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发展⾛向
摘要:翻开中国电影史,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也曾辉煌⼀时。1949年到1965 年的“⼗七年”,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黄⾦时期。⼀⼤批优秀且带有时代特征的影⽚留在了许多⼈的记忆中,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尤其是改⾰开放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虽在数量及质量上均有所突破,但在⽇益发展壮⼤的电影市场⾯前,处境已然不容乐观。⼤多数电影仍被全国⼤⼩影院拒之门外,这其中包括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随着电影市场的繁荣,这⼀类型的电影似乎正与观众越来越疏离。很多少数民族优秀的影⽚,在众多国际电影节上屡获奖项,我们中国的观众却看不到。⾯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尴尬和艰难处境,⽆不让国⼈担忧。
关键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 现状 发展⾛向
⼀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
解放前拍摄涉及少数民族⽣活的电影,都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产⽣的。⽐如1933年在左翼电影创作处于⾼潮时,却有⼩公司受美国蛮荒野兽猎奇⽚的影响,以所谓“开化瑶民”、“沟通⽂蛮的分野、发掘原始的遗迹”为主题,拍摄了《瑶⼭艳史》,对少数民族作了歪曲的描写;1940年的《塞上风云》则是突出宣扬了蒙汉团结,⼀致抗⽇的思想。民族题材在解放前的电影创作中,作为赢取票房,政治和⽂化上的宣传功能都有所体现,但因为各⽅⾯的原因,没能形成⽓势。 新中国成⽴后,为了更好的团结兄弟民族,
⽽打击共同的敌⼈——即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队在边疆地区的残余势⼒,国家有⼀种宣传和⽅针的需要。⽽电影作为当时⽐较重要并且有着相当影响⼒的宣传媒介,⾃然⽽然就承担起它的义务和责任。当时的许多⽂艺⼯作者满怀热忱地投⼊到新的现实⽣活,创作出⼀些富有时代⽓息的新形象。⽽且也将成为⼗七年电影区别于旧电影,呈现出时代意义和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形势下的艺术创作在展开的同时,⼜会碰到过去没有直接经历,或者说没有很好地接触的现实问题。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国家的⽅针政策就有个磨合和适应的过程。民族题材因为特殊的,使得艺术上的实践有着充分的回旋余地,以⾄于⼀些艺术家把民族题材作为电影复苏期关注的焦点,甚⾄在严峻的政治⽓氛下,还可以⽤来作为疏离“政治标准⾼于⼀切”原则的艺术尝试。
1950年春,新中国第⼀部少数民族题材的影⽚《内蒙春光》在北京上映,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报刊的好评。在电影发⾏公司正准备延长预定的放映期时,有关领导部门发现了影⽚中尚有不符合党的之处,于是该⽚停演。在当时看来,影⽚的问题出在它忽略了团结少数民族上层分⼦来打击共同敌⼈这⼀政策思想。
1953年编成的⼗三个⽂学剧本中,民族题材占了三部,另外还有四部⼯业⽚,四部农村⽚,⼀部惊险样式的军事题材⽚(《渡江侦察记》)以及⼀部历史传记⽚(《宋景诗》)。近三年来被看作是“在艺术⽚剧本创作上的⼀个新的进展”的1953年,在数量上和实际成效上都占有突出地位的,恰是少数民族题材的影⽚。
在这种总体创作低迷的环境中,民族题材的影⽚却受到了评论家的好评与观众的欢迎。⼀⽅⾯,由于这些影⽚正确地反映了国家的,真实⽣动地展现少数民族的⽣活,因⽽受到电影主管部门的⽀持和⿎励,并且在剧本筹备、投资拍摄⽅⾯,都出现了偏向以少数民族题材为中⼼的创作态势。另⼀⽅⾯,⼀些创作⼈员也想通过⼀种间接的办法,在正确地表现的政治前提与基础上,寻求新的艺术表现可能。
