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版:第22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步步高)
第22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闭关锁国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
(1)商周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商业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2)封建统治者以此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3)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不如经营农业有保障。
2.表现
(1)战国首倡: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限制工商业发展。
(2)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等一系列经济政策。
(3)明清时期:明太祖强调厚本抑末;清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继续实行专卖制度。
3.措施
(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
4.评价
(1)积极影响
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专制国家的经济基础。
政治上:有利于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
(2)消极影响
强化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
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知识拓展 古代中国政府管理工商业的举措
(1)制定相关法律,严格管理。
(2)实施官营制度,独占其利。
(3)限制民营工商业的发展。
(4)对民营工商业加征重税。
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
表现
影响
明朝
海禁
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1)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2)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清朝
闭关
锁国
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认为天朝大国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图解历史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中国古代海洋政策
大体上来说,古代中国的海洋政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从汉代开始到元朝灭亡为止。这个阶段的中国历代王朝基本上采取开放的海洋政策,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一方面,政府鼓励中国民间商人进行海外贸易,甚至限制官府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以免他们利用政治权力与民争利。另一方面,政府努力设法招徕外国商人来华
贸易,对于那些在中外贸易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商人甚至授以官职。正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日益繁荣。
(2)明清时期,政府的海洋政策日趋封闭保守。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建立了严格的朝贡体系,一方面彻底禁止中国民众出海贸易,一再重申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另一方面竭力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而只允许外国政府与中国发生官方联系,并且对中外交往设置了种种障碍。清朝建立后,没有改变对于海洋的错误观念,更没有改变保守的海洋政策。在清朝君臣的心目中,海外贸易造成了海疆的动荡。因此,虽然清朝也曾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海外贸易,但其前提是不能影响专制政权的稳定;一旦海外贸易威胁到封建秩序以及王朝的稳定,就会受到严厉的打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