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战将100强
        开国战将100强
共和国五大军神
 
    看到一篇《的五虎将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他们》的文章,参照蜀国关张赵黄马的排列,将彭德怀、、林彪、粟裕和陈庚列入“五虎将”。根据该文作者的观点,主要是依据武功、战功、作用、资历及文才,道理分析非常透彻。但从纯军事角度出发,船长认为对建立共和国立下卓越功勋的应是彭德怀、、林彪、徐向前、粟裕五位将帅,可称为“共和国的五大军神”。
    与前文出发点不同主要有三:其一、“军神”还是“虎将”?《三国演义》扬汉抑魏的风格,成就了关张赵黄马,但就实际贡献而言,此五人实在无法与彭刘林徐粟相提并论。蜀国非但没有统一,还恰恰是三国中最弱小的,连同时期魏吴的将领也比他们优秀。因此如果关张赵黄马称得上“虎将”,那彭刘林徐粟之于共和国的建立,绝对应该称之为“军神”。其二、前文将彭刘林粟陈称为的五虎将,极为不妥。其中刘不为喜欢,粟裕则长期脱离中 ...
 
 共和国十大元勋将军
 
    在开国元勋中,有深孚众望的军队创建人、周总理、朱老总,也有声名显赫的十大元帅,更多的是灿如星的将军们,还有那些没等到授衔即已牺牲的军事家们。我最近看了几本关于介绍开国将帅的书籍,在上千位开国将帅中,每个人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革命过程,为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就军事贡献而言却作用不同,有的是身经百战的虎将战将,有的是靠资历跻身将帅行列,有的只是听指挥冲锋陷阵,有的则主要从事政工、参谋和后勤工作。我想就自己的体会,从中将最欣赏的将帅(特别是战斗能力)整理成文,十大元帅尽人皆知就不去动笔了,前面我写了一篇《共和国最骁勇善战的五位开国将帅》,今日再作一篇《共和国十大元勋将军》一文。
    在十大元帅以下就是十位大将,但我所列十大元勋将军只取其中五位。以我个人观点,粟裕将军已将其列入五大战神之一,而罗瑞卿、谭政、王树声、许光达四位大将,就其军事贡献及军内威望而言,尚不及滕代远、张鼎丞、李先念、肖克、陈光,还有谭震林、邓
子恢杨尚昆等人,甚至不及部分上将。
    我个人评判十大元勋将军的标准:一是为创建人民军队作出过重要贡献。其中滕代远、张云逸、张鼎丞三位是平江起义、百起义、闽西的主要领导人;肖克、徐海东是是红军时期两座重要山头的主要代表之一;黄克诚、陈庚、肖劲光、李先念四位略逊一筹,但黄克诚、陈庚、李先念在抗日战争以后,也都长期领导指挥一支军队独立战斗。二是资历老。张云逸资历堪比朱德、、贺龙,是我军资格最老的军事指挥员,肖劲光早在1922年就加入共产党,是亲密战友,其它几位也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入党,这是大多数将军无可比拟的。三是长期担任军事指挥员。曾任过重要军职或者主力部队的首长,而不是随从角。红军时期,滕代远、肖克、徐海东、张云逸、肖劲光、李先念、张鼎丞是军团级职务,黄克诚、陈庚、陈光是中央红军主力师级职务;抗日战争时期,肖克、滕代远、徐海东、陈光、肖劲光、陈庚是八路军初建时期旅长以上职务,张云逸、张鼎丞、李先念、黄克诚是新四军各师的师长;解放战争时期军职都在兵团正职以上。四是在军事生涯中有辉煌的历史。滕代远、张云逸、张鼎丞称得上军队的创建人了,自不在话下;徐海东率团独自长征先期到达陕北作出重要贡献;陈庚是我军军事指挥能力数得着的几个将帅之一;肖克是贺龙最为倚重的军事将领为国民党军所忌惮;李先念中原突围一举成名。五
是麾下有一批能征善战的开国将领,在军中有极高的威望。
 
 
  “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
    徐海东(1900~1970)湖北黄陂(现大悟)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大将。称其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1900年出生于湖北黄陂县一个贫苦窑工家庭。12岁进窑厂做工,饱尝艰辛。1925年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的汀泗桥战斗。1927年受命返乡,组织黄陂县第一支农民自卫军。1931年其所部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相继担任团长、红军独立师师长、红9军第27师师长、红25军第74师师长、军长、红28军军长、红15军团军团长、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4支队司令员。
    1940年后因病长期远离战场,但陕北根据地对中央红军太重要了,贡献足矣。
 
