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一、选择题
1.(2016·河南郑州高三质量预测)(韩)宣子有(闭关锁国政策玉)环,其一在郑商。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丐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材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商品经济非常繁荣 B.商人的社会地位较高
C.官府无法控制商业 D.韩国和郑国曾经结盟
解析 从材料中的故事可以看出,韩宣子想从郑国商人手中得到一个玉环,但子产不同意,并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桓公曾与商人有盟约,只要商人不背叛郑国国君,那么国君也不会对商人巧取豪夺;商人有宝物在市场里销售,国君也不要求知道。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故选B项。
答案 B
2.(2017·山东日照模拟)右图是青海都兰县唐代吐蕃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纹锦。图案中,驾车出行的太阳神题材来自欧洲,驾车的有翼神马源自希腊神话,联珠纹是波斯的特征,太阳神的手印和坐姿是弥勒菩萨的形象,织入的汉字“吉”和织造技术来自中原。该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
B.中国丝织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
C.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D.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
解析 材料没有信息表明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事实上也与历史事实不符,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处于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中国人与美洲等地尚缺乏联系,故B项错误;中国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亚许多地区,同时唐代纹锦中的图案也反映出当
时中国也在吸收欧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表明当时中国丝织技术中吸收了一些外来的文化和技术,但不能由此推断出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17·河南郑州模拟)明初晋商借明朝统治者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崛起,入清后又充当皇商而获得商业特权,清季又因为清政府代垫和汇兑军协饷等而执金融界牛耳。这说明晋商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诚信经营,以义制利 B.政府重视商业
C.为封建政府服务 D.商品经济繁荣
解析 材料中没有涉及诚信,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晋商为封建政府服务,与材料中“藉明朝统治者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崛起……又充当皇商而获得商业特权……又因为清政府代垫和汇兑军协饷等”相符,故C项正确;晋商兴起与商品经济繁荣有关, 但材料未涉及,与题中“这说明”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4.(2016·豫冀晋三省高三第三次调研)在四川新繁和成都出土的汉代《市井》画像砖上有汉代“市”的景象:市列分明,商肆整齐,“市楼”矗立于市井中央,在其上可以“俯察百隧”。这反映出( )
A.汉代政府对市场贸易进行垄断
B.四川的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C.《市井》画像的景象与史实不符
D.汉代的市场监管较为严密
解析 材料中体现不出“市场垄断”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市场管理,不是经济发达,故B项错误;《市井》画像能反映一定的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市楼’矗立于市井中央,在其上可以‘俯察百隧’”说明政府对市场管理比较严格,故D项正确。
答案 D
5.(2017·河北唐山模拟)唐朝后期夜市不断发展繁荣,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纭。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就描写了夜市的繁荣景象。当时夜市的繁荣表明( )
A.其对当时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
B.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
C.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D.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唐朝后期夜市不断发展的繁荣景象,说明原有“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故D项错误。
答案 A
6.(2017·广西桂林、北海、崇左调研)史学家樊树志在专著《晚明大变局》一书中指出:江南市镇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网络”,而不是孤立的“点”。这说明( )
A.“苏湖熟,天下足”格局正在形成中
B.晚明政局变化影响了江南经济地位
C.大运河航运是江南经济最大的优势
D.专业化市镇兴起促进了区域市场化
解析 “苏湖熟,天下足”指的是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与题目中的江南市镇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市镇的发展状况,没有体现出江南经济的地位与政局变化的关系,故B项错误;大运河航运是江南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是不能反映材料中江南市镇呈现“网络”的特点,故C项错误;从题干材料江南市镇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网络”可以体现明代江南市镇发展到一定规模,向专业化发展,从而推动了区域市场的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 D
7.(2017·河南洛阳模拟)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 )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深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C.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D.反映社会阶级结构的调整
解析 材料反映是对待商人的措施,对封建统治的基础扩大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汉高祖抑制商人和商业的发展,宋代“榜下捉婿”的现象则说明商人地位提高。说明与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有关,故B项正确;古代重农抑商一直没有改变,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社会经济变化,不是调整,故D项错误。
答案 B
8.(2017·山东菏泽模拟)六朝商人诗只及富商,无视中小商人的存在;心羡商人财富,以欣
赏的笔触描述商人寻花问柳。唐代商人诗既写富商,也写中小商人,对中小商人,则重在同情。此现象表明当时( )
A.抑制商业政策趋于严密
B.豪门世族地位日益攀升
C.政府放松对商业的控制
D.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解析 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政府的抑商政策趋于严密,故A项错误;材料与豪门世族地位的日益攀升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政府放松对商业的控制,故C项错误;从六朝的诗歌中只涉及富商到唐代除了涉及到富商也涉及到中小商人,体现了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D项正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