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伟人事迹5篇中国古代科学家
中国的历史伟人事迹(精选篇1)
陶渊明
陶渊明辞弃官职,居住在一个宁静的村庄,因此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独立人格;周敦颐拒绝官场腐败,才有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洁身自好;王冕淡泊名利,留下了“不要人夸好颜,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佳话。他们都学会了拒绝名利与金钱的诱惑,他们是我们的楷模,因此流芳千古。
莱特兄弟
1903年他们成功地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后,兄弟两人名扬全球。 虽然成为世界知名人物,然而他们却完全没把声名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写自传,不参加无意义的宴会,也从不接待新闻记者。 有一次,一位记者要求哥哥维尔伯发表讲话,维尔伯回答说:“先生,你知道吗,鹦鹉喜欢叫得呱呱响,但是它却怎么也飞不高。”
关麟征
关麟征是黄博军校一斯期生,曾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要职。他经过长期征战和宦海沉浮,逐渐看透自己前半生争名夺利的官场生活,于1949年秋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退出国民党军界,拒绝接受随蒋介石飞往台湾的命令,借故在香港隐居下来。从此,他不参加任何政治性的集会和社会活动,不接见任何记者采访,断绝一切与党政军故旧的联系,整日以读书、写字为乐。其间蒋介石、蒋经国你子曾数度邀请他去台湾任职,并许以高官厚禄,他都婉言谢绝。从44岁至85岁逝世,他一直过着淡泊的隐居生活。
钱钟书
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
他的著名小说《围城》发表以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而且在国外反响也很大。新闻和文学界有很多人想见见他,一睹他的风采,都遭他的婉拒。有一位布什国女士打电话,说她读了《围城》探测切想见他。钱钟书再三婉拒,她仍然执意要见。(议论文)
钱钟书幽默地对她说:“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一定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1991年报11月钱钟书法家80华诞的前夕,家中电话不断,亲朋好友、学者名人、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中国社会科学院要为他开祝寿会、学术讨论会,钱钟书一概坚辞。
居里夫妇
居里夫妇都是世界上知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但他们生活俭朴,不求名利。
各种勋章、奖章是荣誉的象征,或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宝物,可居里夫妇视之如废物。1902年,居里先生收到了法兰西共和国大学理学院的通知,说是将向部里提出申请,颁发给他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务请他不要拒绝接受。
居里和夫人商量以后,写了一封覆信:“请代向部长先生,表示我的谢意。并请转告,我对勋章没有丝毫兴趣,我只亟需一个实验室。”
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应邀到她家做客,进屋后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居里夫人的一枚金质奖章,惊讶地说:“这枚体现极高荣誉的金质奖章,能得到它是极不容易的,怎么能够让孩子玩呢?”居里夫人却说:“就是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荣誉这东西,只是玩具而已,只能玩玩,绝不可以太看重它,如果永远守着它,就不会有出息。”居里夫妇,重视事业,淡泊名利。
中国的历史伟人事迹(精选篇2)
“爱因斯坦收”
爱因斯坦的一个朋友见到爱困斯坦时说:“你的名声大大了,达到了令人难以登信的地步。 我听说有两个美国大学生打路,从美国发出一封信。 信封上只写“爱困斯坦收”,看能不能寄到,后采听说你收到了。“对!”爱因斯坦笑了笑答道:“信收到了,而且是按时收到的,
这只能说明邮局工作好。 与我的名声无关”
1955 年,他的“肤又相对论”创立50 周年,各国都组织了纪念会。 爱因斯坦收到了许多逝诸信,但他想,这种巡回旅行对科学有什么价值呢?显然是徒劳的。 他对—个会议的发起人说了这么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得多多少少感谢命运,—切哪怕与个人崇拜稍有瓜万的东西,对我来说都是痛告的。”
用钱买来的名声
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下设许多学院,这些学院多以圣约翰。圣彼得。丘吉尔等圣徒或名人为校名。但新近诞生的大卫。 罗滨逊学院却是例外。大卫罗演逊是个南人,20世纪70 年代因经营电视出租事业而发大财,但—直默默无闻,为了使自己“流芳百世”,他向剑侨大学倾囊捐出巨款1700 万英楼。要求以其姓名命名一所学院。 剑桥大学经过讨论,最后同意了这位富翁的要求。
本生摘下金奖章
本生是世界著名化学家,本生灯。本生光疲计和本生电池都是他发明的,他还在一种矿泉
中发砚了锥和铀两种稀有元素,因此,他不止一次地受到科学界的嘉奖。 但有—次,当大会主席把光耀守目的奖章佩在他胸前时,本生却把它摘下采,并说:“过去老母亲在世时,每当我把奖草带回家。她总是笑得合不拢嘴儿,孤独老人的快慰对儿子来说是多么幸福啊!可现在她离开人世,这些彩绚丽的玩意儿对我还有什么用呢?”这位誉满全球的科学家就是这样对待荣誉的。
中国的历史伟人事迹(精选篇3)
海瑞:为官十八年,买了一套房
海瑞死后若干年,他的侄女婿、官居湖广巡抚的梁云龙回忆说:海公做官做了十八年,才用多年积攒的工资买下第一套房子,这套房总共花了纹银120两(《海忠介公行状》)。 海瑞年谱显示,海瑞28岁考中秀才,34岁考中举人,41岁那年正式进入官场,当了县教育局局长兼县立中学校长(南平教谕),46岁升任县长(淳安知县),52岁调入财政部工作(户部云南司主事),55岁奉命出使南印度(波罗),当年升任总局副局长(南京通政司右通政使),57岁
那年以监察部副部长的身份做了一省之长(右佥都御使总督粮储巡抚应天十府),一年以后,申请辞职,提前退了休,去老家海南买房定居。 从41岁做教育局局长开始,到58岁那年离开省长岗位,不多不少,海瑞刚好做了18年官,梁云龙的回忆在时间上是正确的。 买不起房的四个原因 为什么海瑞为官18年后才买房呢?他不是作秀,是一直买不起。 原因有四条: 一、明朝工资低。 海瑞当县长时,理论上每年可以领到相当于90石米的工资,实际上由于“折”的缘故,每年只能领到相当于54石米的工资。当时大米每两石才折合白银一两,54石米只能折合27两银子。比起唐朝中晚期和两宋时期县官动辄几百贯上千贯的年薪来,明朝县官的合法收入实在低得可怜。 二、成家开销大。 海瑞是清官,不贪财,但他一生至少结过三次婚,纳过两回妾。娶妻得有聘礼,纳妾得有身价银,按照嘉靖年间风俗,结一回婚怎么着也得花个几百两银子,假设海瑞娶妻纳妾都俭省着来,每次娶妻开销不超过300两银子,每次纳妾开销不超过50两银子,那么他老人家一生当中进6次洞房,总共花掉的积蓄也得在千两左右。 三、全家花他一个人的钱。 海瑞做官之后,家庭人口一直都维持在10人以上。譬如55岁在南京做官的时候,在任上跟着他一块儿过日子的,有他的老母亲,有他的妻子王氏,有王氏生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有第一任妻子许氏生的两个女儿,有他纳的妾韩氏,还有服侍这一大家子吃喝拉撒的丫鬟仆人至少4个。这十几口人是没
有进项的,全靠海瑞一个人养着,经济负担当然很重。 四、海瑞不贪,没有灰收入。 明朝官员当中,比海瑞妻妾多的,比海瑞开销大的,比比皆是,但最后闹得像海瑞那样穷到买不起房,整个明朝恐怕也就海瑞一个。是其他官员工资高吗?当然不是。他们贪,海瑞不贪,如此而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