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不可错过的六首经典单曲
《Blowin’ in the Wind》是Bob Dylan第二张专辑《The Freewheelin’Bob Dylan》的第一首作品,在这张专辑里,Bob Dylan除了翻唱了一首传统民歌《Corrina,Corrina》,以及与人合作创作了《Honey,Just Allow Me One More Chance》之外,包办了其它十一首歌曲的创作,也是Bob Dylan音乐生涯第一张真正的原创专辑。
不过,和许多Bob Dylan的创作作品一样,《Blowin’ in the Wind》这首歌,最早却并不是由创作者Bob Dylan本人唱红的。最早唱红这首歌的,是一个名叫Peter Paul And Mary的组合。Peter Paul And Mary也是继Kingston Trio之后,美国民歌复兴运动的又一个明星组合,而这个组合的经济人Albert Grossman,同时也是民歌天后Joan Baez的经济人。正是他让Peter Paul And Mary在形象上融入当时时髦的垮掉派元素,从而这支组合取代了相当好的商业成绩。
《Blowin’ in the Wind》是让Bob Dylan声名鹊起的第一首经典作品,它不仅宣告了一个更成熟的Bob Dylan的诞生,也让他在当时那个抗议歌曲歌手落中,因为更为鲜明和大气的风格而脱颖而出。在创作这首作品之前的Bob Dylan,虽然和纽约大多数民歌手一样,创作
了大量的抗议歌曲,但更多还只是体现在就事论事的表面。而出现在当时《小字报》第六期封面的这首《Blowin’ in the Wind》,则才是他创作水准的一次升级。歌曲虽然是当时美国民权运动和反越战争的产物,但却跳出了口号的创作模式,而将思考和反省这种超越现实、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让抗议不仅仅只是抗议,而是以疑问句的形式,引发了所有歌迷的反思,比直接的抗议,显然后劲更足。
1963年,Peter Paul And Mary在团队的第二张专辑中演绎了这首作品,Bob Dylan这个名字也由此受到了美国乐坛的关注。
《Like A Rolling Stone》是“滚石”杂志评选的史上最经典500首单曲排名首位的作品。实际上,这首歌最后也超越了歌曲的意义,无论对于现代摇滚乐的发展,还是西方整整一个时代的流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嬉皮士运动中,Bob Dylan高唱的这句“Like A Rolling Stone”也和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自传小说《在路上》(On The Road)的书名一样,成为那个时代嬉皮士们的精神语录和生活指南。
《Like A Rolling Stone》这首作品对于Bob Dylan的音乐生涯而言,同样也是一个转折点,是他由格林威治村的民歌手走向摇滚舞曲、走向大众视野的分手岭。也正是在《Like
A Rolling Stone》发行后不久,Bob Dylan带上“保罗•巴特菲尔德蓝调乐队”(Paul Butterfield Blues Band),在新港民歌音乐节上正式将民谣插上了电,从而将民谣带到更为现代的舞台之外,也让摇滚乐在“猫王”解放身体的基础上,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Like A Rolling Stone》创作于Bob Dylan的英国演出后。1965年4月,Bob Dylan踏上了英国的土地,举行他的个人巡演。这也是以The Beatles为首的“不列颠入侵”之后,美国流行音乐工业一次成功的反击战。而作为“不列颠入侵”主要核心人物之一的John Lennon,也在当时力挺Bob Dylan的访英演出。而曾经将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翻拍成电影的先锋艺术家Donn Pennebaker,亦是将Bob Dylan此次的英国之行,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下来,这就是日后成为乐坛经典资料的黑白影片《Don’t Look Back》。而让包括Bob Dylan在内的所有人没想到的,这部影片的名字在现在看来,也确实充满着寓意。因为这正是Bob Dylan最后一次完全原声的演出,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回到那个纯粹的民歌世界。
英国巡演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一方面却是那些单纯的民谣歌曲,再也打动不了歌者Bob Dylan本人,就像日后Nirvana主唱Kurt Cobain在获得巨大商业成功后,却因为失去原有的音乐理想失落和纠结一样,Bob Dylan也因为这样的落差,而萌生了一种孤独感。
不过,Bob Dylan却没有因此走上绝望甚至自杀之路,而是尽情将这种孤独感体现到创作中,并用打字机打下了长达6页的一首诗作。而艺术的不确定性,也让Bob Dylan在诗作开篇的愤怒之后,慢慢俨变成Bob Dylan对现实处境的自豪和自信,并在几天后用钢琴为这首诗作谱写了旋律。
