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中耕一获诺贝尔奖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从田中耕一获诺贝尔奖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作者:周程
来源:《科学与管理》2013年第01
        要:通过阐述生物大分子质谱仪的研发过程,分析了日本的科技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情况。
        关键词:田中耕一 科技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据世界银行估算,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只有15%,专利转化率只有25%,专利推广率则在10%-15%上下浮动。另外,教育部组织清华、复旦等国内20所高校联合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高校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项至8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则不到10%。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成果转化率不仅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这一方面,日本做得非常好,虽然中国和日本的国情并不相同,但他们的经验依然值得借鉴。
        1死亡之谷达尔文海的问题
        在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上,学界一直有一个死亡之谷的说法,即科学研究和发明同完全产业化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许多科研成果无法越过这条沟。后来,美国学界认为死亡之谷的说法不够形象,提出了达尔文海的概念,认为只有基础研发的各项成果存在着互相竞争的关系,才能通过竞争,在不断地拼杀中变成发明和创新。所以,与其用死亡之谷形容科技成果的转化,还不如说隔着一个达尔文海更好,这意味着不仅是任何成果都可以通过去,实际上还有一个成果和成果之间的竞争问题,所以,用达尔文海描述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情况会更精准。
        日本学界又进行了延伸,认为基础研究、发明同产品开发、创新之间存在着达尔文海,新开发的产品,必须通过互相竞争的形式才能够形成产业化,即高新技术产品之间会在达尔文海进行竞争,有些产品脱颖而出,开始构建新的产业。实际上,要把一些基础研究的成果变成真正的产业化,过程是复杂的,既要通过死亡之谷,又要越过达尔文海,也就是说中间的问题和因素还是比较多的。
        2、田中耕一做的工作
        中国诺贝尔奖我们今天不展开学理上的讨论,只谈这么田中耕一这个人。最近,有关田中耕一的议论比较多,主要因为他的经历比较传奇,此人没有硕博士学位,没有留学经历,没有高级职称,属于三无人员,但却在43岁时获得诺贝尔奖。我们知道,在中国,如果没有SCI论文或者核心成果的话,科学家基本不可能拿到研究经费,无法进行学术研究。但是,在日本,即使是像田中这样的人,也可以做出成就。
        田中主要因为做了可以检测蛋白质的质谱仪而获得诺贝尔奖。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他的工作。
        我们知道,氧气有32个分子量,但蛋白质的分子量在一万个以上。这样就给科学家提出了一个难题,因为只有知道物质的分子量,科学家才能区分不同的物质,然后进行科学研究。所以,只有设法获得单个分子,才能测出分子量,如果无法获取单个分子,能够拿到单个离子的话也可以,因为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知道分子的质量,然后可以区分蛋白质的类型。可科学家面临的问题是,一万多个分子量像一个大线团一样裹在一起,人类怎样才能从中抽出一根来?如果不这样做,生命科学就不可能进一步发展,因为人体内主要是蛋白质问题,就是说蛋白质基因突破了之后,一定要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研
究清楚之后才能真正揭开人的生命现象,不然的话,只知道结构,不知道功能,但是研究的第一步,需要把蛋白质的类型分清楚,分清楚首先要把量测出来,而要测分子量,就需要把单个分子整出来,这就是一个非常头疼的事情。那么,方法怎么解决?其实那年获奖的是两个人,另一个人是用电子轰击,相当于用质量冲击一大堆捏在一起的乒乓球,分离出单个的分子,还有一个办法是用激光,即利用光所产生的能量瞬间升温,解析出分子来。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缺陷,用质量冲击的,则会冲断分子;使用激光,如果升温慢的话,会导致分子断裂。对于当时的科学家来说,这是个难题。1985年,田中耕一想到了一个瞬间升温办法,即使用纳米作材料。纳米的比表面积比较大,就是说越小的时候,面积越大,吸热更快,可以达到瞬间升温,引爆出单个分子。后来,另一个人也解决了这个难题,所以两人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