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大学生的平衡膳食与健康(精选范文)
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智者以健康为人生至福。如今的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准也在不断提高,而我们的健康状况呢?大量的事实和科学研究成果证实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相应地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两者不成正比。因此,很多人开始求助于医生(院),希望通过此法寻健康之道,然而医院只是通过排除法,删除一个又一个原因,最后不免落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境地。正应了一句话:医生只能你的疾病,却无法让你健康。而失去健康的第一步,常常是从饮食开始的,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合理、均衡的饮食不只可以维持生命,还为人们提供营养,而营养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石。而大学生正处于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促进生长发育、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老百姓就知晓饮食的重要性,而到了今天,用饮食预防疾病也成为21世纪预防医学的主流,人们已意识到向食物要健康。然而问题是,你的饮食方式健康吗?你从饮食获取的是真健康还是亚健康呢?
正如“一个好汉三个帮”,食物也是如此,需要彼此“帮助”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因为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提供人体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美国博士李威廉在其演讲中也提到食物的“协同效果”,许多世界顶尖的营养学家也有同样的结论,他们发现:单一的食物无法带来理想的食疗效果,不同的食物必须相互配合,发挥协同作用,才能产生最佳功效。因此,营养学家建议:均衡多元地摄取有益健康的食物,才是保障健康的最好方法。
“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中的重要体,他们良好的营养状况是其健康成长的基础,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整体素质。而且他们尚处于青春发育期,代谢旺盛、运动量大,同时学习任务繁重,就业压力大,他们的生长发育状况,学习效率的高低,生活能力及抗病能力的强弱,运动能力等,都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合理的营养、均衡的膳食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 大学生饮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营养知识不足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信息轰炸”的时代,他们是3G甚至是4G网络的受益者,高频使用手
机可随时随地获取各种网络信息。但同学们通过此种便捷途径来主动搜索营养知识的并不多,即使有的同学在、微博上转载一些类似于“怎样吃更健康?”“你身边的饮食杀手”等营养知识的相关文章,也只是限于“一转而过”,并没有使“理论指导实践”;绝大多数同学对食物的选择主要凭借自身的嗜好或依据自身家庭传统观念养成的饮食习惯。“营养”“均衡的饮食”这几个字对多数同学而言,只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己无关。
2.饮食误区
进入大学后,脱离了家庭的监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由自己掌控,多数同学的饮食习惯变得“随心所欲”,主要表现在:(1)三餐不合理:进入象牙塔,没有了高中早自习和高考的压力,一些同学变成赖床族,早餐直接略去;午饭喜欢光顾路边摊,因为他们觉得米线、朝鲜面之类的更有滋味,或者懒得挤食堂,直接选择汉堡、炸鸡等洋快餐;晚上睡觉前,喜欢开“卧谈会”搭配各种夜宵。以上情况与营养学家提出的“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养生理论相去甚远。(2)盲目减肥:各种零食、饮料受到大学生的追捧,有的学生还将其作为夜宵,其中女生居多,导致校园肥胖一族增多。很多学生便将节食作为减肥之道,平日里只吃零食、水果等,殊不知,正确的减肥之道是合理饮食,坚持运动。盲目的减肥不仅达不到目的,长此以往只会缺乏营养,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3.以年轻为资本的误区
相当一部分学生有沉迷网络的习惯,在网吧包夜,常以泡面等垃圾食品为主食,只求果腹,毫无营养可言。他们并未重视日常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给自己带来的不适感,误以为年轻有的是资本,可以尽情地消耗甚至挥霍,更有甚者认为营养和自己无关,只是妇孺、老年人才需要注重的东西。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量变到质变才会爆发出来,届时后悔已晚。
三 大学生如何做到均衡饮食
1.普及营养知识
第一,建议高校多开设有关饮食营养方面的公共选修课,使同学们系统地了解营养卫生知识,指导并帮助其建立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二,高校食堂相关工作人员可参加营养师资格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饮食营养知识水平,更好地为大学生的饮食健康服务。
第三,在学生中开展营养知识方面的问卷调查,促使其重视合理、均衡饮食。
早在20世纪末,欧美各国的有志之士陆续发起饮食革命,从学校营养午餐开始,拯救学生的健康,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饮食的品质决定了青少年的未来。
2.三餐合理搭配
国内外营养专家普遍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提供的能量占全天饮食的30%,质量也应达到全天营养素标准的1/3,如若略去,会导致低血糖,精力无法集中,难以保证有效的学习动力。古谚云: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这和现代营养学观念是相吻合的,一日三餐合理搭配,拒绝夜宵,方可保证健康的体魄。
3.饮食结构合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达到营养合理,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要提倡饮食多样化。美国哈佛大学健康管理学院2008年公布了新的饮食金字塔图,完全修正了过去以精制谷物为主食的概念,鼓励人们
