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与认同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主旋律电影探析——以《我和我的祖国...
|RADIO &TV JOURNAL 2021.4
传播的仪式观是由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闻传播
学者詹姆斯·W.凯瑞提出的一个概念。
“传播的仪式观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
礼。”①他把“仪式”作为传播的隐喻,
将传播视为文化,是一种维系社会存在的纽带,传播不是表面上的信息传递,
而是一种维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仪式性活动。
《我和我的祖国》通过电影这一媒介形式,
以一种重大仪式的呈现手法,维系了观影众的共同历史记忆与情感联结。
一、《我和我的祖国》对于媒介事件的意义整合
《我和我的祖国》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间普通百姓与国家息息相关的故事。电影的内容全
部取材于共和国成立以来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7个重大历史事件,融合了全体国民的集体记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繁荣发展进程。从传播的仪式观角度来看,媒介事件是传播仪式的一种体现。电影中再现的
重大的历史事件同样也是媒介事件的代表。
“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事件。这些事件包括划时代的政治和体育竞赛;表现超凡魅力的政治使命;以及大人物们所经历的过渡
仪式———我们分别称之为‘竞赛’‘征服’
和‘加冕’……我们把这些事件统称为媒介事件。”②
电影中所展现的1949年开国大典、1964年爆炸成功以及1984年中国女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排奥运会夺冠等重大历史事件,
在不同的年代,借助不同的大众传播媒介工具,为民众形塑了共同的集体记忆,
不仅使不同年龄层的观众产生了穿越时空距离的熟悉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多层次意义整合的作用。
(一)建构国家形象,打造重叠共识
建构国家形象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多种呈现方式所达到的一个重要传播目的。例如电影的组成部分之
一———《前夜》中的解放初期北京城的场景,
呈现了一个新生政权的起步与建设的初级阶段。这是国家形象的最初建构,向观众还原一个在以往需要借助历史教科书发挥个体想象才能呈现的国家形象。电影的情节中出现了解放军全力配合技术人员完成升旗准备工作。这个情节处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下是一种合理化的艺术想象,同时也符合观众对建国初期历史情景的心理
期待,有助于观众形成对新中国初期的集体共识,
这也同官方所期许的国家形象的呈现效果相一致。
在电影篇章《白昼流星》的故事元素中也包含了国家形象的符号。神舟七号的发射是国家形象迈入新阶段的重
要表征,也是一种可量化的指标,
使国人对国家富强进步这一抽象化的概念产生具象的认识。
国家重大事件在对公民形成重叠共识方面具有象征意义。著名学者秦晖认为,重叠共识就是不需要妥协但各方信念中都具有的共识。《我和我的祖国》向观众潜移默化地营造了不同叙事角度下的国家形象,能够最大程度地使观众产生重叠共识。
(二)凸显国民地位,实现身份赋权
一个国家的国民地位主要体现在人民生活质量与
在这个国家中的个人理想的实现程度。
《我和我的祖国》的叙事视角是从普通民众的个体故事出发,
讲述每个重大事件的完成过程,体现了平凡个体的人生经历与国家
发展的深刻联结。从现实层面来看,
大多数国民与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存在时间、空间上的距离,
无法从日常生活实践中感受到自身与国家进步之间的联系。电影通过不同篇幅的个体话语呈现,使观众能够在媒介营造的虚拟情景中实现“在场化”的身份赋权。“‘赋权’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西方教育学、心理
学、政治学领域,是指个体、团体和社掌管其境况,行使其权力并达成其自身目的的能力,以及个别和集体的,能够帮助自己和他人将生命的品质
提高到最大限度的过程”③
。电影中体现“赋权”这一概念的片段主要集中于《白昼流星》,故事的两位主人公属于极度贫困体,由于生存处境困难,存在与社会正义相对抗
的行为,例如偷窃、斗殴等。通过编剧以
“神话信仰”为载体的叙事逻辑,主人公实现了从精神上
“身份赋权”的可能。电影里通过神舟七号飞船降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故事主人公进行了价值传递———“奇迹出现,所有梦想都具有实现的可能”,使主角实现了精神升华。
(三)重现历史情境,实现情感动员主旋律电影的呈现,也是一种文化意义的共享。人
们通过共通的文化意义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就本质而言,社会凝聚来源于共同的信仰与感情”④
。人与人之
间的心理距离被电影所营造出的仪式空间拉近了,
人们共享同一种国家纪念日的文化意义,
增强对国家
文化的想象与认同: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主旋律电影探析
——
—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阴张娇阳
摘要:近年来,中国主旋律电影不断开拓创作思路,改变叙事范式,把握时代脉搏,在各年龄受众体中广受好评。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突破传统创作思路的新时代主旋律电影。这部电影为作为“他者”的普通观众营造了合理的想象空间,深化了观影个体的国家认同感。从传播的仪式观视角来看,《我和我的祖国》在对于媒介事件的意义整合、提升主流意
识形态传播力方面为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开拓了全
新的视角与方向,
具有一定的示范效果。关键词:传播仪式观;《我和我的祖国》
;主旋律电影72
认同。主旋律电影力图寻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众的心理共通点,构建起想象中文化的共同体。《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的所有片段都来自于历史情境的重现,它能够最大程度地勾起观众的家国记忆,实现国民的情感动员。电影中最富情感特征的片段之一——
