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湖北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一、新媒体时代湖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湖北省旅游资源丰富,有利的旅游区位条件更利于湖北旅游资源的开发。湖北交通便利,交通运输的连通性、开放性较高,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贯通了全国各地区的游客输送量。湖北作为华中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致力于打造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注重生态资源的治理与保护,积极开发生态旅游,这也为湖北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先天条件。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应深入探讨湖北旅游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近年来,湖北省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发展旅游的引导政策,为湖北旅游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随着湖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有了更广泛的众基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欢迎,为湖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新媒体时代湖北旅游文化的宣传推广策略
本文所研究的新媒体主要涉及微博、、门户网站、自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的传播渠道能够体现其全民性、时效性、互动性等传播特征,有利于降低宣传营销成本以及旅游产品形
象的全球化传播。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已经在新浪微博开通了官方账号,每天多条旅游微博资讯,截止到2019年7月,已了9082条省内旅游信息,微博粉丝数量达到102万余人,微博累计阅读量破亿。其微博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旅游系列活动、省内旅游资讯转发等。微博宣传成为了湖北旅游文化宣传的主要阵地。例如,2019年5月17日,微博上了2019年“中国旅游日”湖北省分会场活动暨全省文明旅游启动仪式的先导宣传片,的微博采用了视频与文字结合的形式,主要介绍了文明旅游的形式,以标志性的图片插入,向微博受众体呈现湖北形象,吸引游客探寻湖北特旅游文化。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已建有官方,名为“湖北文旅之声”,每天定时旅游资讯,内容涵盖了湖北旅游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根据重要的节庆日及季节的变化,推介不同的旅游景区,达到吸引大众关注和增加游客量的宣传目的。例如2018年3月2日,湖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了一篇以恩施鹤峰杜鹃花节为契机,走进湘鄂边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陵园风貌做了详细的介绍,着重介绍了铜像、烈士祠和纪念碑,借助平台弘扬革命先烈崇高伟大的献身精神。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同样注重旅游资源的宣传,其中以湖北省红安县推出的“最红安”官方为例,“最红安”是由红安县宣传部与红安县广电局联合监管的公众平台,红安县所举办的“红诗文征集”、“最美红景点评选”等
一系列活动都在其上进行了全面的宣传。现如今,已普及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交流平台,具有全民性和广泛的互动性,湖北旅游资源的宣传与推广可以借助平台增加游客对湖北旅游项目的接受度和认同感。湖北旅游资讯网对湖北旅游文化有一个系统、精准的整理,网站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旅游资源信息,涵盖了美食、住宿、出行、游览等多方面的消息,民众可以通过湖北旅游资讯网搜索到精准详实的旅游信息。其中对于黄鹤楼、武当山、清江画廊等旅游景区都有景区详情推介,所公布的信息具有官方效力和权威性。在自媒体短视频平台上的宣传,武汉工程大学的一批大学生曾在2017年11月,历时一个月深入革命老区湖北省红安县,采用全景拍摄、专业配音的方式拍摄完成纪念黄麻起义90周年的专题微视频宣传片,借助拍摄微视频的这种高效传播方式来将红安县打造成一座可持续发展的红之城,并使得湖北旅游品牌形象在年轻体中得到广泛的宣传与推广。
三、新媒体时代湖北旅游发展的建议
湖北在旅游项目的宣传推广方面力度不够,特别是未能结合新媒体的优势进行精准策划营销,旅游产品缺乏新意和创意理念。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未来的湖北旅游资源应进行
湖北省旅游内容捆绑与深度融合,着力打造荆楚文旅品牌。借助荆楚文化的知名度,将历史文化与湖北精神作为一个整体捆绑销售,注重开发设计新的旅游文创产品。例如设计新的景区明信片、发售纪念版邮票,增加旅游产品的实用性。下一步要围绕湖北的总体旅游发展目标,将荆楚文旅品牌打造成新的城市名片。此外,深入挖掘湖北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必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未来湖北需要培养一批知识与技巧兼备的导游和解说员,不断提高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水平,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以此适应旅客的个性化需要和市场需求,也可以邀请一些大学教授、文化研究学者等作为讲解员,呈现湖北旅游文化的新风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