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源类型和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与应对策略
高职生源类型和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与应对策略
作者:孙卫东,宋砚清
来源:《现代教育管理》 2017年第5期
    摘要:自2010 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许多促进高职发展的文件,如优化高职生源类型、招生从普通高考中分离、提高高职学历层次至本科等,但高职生源危机始终挥之不去,甚至变得更加严峻。解决高职生源危机的根本方法不在政府,而在高职本身。高职必须凝练和形成相对稳定的培养总体目标、制定基于高职生源类型的分项培养目标、实施差别化的柔性培养策略,以切实增强高职核心竞争力和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高职;生源类型;生源危机;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7)05-0098-07
    一、高职生源类型的历史演进
    (一)高职生源类型的演进背景
    高职教育由来已久,从最初的职业大学到如今的职业技术学院,已经经历了30 多个年头,但高职真正得到快速发展却只是近十几年来的事情。
    从时间跨度看,2010 年是高职生源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分水岭。2010 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和“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纲要》充分肯定了一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当年正在试点的单独招生改革,并为高职院拓展更多生源类型和发挥更大社会功能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政策支持。高职单独招生模式便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普及。同时,注册招生模式也应运而生,在各省市开始试点。
    2010 年之后,高职生源类型变化的节奏不断加快,然而,高职始终没有能够走出生源质量不高的窘境,始终不能吸引高质量的生源加入到高职中来,始终给人留下一种“上高职就是没有考上本科后的一种无奈选择”的印象。这样的一种生源状况和这样的一种社会心理非常不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因此,国家于2013 年和2014 年又相继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两部文件,从国家战略高度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顶层设计与规划。
    在国家规划的教育体系中给国民规划了两条平行的学业生涯通路:一条是学术型的,从高中、本科
到研究生;另一条是职业型的,从中职、高职(包括本科、专科)到研究生,职业教育再不像以往到了高职专科层次就到顶了(如图1 所示)。
    国家相关文件打消了长期以来人们心目中的“职业教育是一种低层次、低水平、低学历的教育”的误解,第一次正式提出高职将逐步实现与普通高校分离考试的招生方式,一改以往那种统一高考、本科先录、高职后录的分层招生做法,从而从政策层面扭转了以往只重视考试而歧视技能、只重视学术教育而歧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并且在高职与普通高校之间架设起相互贯通的立交桥,两类人才可以相互转化或者知识互补,这不仅体现了学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平等性,还为人们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和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业生涯和职业路径创造了条件。
    (二)高职生源类型的历史演进及前景
    2010 年之前,高职生源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很正规、很严格的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学生,学制分别为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另一类是通过中职对口招生考试和高中单独招生考试而录取的三年制高职生。对口招生考试和单独招生考试相对于中考和高考而言,文化考试难度有所下降,但增加了一些技能性的考试内容,因此,这有利于选拔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从而为培养高技能的职业人打下基础。
    从2010 年之后到现今,是高职发展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式的政
策文件,扩展了许多高职生源类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高职生源类型已经超过10 多种,招生的对象涉及到高中生、职高生、中职生、军人、外国留学生、社会人士等。国家总的政策意图是将高职招生与普通高校招生分离,并且把高职的学历层次提高到与普通高校一样的水平,从而使有志于基层一线技术或技能工作的青年学子吃下一颗定心丸。高职生源类型演进历程及前景见表1。
    高职生源类型演进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生源比例不断下降,已由2010 年前的80%以上逐年下降到2016 年的40%以下,并且这一比例还将不断下降,直至为零;二是通过单独招生、对口单招、注册招生的生源数量与比例不断增加;三是增加了更多的生源类型,包括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3+2 中高职贯通、2+3+3 中高职及本科贯通、3+2 或4+0 高职本科贯通、3+2 海外本科直通、海外留学生、社会人士等。可以预测,未来的高职生源类型必将按照国家规划的发展方向继续演进下去,最终实现高职与普通高校招生模式的彻底分离,即高职生源不再参加普通高考,高职自主招生的权力将进一步加大,高职生源类型将变得更多,各类型的数量比例将处于不断的动态调整之中,特别是接受继续教育的社会人士必然会大规模增加。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城镇化战略的加快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和更新实践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越来越多的农民非常渴望得到职业培训以实现再就业或创业,还有许多低学历的人希望得到学历提升或获得一些职业技能证书,甚至很多接受了普通高校教育的大学生都有回炉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因此,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过程中,高职拥有天然的、规模巨大的社会生源,高职必须抓住历史机遇,使自身成为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社区教育、技术推广的主力军。
    (三)高职生源类型演进对于高职招生的影响
    2010 年之前,虽然高职生源类型不多,但招生形势一直比较好,招生计划基本上都能完成,高职学校犯愁的是申请不到招生计划。这一方面是因为生源数量充足,另一方面是因为高职教育发展恰好赶上中国经济腾飞之时,市场上正大量需求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这正好满足了大量没能考上本科又希望将来有份工作的学生的需求。
    2010 年之后,随着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高职招生制度改革和现代职教体系规划等文件,高职生源类型扩展了,社会各界特别是职业教育界,对职业教育发展充满期待,都以为多年来的艰辛、坚持和努力终于就要等来职业教育春天的到来。可不曾想到,几年以后职业教育又归于沉寂,任凭高职生源类型不断翻新演进,但始终没有能够扭转越来越困难的招生趋势。
    二、高职生源危机根源与高职培养目标演进
    (一)高职生源危机根源
    高职生源危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数量危机,比如很多高职招不满学生,计划与报考“倒挂”,甚至于遭遇“零投档”;二是指质量危机,比如不少高职生源文化成绩、综合素质双低。关于这一危机的成因,学界已经有不少分析,但基本上都趋于一致,认为不外乎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客观原因,
包括适龄上学人口下降、本科扩招、出国留学增多、打工弃学、工作待遇低等;另一方面是主观原因,认为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高职培养的学生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1]这两方面原因其实并不处在同一层次上,高职主观原因是根本原因,是内因,而客观原因是次等原因,是外因。