—《回归》,隐性地显示了一种家国情感的维系与牵挂。故事中呈现了以时间和交接为主线的两重人物关系,任达华扮演的修表匠和惠英红扮演的香港警察作为一对夫妻对应两条线上的不同角,呼应了故事中“一秒不差,寸土不让”的核心主旨。这也与1997年香港回归的真实历史情境相吻合。该篇章中的人物情绪饱满对于电影的情感动员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将大陆作为原生家乡的修表师傅,在香港回归的时刻热泪盈眶,诠释了“回归”对于香港人的重要意义。“回归”是带有强烈的价值彩的情感因素,影片在价值引领与信仰共享方面对当代香港人产生了情感动员的示范效应。
二、《我和我的祖国》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
主旋律电影天然承担了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思想任务,在以往以革命范式、宏大叙事指导下的主旋律电影通常是采用激荡的革命史诗情节再现、英雄模范的典型事迹去传递政权所代表的先进价值观,实现情感动员,以此达到观影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我和我的祖国》则是以“大时代——
—小生活——
—小人物”的电影语言,潜移默化地使众接纳主流意识形态,提升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
(一)平民化叙事策略,打破官方话语壁垒
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工作通常是自上而下、由国家权威传播到普通社会人中。传播内容大多为严肃、规范性的政策性内容,无形中与普通民众之间形成了话语壁垒。《我和我的祖国》整部影片的呈现过程中几乎不存在“直抒胸臆”地宣传我国社会道路、发展方向的先进性和正确性。它选择了平民化的叙事策略,以个体奋斗史为核心塑造人物形象,煽情性的情节和叙事结构更容易贴近受众的心理。
习近平曾说:“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我和我的祖国》在故事中注入了更多本真性的元素,使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范围的受众到情感共通点。工程师林治远爬上国旗杆顶的恐高,科研工作者高远对女友错过的爱情,小男孩冬冬在友情与比赛抉择后的大哭,香港国旗队朱涛在升国旗时的心理恐惧,张北京生活中的市井气,贫穷的沃德乐和哈扎布兄弟两人的犯
错,女飞行员吕潇然失去飞行机会的不甘与失望……这些“缺陷”的个体呈现真正还原了“人”的属性,使人物的立体性增强。与此同时,这些人物都在平凡的位置上做出了伟大的举动,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电影人物得以在“共情”中被理解、受欢迎,电影所传递的家国情怀也通过“共情”被放大。受众通过电影的叙事可以了解到这些平凡人的心理动机,在试图理解故事主人公的行为合理性的同时,也深化了对官方所强调的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二)“去政治化”传播风格,吸引受众注意力
从《我和我的祖国》的主题、表现形式以及呈现内容来看,不同场景下的情节设置都具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观众体审美需求的特点,它能够细致入微地把握并迎合每个特殊时空下观众的心理期待,以一种“去政治化”的传播风格,使人们形成美善合一的审美判断。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本身就具有通俗化、流行化的特质。《夺冠》这一电影片段体现了主旋律电影的一种新型传播风格,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市井进行场景还原,电影的语言风格借鉴了上世纪的沪语喜剧,展现了一种接地气、走近众、贴合现实的美学风格,摒弃了以往主旋律电影中的红革命话语选择,以一种更具有人情味的话语方式来替代,最大程度上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
(三)凝聚多元社价值认同,构建社会心态按摩机制
《我和我的祖国》中,主人公的个体意志体现了宝贵的价值,对社会众产生一种社会心态的按摩效
应。现代人处于经济发展高速前进时期,工作压力与生活压力很大程度上激发社会主体的激进心理与反叛心理。纯粹的精神追求越来越与当下现实的生存语境脱节。一部分社会体存在边缘焦虑,担心受到主流文化的打压与收编。从现实意义层面看,《我和我的祖国》通过个体典型案例的呈现,为人们提供了精神和情感的满足,通过电影中个人成长与国家荣耀的交相呼应,为当代青年提供了如何在喧嚣的时代把握自我方向、确立自身价值的路径。从主旋律价值认同方面看,这些将国家与社会的进步映射到国家民众平凡生活轨迹的细节与故事,使主旋律电影的家国情怀以春风化雨的形式走入日常生活,让主旋律不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革命史诗,而是成为国家与个人奋斗的奏鸣曲,与观众达成共鸣,有利于凝聚多元社的价值认同。
三、结语
随着传播方式和文化理念的转变,国内主旋律电影已经从最初带有强烈意识形态彩发展成为像《我和我的祖国》这样切合时代语境的文化产品。在今后的发展中,主旋律电影不仅要注重主流价值观在作品中的植入,更应全景式地聚焦时代命题,运用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打造对观众产生正向价值引领的优秀作品,输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正能量内容。主旋律电影应深化题材内涵,注重美学风格,丰富当代中国形象的塑造。
注释院
①[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8.
②[美]丹尼尔·戴杨,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M].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01.
③徐伟,郑景文.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J].新媒体研究,2019(19):81-82+96.
④[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26.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新闻学院
73
视听2021.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