多吃有益健康的全谷类,搭配大量的蔬菜水果,作为日常饮食最重要的基础。影视大亨邵逸夫能活到107岁高龄,他遵循的即是“营养平衡”,邵老认为:合理的营养是代谢的基础,膳食中既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又要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均对机体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1)蛋白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阶段可看作是蛋白质不断堆砌的过程。蛋白质有着可以更新组织细胞,可以制造生物催化剂——酶,稳固人体的免疫系统等功能。饮食中蛋白质的来源,豆类和坚果等植物性蛋白质,与鱼、鸡肉、蛋类等动物性蛋白质,平分秋,同等重要。大学生不妨搭配食用,以发挥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2)脂类:脂类食物同样不可或缺,植物油、深海鱼、坚果等是其来源。大学生在选择零食时不妨青睐坚果类,既可满足口欲,还能保证营养,两全其美。(3)碳水化合物:大脑70%以上的能量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血糖供应不足时,轻者疲倦重者则可能休克。食物中的淀粉是糖类的主要来源。(4)维生素:小分子大功劳。维生素是个大家族,种类多,各司其职,建议大学生每天食用新鲜的当季水果蔬菜。(5)膳食纤维:天然的蔬果、豆谷、坚果等是其丰富的来源。
膳食纤维是人体大扫除最重要的工具,可以将堆积在体内的废物、垃圾清除干净。称其为体内的环保大师,一点儿也不为过。几乎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它,却可以有效地预防便秘
、肥胖、痔疮等疾患。想要减肥,保持好身材的同学最应该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而不应走上节食、偏食的错误之路。
4.注重饮食环境
尽量在食堂用餐,减少路边摊的光顾,即可减少地沟油、添加剂等有害物质的摄入。
20世纪80年代我国放映了一部日本影片叫《我的老师》,班会上大家批评一个同学午饭不吃胡萝卜的行为让很多中国观众费解,“日本的学校怎么管这么多?”其实,早在1898年,日本在《通俗食物养生法》中就强调:“现在,有孩子的人,应认识到体育、智力培育及才能培育都包含在饮食教育中。”当然不只是日本,很多发达国家也早就意识到饮食的重要性,甚至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使其渗透到校园教育中,从学生抓起,将饮食教育放在基础位置,进而推广至全社会。
今天,中国面临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青年一代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人翁的大学生,保持健康的身体,是对自己、家人及社会负责任的表现,让我们返璞归真,从饮食出发,养成均衡饮食的良好习惯,创造一个健康的美好人生。
当大学生作为社会人中的一个特殊体,正处在人生过程中一个重要年龄阶段,因生理、心理及学习任务繁重等特点,对营养平衡膳食的需求也是特殊的,因为营养平衡膳食是青春期学生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平衡营养膳食可促进他们生长发育良好,体质强壮健美,精神饱满,情绪乐观稳定;还可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和预防某些严重疾病的发生。而不平衡营养膳食可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从而加大平衡膳食的认识化,增进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一、认识膳食
1.平衡膳食认识化
平衡膳食是全面达到能量和营养素供给量的膳食,要求膳食中所含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即三大产能营养素,必需的氨基酸,各种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之间应有适当的比例,并且膳食中所含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与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才能保证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充分吸收和利用,才能充分发挥摄入营养素的营养功能。
2.荤食与素食认识化
食物按其来源大致上可分为动物性食物(荤食)和植物性食物(素食)。如:荤食中含蛋白质、钙、铁、锌和脂溶性维生素优于素食,而素食中水溶性维生素,膳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则优于荤食,两者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3.食物多样与谷类认识化
A、谷类品种,大米、小麦、大麦、玉米、小米、高梁、甘薯等。B、谷类中含有糖,主要是淀粉,含量约为70—80%,此外还有少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可溶性糖。C、谷类中的蛋白质含量只有8—12%。脂肪含量多在2%以下。玉米含量约为4%,荞麦多达7%。矿物质含量约为1.5—3%,主要是磷和钙,几乎大部分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不同谷物品种,铁的含量不等,一般为1—5mg/100g。D、谷类是维生素B族的重要来源,其中以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含量较多,这些维生素大部分集在胚芽和谷皮里,因此精白米,精白面中的维生素损失较多,只有原来含量的10—30%。E、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的原则,食物不宜太精,粗细搭配。成人每天应摄入300—500g谷物。
4.内脏、肥肉、荤油认识化
畜禽类的内脏所含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比肉多。但内脏多含脂肪且胆固醇较高,不应多食。同时少吃肥肉和荤油,饱含脂肪酸和胆固醇过多,均是引起肥胖和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5.适量鱼、禽、蛋、瘦肉,认识化
A、动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赖氨酸含量较高,铁的利用率高。B、鱼类及其他水产品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C、肉类所含的蛋白质量高质优,并含有丰富的铁、铜、锌、锰等矿物质及脂溶性维生素。
6.合理食补认识化
食补主要来源于,日常食物中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素的成分及数量各不相同,有些食物由于某些营养成分差异对人体便有特殊功用。例如羊肝、猪肝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B12对夜盲症,贫血有很好的作用,同时也含有丰富的完全蛋白质。蛋类、奶类不但含的蛋白质接近人体的需要,而且其中脂类成分很好。一些干果如红枣、桂圆、莲子、花生米、核桃仁、芝麻等,除了提供蛋白质外,还可以给人优质脂类。同时它们都有一些特殊的滋补作用。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这些食物的合理安排,便可起到保持健康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