    人们以往所列举的那些高职生源危机成因,没有一条不与高职的核心竞争力相关。比如,这些年来适龄上学人口确实一直在下降,但尚不至于下降到招生计划与报考“倒挂”的程度,考生不选择高职(包括专科和本科)而选择普通高校、出国留学、甚至弃学打工,只能说明高职竞争不过本科院校、国外高校或企业。以前高职学校千方百计地想增加招生计划,现在主管部门划拨了更多招生计划,很多高职却又招不满,可见,在市场主导下的考生流向,最终将取决于哪种流向更有利于提升学生价值,政府宏观调控也好,政策引导也好,这些都是外因,它们都必须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而内因就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把高职比喻成一个加工厂,那么,作为这个加工厂的原材料,即高职生源,能否大量流进这个加工厂,将最终取决于这个加工厂的产品——高职毕业生的社会价值。如果高职培养的人深受社会欢迎,特别是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的话,那么,产品紧俏甚至脱销的牵引作用必然会使得高职生源源源不断地从各个渠道涌入高职。反之,如果高职培养的人不受社会欢迎,或者极容易被替代(比如跟弃学打工者无异),那么,即使开通很多管道供高职生源进入高职,甚至出台很多鼓励政策,也会因为高职出口不畅或者高职毕业生社会价值不高而致使各路进口都没有多少高职生源。
    (二)高职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
    提高学生的社会价值,需要高质量的高职教育,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首要的因素则是高职培养目标。目标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方向问题,目标不正确或者目标不明确,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可能是南辕北辙或者事倍功半。[2]高职自创办以来,培养目标一直处于不断的讨论、摸索、调整当中,这种始终难以达成高度一致的培养目标,一直伴随着高职的建设过程,严重地影响着高职的培养质量。
    20 世纪80 年代高职院校创立时起,先后确定了“高技能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专门人才”“工学结合型人才”等众多高职教育培养目标,[3]且每种提法流行没几年又变成另一种,始终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并且没有考虑高职生源类型的复杂性、多样性、差异性、层次性,只是企图用一个统一的、单一的培养目标来指导所有高职生源类型、所有高职层次的教育教学,过于强调人才培养的普适性。[4]这就给高职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高职曾提倡“基础理论够用为度”“基于工作过程设置课程”“针对工作岗位设置课程”等注重人才工具性作用的培养策略,又曾一度提倡“关键能力培养”“一专多能”“创新创业能力”等注重人才价值性作用的培养策略,[5]这些截然不同甚至前后矛盾的培养策略,等于是后来工作对于前面工作的不断否定。
    三、基于生源类型和培养目标演进的高职人才培养策略
    (一)凝练和形成相对稳定的各层次高职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看,人才分为四种类型: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主要做科学理论研究,工程型人才主要搞设计、规划、决策以及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技术应用和现场实施,技能型人才主要从事一线的工艺或生产操作。[6]四种人才的数量关系随着社会发展水平而变,社会发展水平低,人才结构呈金字塔型,即塔顶学术型人才需求最少,塔底直接从事一线生产活动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最多,因为社会发展水平低,经济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人力所占比重较大;社会发展水平高,则人才结构呈椭圆形的,即中间的工程型和技术型人才需求很大,两端的学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少,技能型人才需求之所以少是因为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技术或资本代替人工的程度不断提高。
对口招生    高职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首先准确界定人才培养目标,即高职到底要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但是,目标通常都不是简单的或者单一的,而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体系,通常目标体系可以划分为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总体目标一致下的分项目标经常会随着时间、地点、环境、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它并不会因此而改变总体目标的性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如此,高职总体目标随着高职层次(专科、本科、硕士、博士) 的变化而变化,但在同一层次内的高职,因为生源类型的复杂性和高职生毕业后去向的多向性,所以不能仅仅用单一的、高度一致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去要求同一层次内所有生源类型的高职学生,必须针对生源类型的多元性、高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毕业流向的多样
性而量身定制一些分项目标,并通过实施相应的柔性策略完成各自分项目标,从而达到高职总体目标的实现。
    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和职业教育的特点看,职高、中职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应该是技能型人才,专科层次高职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应该是技术型和技能型兼备的人才,本科层次高职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应该是技术型人才,硕士层次高职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应该是工程型人才,博士层次高职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应该是工程型和学术型兼备的人才。
    虽然不同的职业教育层次规定了我国不同的但相对稳定的职业教育培养总体目标,但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是以社会人才需要为导向的,而社会人才需求会随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对于一个相对封闭、落后、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企业更加需要操作熟练、少说肯干的技能型人才,而对沟通、创新创业等技能的要求可能相对会低一些,但对于一个开放、发展快速的地区,这些能力则可能要求更高。所以,即使是同一层次但主要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业教育,在其培养总体目标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可能也会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水平、产业经济特点等不同而使其内涵各具特。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体系应该是相对的、动态性的、多元性的和不断上移与复合的,向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或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地区输送高职人才,遵循从内涵与外延都完全一样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体系是不合理的。但是,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不能变来变去,令人捉摸不清,否则,高职会搞不清楚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所谓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的历史演进,应该是高职专科、高职本科、高职硕士和高职博士在各自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一些特有变化而在一些分项目标上的演进,如同样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对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高职生源类型其内涵要求可能是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不是要通过改变总体目标来体现,而是通过更为具体的分项培养目标来实现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