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全)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原始人时期)
在170万年前,元谋人和北京人是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他们居生活,最早知道使用火,并保存火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能够人工取火。山顶洞人则是距今3万年的血缘氏族氏族公社。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则分别距今约七千年和约五六千年。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氏族社会)
在长江流域,人们使用耒耜和种植水稻,而在黄河流域则使用磨制工具种植粟。人们住在干栏式房屋或半地穴式房屋,使用彩陶。
第3课:华夏之祖
华夏族是由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联合而成的。在涿鹿一战中,他们大败蚩尤,从而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他建造宫室、制衣、挖井、舟车、养蚕缫丝、发明
文字和乐谱。尧、舜、禹生活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他们具有优秀的传统美德: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不畏艰辛,为民造福。他们还实行了原始的民主政治——禅让制。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在禹传启建立夏朝后,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建都阳城。夏、商、西周政权的更替中,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特点是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中原地区的青铜器代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四川的成都平原青铜文化的代表有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代时,“五谷”已经齐备。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周时代灿烂的奴隶制文明——青铜文明。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东周的历史分期中,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充满纷争的时期。各国之间互相征战,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和思想氛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这一时期被称为“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战国时期则是封建社会的开始。
在春秋时期,五个国家的领袖被称为“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齐桓公是第一个霸主,他任用管仲进行改革,通过“尊王攘夷”的口号扩大了疆界。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包括城濮之战(晋楚),吴越争霸(卧薪尝胆)等。这些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的统一。
战国时期有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主要的兼并战争包括桂陵之战(魏赵),马陵之战(齐魏)和长平之战(秦赵)等。
经济上的大变革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的提高,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在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建造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不再受水患之苦,成为“天府之国”。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杰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
政治上的大变革是各国的变法运动,其根本原因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变法的目的是为了确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发展封建经济。商鞅变法是其中的典型,内容包括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奖励生产和耕战奖励军功等。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孔子认为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事业,他提出“教无定法”的教育理念,即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他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能力,他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二、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时期,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1、秦朝的政治制度:秦始皇实行集权制度,统一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统一度极高。他还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推行法家思想,废除分封制,统一度量衡,修建万里长城等,这些改革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历史知识2、汉朝的文化成就:汉朝是我国文化的高峰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司马迁、刘向、班固等。他们的著作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汉朝也是科技发展的时期,如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司马迁编写了《史记》,班固编写了《汉书》等,这些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财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