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开导自卑学生谈话三分钟
对于这类性格自卑的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因为他们内心太脆回弱了,很容易否定和答怀疑自己,也非常敏感。建议谈话时可以先指明他的优点,比如说,你最近进步很快,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同学们越来越喜欢你了。但是,如果在XX方面做一点点改进就更棒了!表扬时尽量当着大家的面,但批评一定要背后单独讲。
1、追根溯源,摸清缘由:尽管表现相似,但内向、自卑背后的缘由大不同。有的学生自卑是长期的学业成就低、自我效能感差导致的,有些自卑是天性敏感,或者周围环境压力造成的,还有些则是表现对象不同,例如在家人面前侃侃而谈,陌生环境却缄口不言。只有追根溯源,理清楚每个学生背后的个性、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才能对症下药。
2、翻译行为,操作量化:明确了缘由后,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把“自卑”“自卑” 这种对特质的主观形容翻译成客观行为,例如,我们与学生一起分析, 他的“自卑”表现为遇到擅长的题目也不愿意上台演练,那么“不自卑”即“自信”特质对应的行为就是遇到擅长的题目时能够上台演练。这样翻译的好处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也能够收获吝观可衡量的效果。
3、搭建台阶,巧用塑造:我们常听到家长或老师鼓励孩子,”自信些, 你可以的!”这就好比鼓励一个刚刚学会坐的孩子,“站起来吧, 你可以走到高处!”而那些从未体验过高处风景的学生,他们下意识地会仰视、退缩。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一起商讨,将目标拆解为逐渐升高的台阶鼓励学生的话,例如鼓励一个不敢上台演讲的孩子一下子当众演讲显然不现实, 不如将目标设定为在小组内背课文在小组内讲一个成语故事在小组内自主发起讨论, 再慢慢过渡到在整个班级完成由易到难的任务,每迈进—个台阶,就及时给予鼓励、强化,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塑造技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