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貌
徐州地区地理环境分析
徐州市位于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 34°58′之间。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丘陵海拔一般在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丘陵山地分两大,一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铜山县东北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 ,海拔361米;另一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拔一般在30-50米之间。
徐州地区位于黄淮平原,地区形成受黄河冲击影响明显。该地区地形基本以微山湖东西分界,东部多为山地丘陵地区,西面则是大面积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下游泥沙冲积而成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河、安河水系。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复兴河、大沙河及微山湖。 拥有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以及众多的桥、函、渠、
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
徐州以波状剥夷平原和剥蚀残丘为主要地貌类型,局部沿沂水、沭河、泗水河谷发育倾斜冲积平原。1128年以来,黄河夺淮带来巨厚沉积,使原泗水下游河段地貌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徐州大部原来由沂、沭、泗等河流塑造的冲积倾斜平原与波状剥夷平原被黄河泛滥冲积物所淹没,进而在徐州西部、南部留下大面积的黄河河成地貌形态,主要包括黄河故道沿线的高滩地、黄河决口扇、黄泛倾斜冲积平原、黄泛洼地等地貌类型。原来的由沂、沭、泗诸河所塑造的地貌单元仅保留于东北角的邳州与新沂,特别是沭河段。黄河高滩地,是黄河北徙后留下的古河道所在地貌单元,地形高亢,横亘于苏北平原之上,成为区域分水岭,地表主要为砂质沉积,发育砂质黄潮土,耕作层有一定的有机质累积,在冬春季节存在一定的风蚀现象。黄河决口扇平原为历史上黄河大规模决溢形成,其中上部与下部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将其分开,中上部沉积物多砂质粉砂质,下部颗粒较细,这一地貌类型区盐渍化土地分布较广,以黄潮土与盐化潮土为主要土壤类型。存在轻度风蚀现象。黄泛冲积倾斜平原是黄河泛滥形成的冲积平原,地形平坦,粉砂质黄泛沉积物为主
在地域上,徐州位于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个隆起带的西侧,与秦岭-昆仑纬向构造的交汇部位。主要构造形迹有:弧形构造、新华夏系构造、东西向构造。本区所属是华北地层区,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淮河,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 叠系,中生界休罗系、白垩系和新生界第四系。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体,按时代可分为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其岩性主要为基性、中性和中酸性岩,主要分布在南部汉王一带多以岩床、岩体、岩脉等形状侵入到上元古界和古生界中,使围岩 产生硅化、大理岩化、硅卡岩化、高岭土化等蚀变现象。
另外徐州是个地震多发地。从地壳结构来看,徐州地壳厚度变化较小。莫氏面(地面与地幔的分界线)平均深36公里左右,康氏面(花岗岩与玄武岩分界线)平均深20公里,一般是西部较深。再看构造运动。徐州属于苏北平原的大面积沉降区。地貌上表现为地势低平,在断陷盆地内的沉积物厚度较大(几百米到几千米),表现出共震荡运动的特征。在断裂构造上,徐州地区断裂较为发育,按其规模大小和地质发展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最主要的是北、东向的断裂分布较广。低山丘陵区是著名的徐州弧形构造所在并形成了徐州弧形山脉( 见图1) 从西南往东北构造线走向由北北东渐变为北东至北东东在徐州附近弧顶向北突出弯曲 徐州弧形山脉中一些北西或北西西向沟谷系受北西或北西西向张
性或张扭性断裂控制使该区水系发育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不老河断裂在徐州北呈北西西向延伸;废黄河断裂则呈北西向延伸废黄河河曲发育与废黄河断裂基本一致; 班井断裂在地貌上则表现为与北西向构造谷地延伸方向一致江苏徐州区号在研究区内主要分布有4 条断裂它们在地形地貌上或地球物理探测资料上有明显的显示其次从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它们均属横切平行徐州弧形构造带而发育的断裂构造对徐州弧形构造带的早期形成或后期改造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按其断裂走向可分为两组即北东向和北西向据前人资料和本次工作结果4 条主要断裂分别为幕集刘集断裂( F1) 不老河断裂( F2) 废黄河断裂( F3) 和班井断裂( F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