 
  “耿直、敢说真话而著称的大将”——黄克诚
    黄克诚(1902—1986年)湖南省永兴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大将,最高职务人民解放军参谋总长、中纪委常务书记。
    1925年加入共产党,翌年参加北伐,1928年回乡参加湘南,随朱德的部队上井冈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相继担任游击队党代表,红5军的师政委,红3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黄克诚历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政委,新四军3师师长兼政委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西满军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东北野战军2兵团政委等职。
  解放后,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湖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秘书长。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逆势支持彭德怀,被作为“反党集团”成员。晚年在党内具有极高的威望。
 
   

 “黄埔三杰之一”——陈庚
    陈赓(1903—1961年),湖南省湘乡县人,原名庶康,字传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大将。最为欣赏的高级将领之一,称其“肚子里就是有绝的”。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是蒋介石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参加过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团长、师长、步兵学校校长,干部团团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386旅旅长、太岳军区及太岳纵队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指挥部队经历了许多恶战、大仗,是消灭国民党主力最多的将领之一,军事指挥艺术一流。
    建国后,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参加了抗美援朝和抗法援越 ,
为创建哈工大作出了贡献,是最早逝世的大将。.
 
 
 “终身海军司令员”——肖劲光
    肖劲光(1903—1989年)湖南长沙人,曾用名肖玉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将。称:“我在延安就是靠肖劲光吃饭。”
    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创办的新民学会会员,1921年赴苏联学习见过列宁,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第6师党代表,参加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时期,曾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政治委员,闽赣军区司令员兼红7军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肖劲光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兼南满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12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他是最后逝世的大将。最大的特点是资格老敢说话,在十大元勋将军中军功稍欠一些。
 
 

 “资历最深的大将”——张云逸
    张云逸(1892—1974年)海南文昌人,原名运镒,又名胜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大将,称其“老成持重,威望颇高”。
    1908年考入广州陆军小学,次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的旅长、师参谋长。
1  929年参与领导百起义,曾任红7军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副
参谋长和作战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3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副军长兼2师师长;1943年后代陈毅指挥新四军各师开展对日大反攻作战,歼灭大量日伪军,收复大片失地,建立了功勋。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北军政大学校长。
         
 
 
“敢啃硬骨头的战将”——李先念
    李先念(1909—1992) 湖北黄安(今红安)人。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三任。
    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曾任红四方面军30军政委,为创建中国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川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参加长征后,经历了西征,率西路军余部突围。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5师师长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南军区司令员(王树声大将是属下副司令员),又率部成功实现中原突围,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解放后,因脱离军队而未授予军衔,实为大将人选之一。
 
 

“平江起义领导人之一”——滕代远
  滕代远 (1904—1974.) 湖南麻阳人,苗族 。
  滕代远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领导进步学生运动和开展平江农民运动,组织农民武装,发动和领导了平江起义,任新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党代表,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曾任红一方面军副总政治委员兼三军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发动和巩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42年5月任八路军参谋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参与指挥上党战役和平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央军委铁道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
        建国后为任首任铁道部部长,长期主持铁道部门工作。是中共第七至十届中央委员,最高职务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未授予军衔。
 
 
 
“闽西籍将士的军头”——张鼎丞
    张鼎丞(1898~1981)福建永定人。
    1928年6月领导永定县农民武装,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领导者,红军长征后,他留在根据地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曾任闽西委员会副总指挥、闽西和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粟裕为副司令员)、第七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华中军区司令员。
    建国后,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未授予军衔。
 
 
 
 
“资历堪比大将的上将”——肖 克
    肖克(1908—    )湖南省嘉禾县人。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湘南、井冈山会师,曾任红六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是红军时期与林彪齐名的青年将领。抗战后任八路军一二0师副师长,解放战争时任四野参谋长。
    肖克一生是最具传奇彩的将领之一,也是话题最多的开国将军。一是长期吃力不讨好。虽贵为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并与贺老总连襟,却得罪了贺龙总和后来最得意的王震将
军;不曾与张国焘共事却因张开罪了主席,从此军权旁落;解放后又因将帅不和,与刘帅、粟裕一起早在1958年就挨整。二是军衔明显低授的代表人物,引得后世众人经常为其抱不平。三是因祸得福,后仍长期担任中央委员,并成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顾委常委,并成为稀罕的百岁将军,建军八十周年时唯一活着的亲历南昌起义的将士。四是马背上写书,是军中儒将代表,创作了长篇小说《浴血罗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