《内蒙⼈民的胜利》作为新中国第⼀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其最有意义的地⽅在于由蒙古族演员布赫所扮演的顿得布出现于银幕上,这是对许多其他兄弟民族的⿎励和⽀持。另外这部影⽚也开阔了电影的表现视域,除了当时流⾏的⼯农兵形象,还可以看到祖国边境各地的风情和景⾊,以及在那⾥⽣活着的兄弟民族的情况。当然我们可以以今天的眼光说它很粗糙,⼈为的⽓息太重。但是,它毕竟是⼀部由少数民族在其中⾃⼰扮演⾃⼰的影⽚,⽽且观众看到了过去电影⾥没有看到,或在实际⽣活⾥也很少看到的景象。 作为展现异域风光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内蒙⼈民的胜利》在宣扬国家的同时,满⾜并刺激了观众的观影欲望。尽管作为第⼀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内蒙⼈民的胜利》仍有许多不成熟的表现,但是,创作者在主观上已经开始把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作为⼀个特殊的样式来对待了。⽽这种直接来⾃中央政府领导⼈的信息,⼜使创作者在以后开始有意识地在这些⽅⾯摸索着如何才能到更好的处理与表现的⼿段。这也为以后⼗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为其异域风光的独特渲染、民族奇观和民族风情的营造,以及运⽤具有民族特⾊的⾳乐来烘托⽓氛,留下了可供
艺术家进⾏个性发挥的余地和空间。 这部影⽚在主题意义修改前就⼗分受到的欢迎,说明了这部⽚⼦的魅⼒最直接的是体现在于它给观众带来的某些新鲜的视觉内容,⽽不是以政治先导来完成的对政策的图解。在⼀定程度上可以说,影⽚地满⾜并激发了观众“看”和“听”的快感,从⽽使它更接近电影作为⼀门视听艺术的本质要求。这就成为该题材发挥艺术表现⼒的⼀个基点,在以后的创作中得以强化和突出。
70年代末80年代初,尽管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数量直线上升,有了巨⼤飞跃,但⽆论从题材的选择还是叙事风格等⽅⾯都显⽰出向“建国⼗七年”时期的影⽚回归和模仿的迹象,没有重⼤突破,基本上还是政治意念统帅⼀切,“话语的陈腐、矫饰与迟迟不⾄的艺术⾃觉与苏醒,成为这⼀临界时代的⽂化特征”。
⼆ 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现状
上世纪五六⼗年代摄制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五朵⾦花》、《刘三》、《冰⼭上的来客》等曾经轰动⼀时,但近年来民族题材电影多数是“藏在深闺⽆⼈识”,少数是“叫好不叫座”
提起民族题材电影的现状,我们只能说,虽然民族题材影⽚都取得了国家⼴电总局的公映许可证,但不少影⽚并未能进⼊商业院线⼤规模放映,因此不为⼴⼤观众所熟悉。据调查,苗族电影《滚拉拉的》,买票的观众只有7位。但业内⼈⼠观看后,却给予了很⾼评价。”
少数民族电影出现尴尬局⾯缘于创作与市场的脱节。有⼈说“拍这样的电影,⽆⾮是看的⼈少;⽆⾮是赔钱。然⽽,在刚刚落幕的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滚拉拉的》⼊围了“新世代”竞赛单元,获得提名奖。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主题为“全球化背景下对个体⽣命的关注”,《滚拉拉的》不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所表达的主题,都与此⼗分契合。获得提名奖后,《滚拉拉的》的发⾏⽅——华夏电影发⾏有限公司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会社区⽂化部达成协议,将把这部电影作为希望⼯程升级项⽬——希望电影公益项⽬的推⼴影⽚,同时为贵州希望电影公益项⽬的启动展开募捐。
⼤多数的民族题材电影就没有《滚拉拉的》这么幸运了。8⽉2⽇,《⾛向太阳》在北京民族电影节上向公众巡回展映,这是⼀部反映出⽣在朝鲜的军歌作者郑律成辉煌⼀⽣的故事⽚。当天主创⼈员座谈时,导演感慨地说:这部电影拍在8年前,但⼀直没有进⼊院线放映,当年拍戏的少年宫的孩⼦已经长⼤,从来没有机会能看看⾃⼰以前拍的这部电影,也许这次能够如愿啦!