和Bob Dylan的许多作品一样,《Like A Rolling Stone》同样充满着多重的寓意和神秘感。而歌曲里对某位女性朋友的嘲讽,也在当时被认为Bob Dylan抛弃“糟糠女友”Joan Baez的铁证。的确,当时已经对传统民歌感到厌倦的Bob Dylan,或多或少也因为这个原因,慢慢疏离了民歌王后的女友Joan Baez。但从《Like A Rolling Stone》里,其实更多体现的还是Bob Dylan当时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不拘泥于传统,一种无论面对什么处境,都不停向前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被后来许多的摇滚音乐人继承下来,甚至在多年后,还有一个名叫“滚石唱片”的音乐厂牌,通过其前二十年的经营,影响了整整一代复一代的华人青年。
《Knockin' on Heaven's Door》选自Bob Dylan在1974年发行的双唱片专辑《Before the Flood》,不仅是Bob Dylan上世纪七十年代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也是他被翻唱最多的经
典作品之一。除了吉它之神Eric Clapton之外,加拿大摇滚小天后Avril Lavigne的翻唱,也让这首歌在全球80后歌迷的心中扎下了根。而八十年代的金属班霸Guns N’Roses的演绎,更一度让这首作品成为金属殿堂的经典神作之一。
《Knockin' on Heaven's Door》同样是一首用真实的故事表达寓意的Bob Dylan式作品。故事来源于一个名叫Pat Garrett的人,因为村官的许诺,因此告发自己的好友——当时美国的一位“侠盗”Billy the Kid,并因此得到警长职位的真实事件。以中文的描述,就是一典型卖友求荣的故事。而Bob Dylan的这首歌曲,就是用第一人称,叙述了主角的自我谴责和悔恨,不仅传神的再现一段历史,更是一首优秀的心理分析长诗。由于歌词中出现了Shoot等词汇,而文字的意思也隐约包含着战争的内容,因此这首歌也被认为是反战的杰出作品。但实际上,这首歌主要的寓意还在于忏悔,而这种作品可以解读出多重寓意的特点,似乎也是Bob Dylan创作的一贯特。
2004年,《Knockin' on Heaven 's Door》在Billboard Hot 100单曲榜上名列十二。同年,音乐产业和新闻界的代表投票选这首歌名列滚石杂志“史上最佳500首歌曲”的第190名。
除了《Blowin’ in the Wind》之外,Bob Dylan在1963年发行的专辑《The Freewheelin’Bob Dylan》里,还拥有另一首著名的反战歌曲《A Hard Rain's A-Gonna Fall》,而且相比于《Blowin’ in the Wind》的引人思考,《A Hard Rain's A-Gonna Fall》这首歌曲中出现的那种神秘莫测的末世氛围,更预示着Bob Dylan创作上和结构作品时日益作品。
80年代经典歌曲 《A Hard Rain's A-Gonna Fall》同样被后人解读出了多种的创作动机,而其中最公认的,就是这首作品创作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古巴导弹危机”。而Bob Dylan虽然运用了这个动机作为创作主题,但却并没有把作品仅仅只是停留在批判核战争,呈现美国民众的恐慌之情的表面上。而是几乎用文字营造出一个末日的戏剧场景,极尽恐怖之能事,将一种末日图景呈现在歌迷面前。这种类似于歌特氛围的营造,也更加深了作品的抗议效果,让结果去引导人们反思导致这种行为,从而加深了艺术表达效果。
而在音乐创作上,Bob Dylan则同样体现出一种民歌创作传统。《A Hard Rain's A-Gonna Fall》这首作品的音乐,并非完全出自Bob Dylan之手,而是取材于一首中世幻的英国童谣,甚至就连对话体的格式,Bob Dylan也将其借鉴了过来。而在传统民歌优美的旋律和格式,以及Bob Dylan充满着神秘诗意歌词的作用下,这首老民歌作品也很快焕发了新颜。不仅成为一个时代的反战经典,更成为摇滚和民谣音乐历史上,最为优秀的史诗型作品。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点击试听
如果说Bob Dylan在《Blowin’ in the Wind》这首歌里提出了迷惘的问题,那么到了创作《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时,他无疑已经有了鲜明的确定。是的,“时代变了”。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是最能体现早期Bob Dylan“新左派”立场和激进主义特点的作品,整首作品所表达的就是一种向旧传统决裂的精神。
更为有意思的是,在这首歌曲发表三十年后,Bob Dylan又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应某广告商的要求,将这首作品用在广告里。看来,和固守传统的Pete Seeger相比,Bob Dylan显然更懂得与时俱进的变通之道。所以,他也能永远走在时代的最前列。永不落伍,永远滚石。
《Mr.Tambourine Man》同样是Bob Dylan被翻唱最多的作品之一。从作品的行文来看,你既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首有关于、幻觉的作品,亦可以看成是一首神来之作,一种艺术灵感与天才不期而遇时撞出的火花,一种由幻觉、自由和天赋编织出的诗意。美得迷幻更抽象。
和《Blowin’ in the Wind》成就了Peter Paul And Mary一样,《Mr.Tambourine Man》也同样成就了一支名叫The Byrds的乐队。以今天的标准来看,The Byrds是一支标准的山寨乐队,作为一支美国乐队,他们不仅用英式英语为自己乐队取名,更是照抄了The Beatles的发型,甚至就连吉它手和鼓手在乐器品牌的选择上,也是唯The Beatles。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