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县情介绍
竹山县旅游局
竹山县县情介绍
竹山县位于鄂西北边陲,是《康熙字典》等历史典籍记载的女娲炼石补天圣地和古庸国都城所在地,也是“二七”先驱施洋大律师、辛亥首义元勋张振武的故乡和“中国肚倍之乡”、“中国绿松石之乡”、“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十星级“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
竹山县是资源富集的宝库。竹山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垂直变化显著,各种动、植物品种繁多,境内有植物2000多种,动物200余种,其中属国家级保护的珍稀动植物多达55种,具有有很高的科研和开发价值,是华中地区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和动物乐园。
竹山县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据历史典籍记载和现证,堵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是女娲补苍天、伏羲画八卦、神农尝百草之地。女娲创世神话传说源渊流长,历史典籍、民间故事和古迹遗存充分证明了女娲补天地的传说。古庸国历史久远神秘,竹山历史上就是秦巴山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古庸国都城和上庸郡守驻地,也是巴文化的发源地。。
竹山拥有独特的人文资源。竹山地域自古受庸、秦、巴、楚文化影响,南北文化交流,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民风民俗独特多样,以竹山高腔、民歌故事、书法绘画、皮影剪纸、奇石盆景等为代表的堵河民间文化和民风民俗纯朴深厚。新的时期,堵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带来一线串珠的高峡平湖以及独特的水利水电景观,水电大移民形成了上庸、官渡、深河、柳林等风格鲜明的移民新镇以及众多移民新村,更成为竹山县一道靓丽的风景。
竹山作为祖国内陆的中心和中西部的结合部,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既是联结神农架、巫溪、竹溪十八里长峡、房县野人谷风景区等十堰南部各个旅游景区的中枢,也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与川、渝周边景区实现对接的重要通道。
竹山县主要景区、景点分布如下:
一是堵河源作为堵河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取水源,堵河源生态自然环境优美,高山植被密集,珍稀动植物品种繁多,河水清澈,峡谷纵横,有大小龙口、天生桥、翁子口、令牌寨、刀山等知名景点,景十分迷人。20039月省政府批准设立堵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484KM,西与竹溪十八里长峡省级自然保护区相连,南接神农架林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大保护区联成一体,构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
圈的生态基础。
二是武陵峡·桃花源。武陵峡是青峰断裂带在竹山南部山区形成的峡谷裂缝。经全国多名知名专家学者历史考证和现场踏勘,武陵峡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的桃花源原型所在地,全长33千米,峡谷平均高度达800米以上,平均宽度仅10米左右,最狭窄的地方仅容一人通过,为华中地区最长、最深、最窄的奇特大峡谷,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将其命名为青峰断裂带。武陵峡山峦俊秀陡峭,飞泉流瀑、九曲回肠、青天一线,地缝深渊,蔚为奇观。峡谷内原始森林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遮天蔽日。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栏目、中国地理杂志、湖北旅游等多家新闻媒体均作了专门报道,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经过多年研究,并在游罢湖南桃花源和竹山武陵峡之后,专门赋诗“武陵何处觅真源,莫见桃花便泊船;邻郡若逢刘子骥,问津焉肯到湖南”为竹山桃花源正名。
三是圣女峰。原名“九华山”,3A级景区。九华山物种丰富,有树种85295种,中药材150余种,珍禽异兽32种,享有“堵河绿明珠”和“天然动植物园”美称。这里自然风光旖旎,气候独特宜人,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是人们旅游观光、休闲避暑、寻芳探幽、揽胜猎奇的理想场所。
四是女娲天池。女娲天池原名“木鱼湖”,因山形似木鱼而得名,山下有世称“亚洲第一”的土坝水库。女娲天池位于木鱼山下,水面七千余亩,湖中斜陈半岛、湖外万亩茶园,山水相依,湖光山,风光秀丽,是竹山县城的后花园。
十堰旅游
五是女娲山。女娲山位于竹山县的宝丰镇境内,是国家3A级景区。这里是鄂、渝、陕三个省份交会之地,北接秦陕,东临荆襄,处于山环抱之中,有着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隐逸之美,素有"四水归池""秦巴山间小武汉"的美称。女娲山也是宝丰境内的第一高山,海拔888米,一峰独立,傲视峦,巍峨苍莽。是创世神话女娲炼石补天的圣地。
六是沧浪山。沧浪山位于竹山县城北75公里处,西与陕西省的白河县接壤,东与郧县、房县毗邻,其主峰海拔1825米,山势挺拔,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古木参天,轻烟薄雾缠绵山中,道观庙宇隐现林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