民族电影不是⼀个简称,它包括:题材和主题具有中华民族整体意义的电影,包括少数民族题材或使⽤少数民族原声语⾔或主创⼈员是少数民族⾝份的电影,以及⼗分明确地归属中华民族某⽂化区(即⼈⽂地理区)的电影。要改变民族题材电影影响⼒不⾜的现状,需要从故事题材、主创⼈员、成本预算、宣传营销等各⽅⾯创新改进。电影发⾏公司应该意识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需要更关注市场,提升⾃⾝竞争⼒,同时⼜要尊重创作规律,避免急功近利。
电影产业的形成,要求电影⽣产机构不只是制作上形成⼯业⽣产模式,还有电影的开发、融资、发⾏以及周边产品的营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这⽅⾯的发展是滞后的。特别是民族地区,发展愿望和条件不⾜的⽭盾⼗分突出。⽬前的基本模式是政府投资,或个⼈投资,拍摄低成本制作为主。有些影⽚当地政府出资后,要求必须叫什么⽚名,必须反映当地,造成地城性的限制。还有的制作者艺术准备不⾜,以少量资⾦上马,边拍边筹,影响了艺术质量。
那么,民族题材的电影到底有没有优势?在中国电影史上,少数民族电影往往是最坚定的民族⽂化的守望者,是电影视⾓民族化和⼈性化的忠实代表。20世纪五六⼗年代如此,21世纪的今天仍然如此。为救活民族题材电影出了5个⾼招,⼀是在现有优惠政策⽀持下,增加政府专项资⾦⽀持和建⽴社会融资平台。⼆是扶持少数民族电影⾛向市场,由政府搭建平台,组织发⾏⽅、院线⽅⼀起为民族电影在投拍前论证、准市场定位,避免地域性制约和艺术⽔平上的缺陷。三是发挥民族⽂化⼯作系统的作⽤,抓好电影⽂学⽔平的提⾼。四是办理政协少数民族代表提案,论证民族电影院线的建⽴,类似欧洲的艺术院线。同时与影院洽谈合作,以专题电影展的⽅式,帮助⼀些优秀电影做长线回收成本的尝试。五是加⼤公益展映的⼒度,结合⾯向社会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优秀的民族电影与更多的观众见⾯,满⾜有需求但不能从院线看到电影的观众的愿望,并通过长期的艰苦的努⼒,培育扩⼤民族电影的观众,在娱乐性观赏、选择性观赏已经过度的情况下,推崇经典性观赏,也就是培育电影⽂化。
三 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向
新中国成⽴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曾经⼀度占据着重要⽽独特的地位,然⽽随着电影⾏业市场化的进程逐步加快,这⼀题材的电影也⾯临着空前的尴尬处境,故事的边缘化等原因带来了票房的不景⽓和观看⼈的局限性,导致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了狭窄的胡同,到底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该何去何从,成为电影创作亟需思考的重要的问题。
1.中国少数民族电影要发展数量,更要发展质量⽬前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优秀影⽚的确不多,题材不少但能拍出深度的太少。从整体上讲,由于在题材把握和挖掘上不够深⼊,不少少数民族影⽚题材雷同,常以民族服饰、风俗民情作为卖点,但情节却落⼊俗套、⼈物形象单薄,当然难以赢得市场。少数民族电影必须踏踏实实地真正反映少数民族⽣活。必须坚持抒写民族的"⼼灵",必须始终关注"⼈",电影种类与题材的多元化,已影响到少数民族电影的吸引⼒;缺少市场的少数民族电影,反过来⼜削弱了创作者的积极性。融合、传承少数民族⽂化,形成独具特⾊的中国少数民族电影长廊,才是繁荣中国电影市场的有效路径。在质量上,中国民族题材电影所能达到的思维⽔平、认识⽔平,应该更接近世界电影,甚⾄在当代⼈类在⼀些⼤问题上,需具备最前卫的思考。我们这么⼀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很多⾮常有传统的少数民族⽂化,少数民族影⽚应该是对数民族的⽣活,⼟地,历史的呈现和反思,这在电影⾥应该是最被看重的。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2.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应当在院线上占据⼀席之地如今的电影“⽣态环境”与当年国产影⽚⼀枝独秀的情况已⼤为不同。不少少数民族题材影⽚的创作者,⼲脆把⽬光转向国内外各⼤电影节。但真正能够⼊围和获奖的电影毕竟是少数,少数民族题材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当务之急是要探索在⼤⽚“围剿”的电影市场中成功“突围” 所以,在当今电影票房成绩决定⼀切的情况下,更要注意商业化运作,让艺术和市场化接轨,⽐如反映印第安⼈⽣活的《与狼共舞》 ,就会被视为动作⽚或冒险⽚。另外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名也应该很讲究,少数民族题材本⾝就是⼩众题材,往往关注度低,这就更要有⼀个商业性的⽚名⽀撑。当然也应该注重少数民族电影的商业化宣传和营销等等具体的商业化运作细节,如此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才能在⼤⽚充斥的院线占据⼀席之地!
3.发挥政府在发展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上的重要推动作⽤ 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应该采取分类指导、政府扶持的做法。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不仅仅要给观众提供娱乐,同时更要承担少数民族⽂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们中华⽂化是由56个民族⽂化融合和凝聚⽽成的“中华⼤⽂化”。可以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设“中华⼤⽂化”、防范和抵御“西化”的⽂化战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因此,有必要运⽤市场“⽆形的⼿”和政府“有形的⼿”,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提供更好的⽣态环境,推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健康、持续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道路曲折不堪,虽然这很艰难, 但坚持不解地朝着⽬标前⾏,相信终会有到达的⼀天,让我们⼀起为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明天加油吧!
参考⽂献
【1】《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思考》⽜颂
【2】《民族题材电影的现状与未来研究》 徐健
【3】《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佚名
【4】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 饶曙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