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函数:学生成绩排名方法
在每次考试后,科任老师或者学校都需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教育。
例如,某学校对学生的期末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首先,我们要准确无误地录入学生各科目的期末考试成绩,准确的数据是分析结果准确的前提,数据不准确谈何分析?
在G2中输入”=Sum(C2:F2)”,对学生的各科目成绩进行总分求和,得到学生各科目的总分数。
然后往下拉,进行填充。或者选中G2:G11,然后按下Ctrl+D进行填充。填充完成后如图所示:
我们还需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高低的排名。这就用到排序函数Rank()。RANK函数的用法很简单:=RANK(要排名的数据,参加排名的区域,升序或者降序)(=rank(number,ref,[order]))。第三个参数表示参与排名的数据是升序排列还是降序排列,0或者忽略不写时,是为降序,即得到的是从大到小的排名。1是为升序,即得到的是从小到大的排名,如果我们想要得到倒数第几的排名时,order参数的值就使用1。rank函数的用法
在H2中输入”=Rank(G2,$G$2:$G$11)”,再按以上方法进行填充,就可以对学生的期末成
绩总分进行排名了。如图所示:
最高分是第一名,这就是忽略了第三个参数,是为降序排列。如果把上述公式改为”=Rank(G2,$G$2:$G$11,1)”,则最低分是第一名,就是我们说的倒数第一了。
在图中,我们看到,第二名有3人,即有3个学生的成绩总分是一样的,并列第二名了,并列第五名的有2 人,并列第九名的有2 人。由于第二名占了3个名额,所以3、4名次没有了,第五名占了2个名额,所以6名次也没有了,第九名占了2个名额,所以10名次也没有了。这种不连续的排序,可能不太符合国人的习惯,那么怎样得到连续的排名呢?
把上面的公式改为”=RANK(G2,$G$2:$G$11)+COUNTIF($G$2:G2,G2)-1”,得到的是连续
数据的排序。如图所示:
我们看到10个学生的成绩排名,是1到10,没有重复的。由于我们的学生学号是从小到大进行排列的,所以同样的成绩,学号在前的学生,名次先前,学号在后的学生,名次靠后。但是,这样的排序,很有可能也会引起学生的非议:凭什么同样的成绩,别人是第二名,我就得是第三、第四名?
把公式再改为”=SUMPRODUCT(($G$2:$G$11>=G2)/COUNTIF($G$2:$G$11,$G$2:$G$11))”,填充,就可以得到重复名次且连续的排名了。同一总分成绩的不管有多少个,仍然计算为第二名,下一名次仍是第三名。这样的排列比较符合国人的习惯思维。如下图所示。
10个学生中,第一名1 人,第二名3人,第三名2个,第四名1 人,第五名1人,第六名2人。
考试结束后,我们一般也会进行评奖。教育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往往只看主科的成绩,副科的包括体育科目可有可无,经常会被占用。在评比各类奖项、“三好学生”等等的时候,不管副科有没有达标,只要主科的成绩好,就可以了,这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以后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我们在此设定:学生的体育成绩,必须在80分以上,才能够参与评奖。学生的体育成绩达不到80分的,哪怕其他的科目再优秀,也不能参与评奖。
在K 2中输入公式:=IF(F2<80,"无奖项",IF(G2>=360,"一等奖",IF(G2>=340,"二等奖",IF(G2
>=320,"三等奖","无奖项"))))。体育分数低于80分的,没有奖项。当体育成绩高于80分时,总分大于380分的为“一等奖”,总分大于360分的为“二等奖”,总分大于340分的为“三等奖”,总分低于340分的,没有奖励。如下图所示:
上图可以看到,同样是第三名,张三由于体育成绩不达标,与奖项无缘。这就告诉我们,不要做书呆子,不要只顾着学习,不顾身体。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公式的设置,比如说,为引导学生的均衡发展,要求每个科目的成绩都不得低于80分才能进行评奖。比如说,当体育成绩达到80分达标后,再看其他科目的总分与平均分来进行评奖。这些都可以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学生的奖项设定好了,我们还可以根据前文提到的Word邮件合并功能,进行奖状的打印,以便于颁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