、白安平等亲临现场听取汇报。1954年1月8日,经主席批示,国家计划委员会于2月20日正式决定第一拖拉机制造厂、重型矿山机器厂、滚珠轴承厂等在洛阳涧西建设[3]。在以上的三个大厂建设立项后,鉴于洛阳的大型工厂优势和落实“一五”计划的需要,国家先后确定耐火材料厂、铜加工厂等四个全国第一流的大型工厂在洛阳兴建,这些厂矿企业共同构成了洛阳工业基地的格局,促使洛阳的城市定位发生了巨大转变。洛阳众常常说,洛阳有十大厂矿:中国第一拖拉机厂、滚珠轴承厂、矿山机器厂、洛阳热电厂、洛阳铜加工厂、洛阳柴油机厂、洛阳水泥厂、洛阳棉纺织厂、洛阳耐火材料厂和洛阳玻璃厂。
(二)洛阳工业基地的受支援情况
洛阳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而洛阳自身的工业底子薄,从市政建设到工业人才都有巨大的缺口,洛阳仅靠地方能力是无力完成诸多工厂建设的,这必然需要接受全国多处地区的支援。
洛阳受援助前的具体困难情况,正像中共洛阳市委在动员“大建设”时所指出:“洛阳是个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以消费为主的小城市,工业基础以及其他条件都很差,当前面临的基建任务、困难确实很大。”其主要问题是:经济基础、技术力量薄弱;运输、动能紧张;物资供应严重不足;技术、管理人员80%以上没有到岗。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时工地需油毛毡7000卷,而洛阳五金公司库存只有1500卷;合叶片,洛阳一个工地需3万副,而河南省整个才进货4万副;橡皮线圈,工地需3000卷,洛阳库存只70卷。”[3]
具体的援建人员和物资有如下类型:第一是具备技术经验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久经考验的华东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和身经百战的人民解放军建八师、河南省第三建筑工程处;第二是河南广大地区的青年农民;第三是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第四是高中毕业生。除了以上直接作用于工业建设的志愿者外,在行政管理和配套服务方面:“从各有关部门调来了企业管理干部、技术骨干和河南大批优秀地方转业干部……号召他们都要钻研建设的业务。在城市配套服务方面,从上海、开封和洛阳地区各有关商业部门以及其他行业调来的服务人员。像洛阳上海剧院、三友理发店、国泰服装厂以及新开
辟的广州市场、上海市场等服务行业的职工,大都是怀着支援祖国建设的豪情壮志,从上海、广州迁到洛阳的。”[3]洛阳在工业基地创办初期受到了来自全国多地在技术、设备、人员上的援助,这使工业基地建设逐步稳固,工业快速腾飞。在那段时期,进入洛阳的工业移民数量不断上升,相关的援建人员不仅成为工业建设中的主力,他们及其后代也成为洛阳工业区城市居民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工厂建设引起的工业区城市规划也影响至今。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洛阳:一座历史名城的工业化之路[EB/OL].
www.chinanews/cj/2011/07-06/3160401.shtml.
[2]谢晓鹏.南京国民洛阳述评[J].民国档案,2002(1).
[3]洛阳市总工会.洛阳工人运动史1840—1990[M].郑州:河
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柳随年,吴敢.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国民经济[M].哈
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12.
[5].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7:130.
[6]国家统计局.奋进的四十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89:470.
[7]丁一平.工业移民与洛阳城市的社会变迁(1953-1956)[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8]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河南省“一五”计划和国家重
点工程建设[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9]洛阳市教委教研室.洛阳地理[M].洛阳:洛阳市教委研究
室,1989.
作者简介:史东彬(1996—),男,汉族,辽宁沈阳人,单位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
史。
(责任编辑:王宝林)
05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