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改一归」警示牌效果到底如何?
「两改⼀归」警⽰牌效果到底如何?
不少⼈对这块警⽰牌给出了肯定性评价,“话糙理正”、“简单粗暴有效果”、“接地⽓”、“⼯⼈就喜欢这样的,跟他们讲⼤道理没⽤”……他们说。
在我记忆中,这个警⽰牌的⽂案最初并⾮“两改⼀归”版本,⽽是下⾯“睡妻打孩花钱”版本。
也许是有⼈觉得“睡妻打孩花钱”版本太粗俗,也不够简练,所以稍加总结提炼,弄了个“两改⼀归”版本,毕竟“两X⼀X”这样的词,听起来更上档次⼀些。
安全帽的作用坦⽩讲,当我第⼀次看到“睡妻打孩花钱”版本的警⽰牌时,尽管不太认可粗俗的⽂案,但也是对创作出此⽂案的安全管理⼈员深感佩服的,他摒弃了“⾼⾼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这种烂⼤街的宣传标语进⾏创新,实属难得。
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类似警⽰牌的泛滥,我对这种安全宣传标语也有了新的看法。现在我的观点是,尽管很多安全⼈对“睡妻打孩花钱”、“两改⼀归”这样的宣传标语表⽰称赞,但其效果究竟如何,恐怕不能随便下结论。
要评估这种宣传标语的效果,必须做⼀些统计分析⼯作,⽤数据说话。⽐如说,我们可以做这样的统计⼯作——在外部条件(如⽓候、⼯作量、⼯⼈⼼情等)⼏乎⼀致的情况下,在竖⽴该警⽰牌前后两段相
等的时间(如1个⽉)内,⼯⼈某⼀违章⾏为(如应戴安全帽⽽不戴)的频次变化。
如果上述统计⼯作的结果表明,竖⽴警⽰牌后,⼯⼈同⼀违章⾏为的频次明显下降,则可以将下降的结果归功于竖⽴警⽰牌;反之,如果竖⽴牌⼦后,⼯⼈同⼀违章⾏为的频次并⽆明显变化,甚⾄是升⾼了,那竖⽴牌⼦可以说⼏乎⽆⽤甚⾄适得其反。
但是,有多少安全管理⼈员做过这样的统计分析⼯作呢?我猜想应该没多少,或者压根⼉就没有。
⼤家之所以对“睡妻打孩花钱”和“两改⼀归”持称赞、肯定态度,很⼤程度上是认为这样的宣传⽅式“接地⽓”、“⼯⼈喜欢”,⽽并没有相关统计数据⽀撑结论。不拿数据说话,单凭感觉去认定“这种宣传⽅式很好”,是不是有点想当然呢?
今天我在朋友圈就此问题号召讨论后,有不只⼀位的建筑施⼯企业安全管理⼈员写了评论,
说“很多建筑⼯⼈根本不识字”,对那些⼀字不识的⼯⼈来说,“睡妻打孩花钱”和“两改⼀归”的宣传标语他们连看都看不懂,⼜会有多⼤作⽤呢?
任何好的东西,泛滥了都会适得其反。“睡妻打孩花钱”和“两改⼀归”,本质上与⽹络流⾏语并⽆多⼤差别。试问⼀下,现在提起那些红极⼀时的⽹络流⾏语,⼤家还会觉得很有趣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的宣传⽅式和内容也该创新创新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