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学生才得以获得真实的认识,产生真切的情感,激起心底的涟漪。因此,我觉得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也是低年级写话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观察一种水果、一种食品,一种玩具,一种学习用品,一种植物或动物等等,再将观察的结果写下来。这样,都能够培养他们动脑动笔的能力。观察能力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观察日记,是对观察所做的记录,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也是一种有效的写话训练方法之一。
材料二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观察是人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力的发展是思维、表达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看图说话之前只有经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才会在大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学会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就等于交给他们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认真看图,培养观察力。对于小学低年
级的小朋友来说观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我曾经上过一节《我爱吃的水果》,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课堂上,老师出示一个西瓜让大家仔细观察。
老师:“观察”不光是“看一看”,实际上“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掂一掂”都是“观察”。 (板书:看 摸 闻 尝 )
鼓励学生的话大家看这个大西瓜,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呢? (结合板书回答:形状、颜、味道、)
下面,让我们共同观察,一起努力把这个西瓜成功推销出去。
(一)介绍其“形”:
西瓜的形状是怎样的?(圆圆的,圆溜溜的)(板书:形状)
(2)师:谁能说得更好,圆圆的西瓜像什么呢?
(3)指导学生按下列句式说话:
卡片:圆圆的,像( )。
(二)介绍其“”:
(1)西瓜是什么颜的呢?(绿)(板书:颜)
(2)你能说几个表示黄的词语吗?(深绿、浅绿、草绿、墨绿……)
(3)出示卡片:西瓜穿着( )的外衣。
你准备选哪个词来形容西瓜的颜呢?(墨绿)
(4)同学们再看看,在西瓜墨绿的外衣上有什么呢?
指导说出:有黑的条纹。
告诉学生观察要仔细,要准确说出水果在泽上的特点。
(三)介绍其“味”:
引导学生通过“切一切”“闻一闻”“尝一尝”的方式把水果的味道写具体,
(1)怎样才能吃到西瓜呢?
(2)师演示切开西瓜,问:果肉是什么颜?果肉里有什么?
(3)让两位小朋友闻一闻,然后品尝。
(4)西瓜的味道如何?(板书:味道)
尽量用上“甜滋滋、甜津津等叠音词,把水果的味道写生动、写具体。
出示卡片:切开西瓜,露出( )的果肉,上面还有( )的籽,尝一口,( )。
提醒学生:介绍时语言要美。
我觉得,作为一名低年级老师应让学生在自己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快乐体验,在体验中快乐作文。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所选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并注重激发学生想表达的意识与愿望。
2、先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颜、味道,并逐项交流,然后由句到段,水到渠成。这一过程既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较好地提高了学生说话的能力。
3、拓展迁移的环节,以广告、表演等活泼的形式,创设一个又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语言交流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做到由“点到“面”。
在此,我编了一个低年级看图写话的口诀:
看图写话很简单,题目写在行中间。
句首不忘空两格,开头交代是时间。
再看地点和人物,详略得当写事件。
语句通顺用准词,句后不忘带标点。
材料三: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口语交际开始,然后进行写话训练,逐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资源,带学生走进文本,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 1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引领学生自然交际
小学教材中配有许多图画,这些图画能唤起学生说话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是鼓励学生说话的“兴奋剂”。我充分利用插图,由图导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教学《夏夜多美》一课时,我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蚂蚁和睡莲的表情、动作。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思维被激活,就能点燃创新的火花,口语交际时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精彩。
教材中有许多适合小学生表演的素材,我利用这些素材,创设情境,为学生构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指导口语交际的方法,引领学生学会交际
首先,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外出问路时,说话要有礼貌,要根据人物的年龄、性别使用恰当的称呼,常用的称呼有:老爷爷、老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哥、大等。问路还要以试探的口气,先问人家知不知道,再问怎么走,问
话要简洁明了,注意听别人的回答。
其次,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如带学生玩“贴鼻子”“画嘴巴”等游戏,游戏结束后,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游戏开始时我们做了什么,过程怎么样,结果怎么样,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为什么有趣,观众的反应怎样。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其次,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如带学生玩“贴鼻子”“画嘴巴”等游戏,游戏结束后,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游戏开始时我们做了什么,过程怎么样,结果怎么样,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为什么有趣,观众的反应怎样。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 3
三、抓住口语交际的契机,引领学生学会写话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作为补充训练,把学生引上爱听、爱读、爱说、爱写之路,进而导入会听、会读、会说、会写之门。如,我利用《小熊过桥》这个童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生能想象到小熊去公园玩儿、去奶奶家、去割草等情境,并能合理地分析问题:小鸡年纪小,所以小熊抱它过桥;山羊年纪大,所以小熊扶它过桥。学生善于仿写,教师千万不要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学完课文后应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及所获取的信息,仿照课文的形式写作文,使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满足感,增强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课外的口语交际资源是很丰富的,及时引导学生把想讲的故事讲出来,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再指导学生把交流的话写下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题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引导,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